新零售

社会

知名品牌疑跑路:12家门店全关,上千万会费退款难

出品/联商网撰文/高天又一个定位“高端”的品牌经营不下去了。近日,倡导手作美食和健康生活的品牌ABC
8月4日 下午 7:45
其他

曾大量关店的快时尚品牌又活了?但退款问题未解决

出品/联商网撰文/李瑟4月份破产清算、大批量关店的快时尚品牌MJstyle似乎又「复活」了。01根据中商视点消息,有消费者发现,MJstyle北京金隅嘉品Mall店以及位于北京华联回龙观的原MJstyle门店均已重新开业,只是前者保留了MJstyle店名,后者则更名为JSH,“不过里面的衣服还是MJstyle的。”除了北京两家门店开业外,近日,有网友在小红书上晒出苏州悠方MJstyle恢复营业公告,公告显示门店将于7月下旬恢复营业。而在广东的网友则晒出了原来北京路天河城的MJstyle现在已经更名为QOKE重新开业,和JSH一样,里面部分衣服挂标MJstyle,部分更标为QOKE。《联商网》查阅发现,QOKE寇刻官方微信公众号认证企业为上海寇刻服饰有限公司。根据企查查显示:上海寇刻服饰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7月,今年7月27日,公司法定代表人从王震变更为张丽娜。值得注意的是,张丽娜除了是上海寇刻服饰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外,还是上海改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今年4月,上海改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从袁波亮变更为张丽娜,而袁波亮是MJStyle所属公司上海笕尚服饰有限公司多家分公司法定代表人。有前MJstyle员工在接受中商视点采访时表示:“原来MJstyle分为直营店和加盟店,公司破产后,加盟老板接手了一些门店。”《联商网》以MJstyle作为关键词在小红书上搜索,发现一个名为“XUEMEI”的账号正在售卖MJstyle产品,并且在7月8日宣布MJstyle正式回归,在其更新MJstyle门店的相关信息中,包括北京已经开业的两家门店,其账号认证企业名称为裕华区正信潮品百货商行。企查查显示,裕华区正信潮品百货商行成立于2023年,其公司经营者为古雪梅。此外,该账号在社交平台向消费者回复称,在北京开业的门店均为加盟店。02MJstyle回归,对于部分消费者来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开心,原因就在于储值卡余额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今年4月23日,多名消费者收到了MJstyle发送的短信:“亲爱的会员,您的储值余额可能在近期暂时无法继续使用,建议您在2024年4月30日前,及时前往附近的各MJstyle直营门店进行使用……”一时间,关于MJstyle是否破产跑路的消息引发热议。由于MJstyle储值卡仅限于直营门店使用,而在有些城市中,已经不见MJstyle踪影,所以截至目前,依然有消费者储值卡余额尚未完成退款,所以对于MJstyle回归,她们最关心的就是储值卡余额还能使用吗。结果是令人失望的,由于是加盟商「接手」,所以储值卡余额无法使用。苏州门店贴出的公告指出:店铺是MJStyle的加盟商店铺,无法结算前期该品牌储值卡费用,如果您有储值卡余额可以在直营门店或其线上小程序使用。03作为本土快时尚的代表,MJstyle曾经风光无限。这家创立于2011年的品牌,凭借着「三四线城市向一二线城市拓展」的布局路线,在成立初期避免与一些成熟的国际快时尚品牌产生正面竞争,又在取得好位置的情况下减轻租金压力,抢先在下沉市场形成了影响力。2018年,MJstyle门店数量近千家,不过到了2022年,MJstyle被曝大量关店。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多个城市的MJstyle门店都已关闭。《联商网》在今年4月查阅MJstyle官方小程序显示,截至4月底MJstyle门店数量为75家。2022年5月,张雨绮前夫袁巴元卸任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经理,笕尚服饰法定代表人更换为应军阳。6月,因未按期履行给付义务,袁巴元被限制高消费。2022年12月,MJstyle的母公司上海笕尚服饰有限公司新增破产审查事件,原因是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年缺乏清偿能力。2023年2月,上海笕尚服饰有限公司新增2条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包括:广州尚亿箱包有限公司、江阴右登国际贸易。事实上,自2022年11月5日至今,笕尚服饰共存在6条破产案件及破产审查案件。最新一项的公开日期为今年4月11日,申请人为南京汉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经办法院为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MJstyle再一次被申请破产清算。值得注意的是,虽有部分MJstyle门店重新恢复开业,但是品牌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官方微博账号仍未有更新。其官方微博账号最新消息停留在3月22日,微信公众号的最新消息停留在4月12日。今日互动:你怎么看MJstyle“复活”?欢迎留言分享
8月1日 下午 3:56
其他

2024最新餐饮关店名单出炉

出品/联商网撰文/高天最近,“喜茶4元一杯,比蜜雪冰城还便宜”的消息引发关注。这是喜茶12周年庆做的限时“买一送一”活动,从2022年全面调价开始,喜茶确实越来越“亲民”。餐饮降价,有品牌和企业自身经营策略调整的因素存在,更有迎来市场变化和行业竞争的被迫转型。从整个餐饮行业上看,“不确定性”的环境主旋律下,价格战的背后是行业的疯狂内卷。2024年过去的前四个月,有多少餐饮品牌在开店与关店中跌撞前行?又有哪些品牌和门店消失在时代洪流中?《联商网》统计了今年1-4月全国主要餐饮品牌闭店名单,以观行业实际发展趋势。01至少26个品牌关店据《联商网》不完全统计,今年1-4月至少有26个品牌有门店关闭,闭店数量超百家。从业态上看,涵盖了中餐、西餐、快餐小餐、茶饮、烘焙、甜品、烤肉等。从形式上看,一种是小范围内的经营策略调整而闭店,一种是大规模的撤离,主要因经营不善导致破产跑路,如熊猫不走、遇见小黄鸭等。今年3月,互联网烘焙品牌“熊猫不走蛋糕”的员工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讨薪维权消息称,公司创始人杨振华失联,近千名员工三四个月的工资未发放,社保公积金断交、公司群解散。后续也有消费者称自己在“熊猫不走”预定的蛋糕无法送达也无法退款,在官方小程序的充值也同样退款无门。熊猫不走没有线下门店,但全国门店线上已无法接单,官方微信小程序显示“由于违反《微信小程序平台运营规范》,暂时无法访问”。从曾经的网红蛋糕到负债累累,熊猫不走无奈走入末局。另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统计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注销的餐饮店已经高达近46万家,而2023年的一季度才不到14万家,吊注销同比扩大了232.6%。惊人的数据反映出在过去一年的餐饮创业潮后,今年开始行业恐进入一个高速汰换期。尤其是那些缺乏实际技术支持的餐饮小店和初创团队,在难以为继下会加速逃离市场。当然,从联商网统计的数据上看,一些行业内的头部、知名品牌也在前四个月倒下了。这或许更能体现这个行业的现状,我们也总结了以下几点趋势。02高端餐饮集体遇冷今年以来,不少黑珍珠、米其林餐饮和主打精致的高端餐饮走入困境。4月14日,经营了12年的Opera
5月18日 上午 8:09
其他

多家米其林餐厅跑路关门,高端餐饮还行吗?

出品/联商网撰文/灰灰日前,北京两家米其林餐厅接连关闭的消息引发热议,曾经风光无限,被一众明星打卡的餐厅为何会经营不下去?更重要的是,在当前的消费需求下,以米其林餐厅、黑珍珠餐厅等为代表的高端餐饮市场是否在收窄?01北京两家米其林餐厅关闭半年前,第五届北京米其林指南发布,Opera
5月8日 下午 5:15
其他

知名服装品牌“爆雷”,退款成最大难题

出品/联商网撰文/李瑟4月2日,快时尚品牌MJstyle在小红书上发布了截至目前最后一条内容,内容没有点赞,9条评论围绕的焦点全部都是「退款」。因为「破产」和「退款」问题,MJstyle获得了久违地关注。01“亲爱的会员,您的储值余额可能在近期暂时无法继续使用,建议您在2024年4月30日前,及时前往附近的各MJstyle直营门店进行使用……”4月23日,多名消费者收到了MJstyle发送的短信,一时间,关于MJstyle是否破产跑路的消息引发热议。在小红书上,网友们热切讨论退款问题,以「MJstyle退款」作为关键词,可以窥见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小程序怎么退款?多久到账?有没有人成功退款?截至发稿,部分消费者已经成功退款但是更多的人还在求助,焦急等待余额到账;更有消费者建议,不要退款了,到账时间不确定,还是去消费最划算。问题就在于,MJstyle储值卡仅限于直营门店使用,而在有些城市中,已经不见MJstyle踪影,也有网友爆料,即便是有门店,门店也已经被「搬空」,「被迫消费」的消费者们称只能「硬着头皮买,减少损失」。02作为本土快时尚的代表,MJstyle曾经风光无限。这家创立于2011年的品牌,凭借着「三四线城市向一二线城市拓展」的布局路线,在成立初期避免与一些成熟的国际快时尚品牌产生正面竞争,又在取得好位置的情况下减轻租金压力,抢先在下沉市场形成了影响力。起初,MJstyle扩张速度并不快。2013年,MJstyle店铺数量为4家,2014年则为16家,2015年门店数量为70家,到了2016年,数量已经到了200家。当时MJstyle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不无骄傲的说,“我们是快时尚行业里最年轻的品牌,门店数量每年都在翻倍增长。”2016年,MJstyle销售额为28亿,凭借着快速上新的服装和创新门店模式,MJstyle为自己制定的目标是2017年销售额60亿。为了吸引年轻消费者进店,MJstyle彼时在苏州的吴中万达店、南仓的万达MALL店和北京中岛广场店设立了咖啡区,在上海控江旭辉MALL店更是首次尝试跨界餐饮,在MJstyle门店内开出MJstyle
4月29日 下午 5:08
其他

百年快时尚品牌也撑不下去了,被申请破产审查

出品/联商网撰文/小酒你买过C&A吗?这个曾经风靡于80、90后的快时尚品牌如今正面临危机。近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公开一条破产审查案件,被申请人为西雅衣家商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雅衣家”),是快时尚品牌C&A的母公司。在企查查APP上,西雅衣家已被提示经营异常。而在线下市场中,C&A门店数量也在悄然减少。《联商网》统计发现,目前C&A仅剩25家门店。百年快时尚品牌C&A将会彻底成为“时代的眼泪”吗?01“佛系”的C&A2002年,日本快时尚品牌优衣库在上海开出中国大陆首批2家门店,这是中国消费者接触到的首个快时尚品牌。之后,国外诸多快时尚品牌纷至沓来,跑步进入中国市场。拥有百年历史的荷兰快时尚品牌C&A也在其中,2007年4月,C&A在上海开出中国首家门店。凭借对中国年轻消费者特质的准确把握,以及平价好穿的优势,C&A很快吸引一大批80、90后成为其忠实拥趸。然而在门店扩张上,C&A非常“佛系”。与其他快时尚品牌加速跑马圈地不同,C&A进入中国市场5年之后,才开出其在中国的第50家门店,而同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另一快时尚品牌H&M门店数量已经达到130家,远超C&A。对此,时任C&A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席震恩表示“并不是缓慢,而是态度比较谨慎,需要对中国市场进行了解”,并在2011年宣称,至2015年,C&A在中国开设的门店要超过150家。2012年,C&A的确开始提速发展,全年新开16家门店。但在其他快时尚品牌的“围追堵截”下,过于谨慎的运营策略让C&A错失了发展良机,在中国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此外,自2011年取得30.9亿的历史性营收成绩后,C&A业绩逐年下滑。为“止损回血”,C&A开启了一系列关店裁员动作。2016年,宣布退出俄罗斯市场,2017年2月,关掉成都春熙路的全国首家期舰店,2019年,取消巴西业务的上市计划,2020年初,出售墨西哥的77家门店,同年8月,在进入中国市场13年后,将中国业务出售给私募股权公司中科通融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下称“中科通融”)。02本土化失败出售之时,C&A对中国市场的发展抱有很大期待,曾表示中国一直被集团视为重要的增长市场,若想在这个庞大而复杂的市场中充分发挥C&A的潜力,必须重视本土化工作,同时考虑到疫情影响,出售中国子公司能够为加速品牌在中国的发展提供机会。收购方中科通融也表示非常认可品牌的基本价值和可持续发展,希望能够在未来继续实现品牌价值。图源/公众号@天府今站文化广场但收购完成后不久,C&A(中国)还没来得及改革便开始爆雷了。2021年初,C&A(中国)被曝拖欠大量供应商货款。有供应商与西雅衣家工作人员沟通此事,对方表示“目前财务没有资金支付,也没有确定支付时间,公司股东方也正在努力筹措资金。”有知情人士透露,时任中科通融高管之一的段学锋曾在2020年8月左右到供应商处沟通,谈到收购C&A后资金紧张。此外,中科通融作为基金管理公司,并不擅长品牌运营及管理。接手C&A(中国)之后,为了促进本土化运营,中科通融选择在电商领域发力。2021年,中科通融与南极电商共同出资设立公司,其中南极电商占注册资本60%,C&A(中国)占注册资本40%,至此,南极电商拥有C&A(中国)商标的线上使用权,同时全盘接收、重新打造C&A线上期舰店。至于C&A本身存在的产品创新能力差、款式跟不上潮流等问题,却并没有得到改善。多重因素叠加,C&A颓势渐生。在出售之前,C&A在中国23个城市拥有66个分店,而现在仅剩25家。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中科通融还收购了法国快时尚品牌cache
4月28日 下午 4:58
其他

知名品牌突然闭店,退款要等30年?

出品/联商网撰文/西泠雪近日,知名连锁早教机构金宝贝在江苏南京的三家门店同时关闭,引发广泛关注。事实上,去年至今,金宝贝已经在全国多地被曝出闭店消息,深陷关店、退费难等舆论漩涡。01续费后经营方“跑路”3月19日,金宝贝位于南京的三家门店同时关门。在关闭门店的大门上,张贴有《致家长书》,金宝贝南京中心在其中表示:“自2024年3月19日起,金宝贝南京江宁景枫中心、华采天地中心、江北虹悦中心将暂停运营和教学服务,寻找新的资方和资金入驻。”上述三家门店关闭后,金宝贝在南京仅剩一家门店,客服表示:他们店正常经营,与市区三家门店不是同一个老板。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南京金宝贝闭店前不久,一些门店仍在推销课程,发展新会员,门店在闭店之前两天也一直在收费,还有不少家长刚刚购买课程,有的续费四五十节课。也有家长反映称,“很多孩子当天还有课,到店后发现大门紧闭。”“前两天刚缴续费的钱,没想到关门了。”“课时费这么高,竟然还是无征兆地突然闭店,实在难以理解。”02家长众筹“自救续课”3月20日,代表金宝贝负责后续安置的工作人员在消费者对接群里发了一份《解决方案大纲》称,目前南京金宝贝的资金链已完全断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算上工资、商场欠租、学员课时及其他债务,共计有2800万元左右。彼时,南京金宝贝提出了三个解决方案:退费、众筹上课和分流上课。虽然明确退费金额后,将陆续进行退费。不过,倘若全部家长都选择退费,在理想的情况下一年能还款100万元,预计30年。而在3月28日,金宝贝品牌总部曾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封公开信,就近期南京中心不规范闭店事件给消费者造成的影响和困扰,表达歉意。金宝贝表示,此次事件涉及的南京市江宁区景枫中心、建邺区奥体华采天地中心和浦口区江北虹悦城中心,均由南京加盟商独立运营。该公司负责人在未与公司沟通确认的情况下,擅自引入第三方闭店,并任其发布了一系列极其不负责任的、违反品牌规定的闭店措施和言论,更背离了公司长期以来秉承的品牌价值和使命。已立即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前往南京与当地政府部门密切合作,重议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减轻此事件给会员家庭带来的影响。金宝贝还称,从2024年3月28日起,金宝贝在全国各地的中心将接受需转课的会员,并免费提供「金宝贝早教App」的3合1线上课程。4月2日,经历了将近半个月的维权后,在南京建邺区文旅局和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因金宝贝“跑路”蒙受损失的一些家长,终于开始复课了,华彩天地免费提供场地到6月30日,金宝贝总部承担这期间的水电费用(约5000元每月),家长支付23元/课的费用全部用于支付老师、耗材的相关费用。不过,南京金宝贝原经营方除了提供原场地内的固定教学器具,并未参与其他筹措任何工作,复课是政府众多部门出手及家长代表积极争取下,将损失降低的结果。03全国多地门店关闭实际上,在南京三家门店关闭前,金宝贝闭店的情况已经在全国陆续上演,甚至出现了“一边开店、一边关店”的现象,部分新开门店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关停。去年12月,金宝贝北京东城中心店闭店。随后,金宝贝位于北京宋家庄、房山长阳等区域的门店也陆续关闭。同样是在去年年底,上海浦东新区九六广场的金宝贝也发布通知,于12月底闭店,后续未完成的课程可转至其他门店或通过异业合作转至其他机构。而除了九六广场店以外,金宝贝在上海的多家门店也已关闭或即将关闭。今年1月,金宝贝宣布同步关停广东深圳区域四家门店,包括南山万象天地店、南山花园城店、福田印力中心店和布吉万象汇店。据报道,闭店风波发生后,金宝贝集团在上海注册的宝宝爱(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已经被列入限制高消费名单。同时,金宝贝集团北京、上海、天津的三家子公司几乎同时更换了法定代表人。根据媒体公开报道数据统计,2022年金宝贝至少关闭了17家门店,2023年关闭了43家门店。今年以来,金宝贝更是已关闭了超20家门店。今年1月23日,深圳连关4家;1月24日,上海连关5家;1月25日,北京连关8家;1月26日,广州连关3家;3月19日,南京连关3家。事实上,金宝贝的经营状况不仅让家长担忧,也让不少城市加盟商有所顾虑,金宝贝广州、长沙、张家口等地的加盟店已在近期相继发布声明,澄清关联关系。
4月10日 下午 5:35
其他

又一知名品牌暴雷:工资未发,老板失联

出品/联商网撰文/西泠雪日前,曾有“烘焙界海底捞”之称的网红蛋糕品牌“熊猫不走蛋糕”被曝突然全国停工,数千员工工资未发,老板欠薪跑路,让人唏嘘。3月16日,熊猫不走蛋糕官方微博突然发布一则“员工讨薪”内容。有熊猫不走蛋糕员工称,3月15日熊猫不走创始人杨振华失联,数千员工三四个月工资未发,社保公积金断交,截止发文前,老板本人依旧失联,钉钉公司群突然被解散,迫于无奈,只能网络发声。01全国网点“暂停营业”3月17日,已经有多名熊猫不走蛋糕员工确认,公司是在3月16日下午突然宣布停工的,不少配送员直到解散时仍在配送蛋糕。有网传截图显示,在公司倒闭前,熊猫不走蛋糕创始人杨振华在工作群中向员工道歉称,由于管理决策失误、疫情等内外部原因,公司停业。杨振华表示,因为自己的无能,盲目乐观,决策失误,对疫情对政策对市场的错误判断,公司资金链断,欠薪负债导致公司停业、个人破产,借给公司2000多万,让法人代表也借给公司700万,还是没能把公司救回来。其也表示,之前已倾尽所有,无力偿还债务,会接受法院公安等处理。此外,有熊猫不走蛋糕惠州总部的员工表示,3月15日,公司各地的高管和法定代表人就已经到总部交涉,希望创始人杨振华能够现身,但是杨振华并未出现。在公司钉钉群解散后,熊猫不走蛋糕的员工们组建了互助群。截至3月17日下午5点,互助群里已经有240多名员工登记了自己被拖欠的工资金额,最低金额约2000元,最高约5.2万元。目前,熊猫不走蛋糕全国的网点均已经“暂停接单”。另外,根据大众点评网,其全国的网点均显示“暂停营业”。02昔日“明星”品牌轰然倒下熊猫不走曾一度爆火,受到不少人的追捧,如今熊猫不走还是“走了”。天眼查显示,惠州市熊猫不走烘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0月,注册资本约157.58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姚秀华,董事长杨振华持股比例约为34.84%。根据官网介绍,熊猫不走蛋糕是烘焙电商品牌,以自主创新的“产品+服务”模式,通过线上下单,熊猫人免费送蛋糕上门,提供跳舞、魔术等表演,让每位用户都有更快乐的下单体验。官网数据显示,到2021年成立仅仅3年,熊猫不走累计卖出600万个蛋糕,年营收超8亿,受消费者喜欢程度仅次于老牌网红好利来和鲍师傅。凭借独特的模式,熊猫不走迅速走红,进驻多个城市,并在2年内完成3轮融资,总额近2亿。2018年11月,熊猫不走获头头是道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2020年3月获IDG千万元A轮投资;2021年1月,获XVC上亿元B轮投资。目前,该品牌已进驻北京、广州、深圳、杭州、成都等24座城市,拥有超2000万用户。据了解,在熊猫不走微店中,单层蛋糕价格在100元-300元之间,购买需提前3-5个小时预约,作为增值服务的舞蹈免费。如今,对于其突然倒闭,不少顾客在其社交账号下留言。有网友称,“刚买了蛋糕,怎么退款?”、“今天的蛋糕没送到。”、“上午订的蛋糕,刚付了款、充了值,结果晚上被告知门店倒闭了。”此外,黑猫投诉官微也声称,收到不少消费者投诉从熊猫不走购买的蛋糕无法配送,充值金额无法退换,客服联系不上等状况。03“暴雷”早有征兆事实上,熊猫不走的“暴雷”,早有征兆,曾陆续被曝出存在影子店和生产日期造假等问题。早在2022年,就有媒体爆料,“熊猫不走蛋糕”在长沙的16家分店中有6家是“影子店”。有记者走访发现,按照在外卖平台上登记的地址实地寻找熊猫不走蛋糕店,却找不到相关门店。据熊猫不走蛋糕天心店负责人透露,由于熊猫不走蛋糕只接受网络平台订购,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品牌以这些“影子店”撑门面,让消费者在外卖平台上感受到熊猫不走蛋糕的经营规模和品牌影响力。2022年3月,熊猫不走在厦门的一家门店因是“影子店”而被立案调查。今年315前,熊猫不走被曝出虚标日期、线下门店造假等问题。相关媒体暗访熊猫不走生产车间发布的视频显示,在3月11日当天,一个原本要求在3月12日配送的蛋糕已经打包完成,蛋糕包装上的生产日期竟然也是3月12日。对此,熊猫不走蛋糕广州区域的负责人解释称:“我们也在查这件事情,现在不确定是标签打错了,还是我们人员操作问题?调查完后我们一定会给大家一个答复的。”在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用户吐槽熊猫不走的蛋糕不好吃、尺寸缩水、配送服务差,也有网友抱怨其不守时而影响过生日的心情,就连其特色服务“熊猫人跳舞”也变得越来越敷衍。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9月,熊猫不走蛋糕对外披露的数据称,其单月营收超过7000万元。根据公司提供的数据,其中私域营收占比超过60%,用户复购率超过50%。而在2023年11月,熊猫不走蛋糕全渠道的GMV(商品交易总额)仅有2273万元,根据员工透露,这个水平是熊猫不走蛋糕的正常水准,其整体利润率超50%。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GMV和营收无法直接比较,不过能看出,其整体营收下跌了超过六成。写在最后近年来,烘焙赛道竞争激烈,行业面临大洗牌。在过去一年,已有超10万家烘焙店倒下。《联商网》统计发现,2023年倒闭或调整的30个餐饮品牌中,有13家为烘焙品牌,占比达43%。除了虎头局、墨茉点心局等网红烘焙品牌在不断调整收缩,日本“甜品界神话”LeTAO小樽洋菓子铺、“法式甜品标杆〞LENÔTRE雷诺特、美国甜甜圈品牌唐恩都乐等国际烘培品牌,也在逐渐淡出中国市场。有分析认为,不少网红烘焙品牌沉淀不足,也并未真正了解客群需求,一旦盲目进行扩张,就会给品牌带来较大压力,如不能用持久的品质和服务打动消费者,很难长期发展,最终只能以失败收场。今日互动:你买过熊猫不走的蛋糕吗?欢迎留言分享-End-欢迎关注联商网视频号
3月18日 下午 4:16
其他

又一美妆品牌将退出中国市场?

出品/联商网撰文/李瑟距离「退网」不足两个月,benefit贝玲妃被曝将退出中国市场。在社交种草平台小红书上,多位网友表示贝玲妃将从丝芙兰渠道全面撤退,部分品牌会员称已收到贝玲妃修眉师通知,该品牌将在2024年6月底、7月初退出中国内地市场,并提醒顾客在退出之前尽量用完修眉卡,或是到店兑换贝玲妃等价产品。值得注意的是,丝芙兰是去年年底贝玲妃宣布其在淘宝、京东、抖音关闭旗舰店后,在中国内地市场唯一的购买渠道。如果贝玲妃撤出丝芙兰,则意味着在进入中国内地市场近17年后彻底退出,这也是2024年第一个退出中国内地市场的美妆品牌。01撤柜、「退网」后下一步或全面退出中国市场2007年,贝玲妃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之后贝玲妃从上海出发,开始在内地市场扩张。之后线下一直是贝玲妃在中国内地市场的主战场,根据相关报道,到2020年,贝玲妃已经覆盖了全国81座城市的275家门店。对于中国庞大的线上市场,贝玲妃尝试过,但是可能并未把握住最好的发展时机。2011年,贝玲妃入驻天猫试水线上,当时线上并不是美妆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争夺主战场,贝玲妃在天猫仅试水半年,就宣布试水结束。然而2012年开始,高端美妆品牌开始扎堆入驻天猫。2012年宝洁集团、2014年雅诗兰黛集团、2015年欧莱雅集团、2016年爱茉莉太平洋集团、LG集团、
2月24日 下午 10:12
其他

昔日三大知名品牌,如今关店超700家

出品/联商网撰文/夏芒A面是火热的上市潮,B面是不断“坠落”的掉队玩家......割裂的新式茶饮市场接连迎来噩耗。1月18日,“新式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发布运营情况公告,宣布将关停旗下子品牌“台盖”。公告显示,台盖尚未创造可观盈利,公司正在逐步关停门店,未来聚焦于主营品牌“奈雪的茶”。2023年上半年,“台盖”录得门店经营亏损约470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合计运营7间“台盖”门店,预计2024年将陆续关停。根据奈雪财报,台盖营收已连续3年出现下滑,从2018年至2022年分别为1.56亿元、1.85亿元、1.53亿元、1.41亿元和0.83亿元。2020年至2022年,台盖经营利润也开始持续收缩,分别为0.24亿元、0.19亿元和-0.12亿元。2022年起,台盖由盈转亏,同年奈雪的茶实现经营利润4.70亿元,同比增长11.8%从数据表现上看,台盖的品牌势能正在逐年下降。奈雪在公告中强调,虽然关停台盖门店预计将为集团带来人民币数百万元的闭店损失,但从长远角度,此举将有利于集团控制成本,加强战略聚焦。企查查APP显示,「台盖」与「奈雪的茶」同属于深圳市品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成为“弃子”之前,与奈雪同时期创立的它也曾被寄予厚望。012015年,台盖在深圳Coco
1月19日 下午 9:31
其他

2023年美妆行业“阵亡”名单出炉

出品/联商网撰文/小索2023年,美妆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化妆品相关企业累计注册515.48万家,但同期吊销/注销化妆品企业高达159.23万家。这一数字远超去年全年化妆品相关企业注销/吊销量。企查查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共有74.6万家化妆品相关企业注销/吊销。遗憾退场的不乏许多广为人知的美妆品牌。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2023年,国内市场上至少有27个美妆品牌宣布倒闭或调整,较2022年(31个)有明显减少,其中既包括依泉Uraige、露华浓等进入中国市场超20年的外资美妆,也不乏its
2023年12月31日
其他

一年关店149家,这个国际知名品牌开始慌了

出品/联商网撰文/高天头图/美吉姆官方微信近年来,早教机构“跑路事件”接连发生,事后补救纠纷层出不穷,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早教第一股”美吉姆近日也被抬上了“风口浪尖”,事件的起因是网络上关于“美吉姆董事长‘跑路’”的消息甚嚣尘上,随后美吉姆发布了董事长离职的一纸公告算是对此事有个官方交代。在这波舆情中,美吉姆也连续发布了几则声明,在声明中明确了目前一切经营正常,然而从近期的财报上看业绩下滑、大面积关店也是不争的事实。01一年关店149家,三年亏11亿据大连美吉姆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美吉姆”)发布的2023三季度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1-9月)美吉姆营业收入1亿元,同比减少21.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53亿元,亏损同比扩大91.2%。其中第三季度(7-9月)营业收入约2886万元,同比去年减少31.81%。数据显示,从2020至2022年,美吉姆已累计亏损11.16亿元。股价方面,截至12月14日收盘报3.40元/股,从2022年3月的9.1元峰值计算,至今累计下跌超62%。业绩下滑原因,美吉姆方面也坦言受美吉姆各中心阶段性、永久性闭店影响。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23年9月30日,美吉姆签约早教中心数量较去年同期净减少了149家。更早之前的2023业绩半年报中,截至2023年6月30日,美吉姆在全国拥有407家美吉姆与小吉姆签约早教中心,而2022年年底是479家。等于说今年上半年全国就关了72家门店。随着大量门店的关闭,各地也曝出了不少后续维权的问题。在社交平台上,一些消费者反映较多的问题是退费困难、强制转课、联系不到门店负责人等情况。有数据显示,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与美吉姆相关的投诉累计了近1100宗。一位杭州东站万象汇美吉姆店顾客反应,目前门店已经关门歇业,还剩三万五的托班课时费,当前是状态是店关了、找不到老板,自己打过消协电话和报警,暂无回应。在东站万象汇美吉姆门店上也贴着“维权微信群”。商场运营中心也发出了温馨提示称,美吉姆租赁主体仍然是杭州美恒至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商场从未与第三方签订过租赁合同,如有第三方以转课名义收取费用,建议慎重考虑以免遭不必要的损失。实际上,近期广州、上海、杭州等多地出现了美吉姆闭店后消费者维权的现象。对此,美吉姆似乎一直未给出明确解决方案。今年7月,彼时还是美吉姆董事长的马红英曾表示:“市场经济的事就让市场经济来解决,这对所有的投资人来说都是生意。”02“内斗”加剧,高管接连变动“多米诺效应”还在蔓延,美吉姆的问题也体现在频繁的人事换防。日前,美吉姆宣布董事长马红英失联,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均无法与其取得联系。一时间,“美吉姆董事长失联”登上热度话题,联想到今年市场上不断闭店和维权的消息,不少人对美吉姆的未来表示担忧。12月12日,美吉姆正式宣布董事长马红英离职的消息。美吉姆称,马红英由于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及委员职务,辞职后不在公司及下属公司担任任何职务。2022年7月,马红英正式走马上任,也就是说担任美吉姆董事长仅一年半时间。在此之前的11月30日,美吉姆总经理刘俊君也被解聘。在美吉姆最新股权结构中,刘俊君持有公司股份1648.65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01%。接任刘俊君总经理职位的是2022年9月加入美吉姆的金辉。同时,美吉姆也宣布了新任副总经理为现任美吉姆董事的孟双女士。一系列的人事换防,实质是控股股东与创始团队的“内斗戏码”愈演愈烈。争斗的双方,一方为马红英归属的“中植系”,一方为刘俊君、王沈北、刘祎、霍晓馨、天津迈格理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创始人团队,两者的持股比例分别是30.18%和7.01%。今年11月,美吉姆控股股东中植系旗下的珠海融诚投资中心就提案,试图罢免现任总经理刘俊君的董事职位,同时提名现任美吉姆法务总监金辉接替刘俊君。随后,创始人团队也反击提案将调整现任董事长马红英董事席位,以及选举何毅为非独立董事。最终,刘俊君董事之职被罢免,“中植系”获得阶段性胜利。随后就是刘俊君被免总经理,“中植系”马红英被免董事长等一系列操作。如今,董事长之职悬而未决。新上任的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均出自“中植系”。03为何高悬“达摩克利斯之剑”?2018年,美吉姆登陆A股。同年,收购了天津美杰姆100%股权,正式掌握了美吉姆品牌的独家授权,也进入了发展快车道。2019年,美吉姆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大涨了137%,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暴涨了280%。然而好景不长。2020年开始,受早教行业政策和疫情的多方影响,美吉姆开始连年亏损,2022年营收仅为1.54亿元,同比下跌了54.26%。今年前三季度也亏损了1.53亿元。经营亏损直接导致了大量关店。当然其原因还有很多。比如加盟为主、直营为辅的经营模式。毋庸置疑,这种模式在前期,尤其是刚上市阶段让美吉姆赚得盆满钵满,但长期来看弊端显现。加盟一直有个问题就是品控和管理的难度,当前各地维权频发,也大多是因为加盟店太多的缘故,无法统一管理售后问题,也直接影响了美吉姆这一品牌的形象。当然还有全国早教市场需求下滑,购物中心等商业项目自身经营情况,加盟商自己的资金压力以及人员的流失,还有疫情三年的“后疫症”等等,就像是一个“套圈”,互相影响。与此同时,针对网络充斥的“董事长失联”“美吉姆宣布破产”“美吉姆总部已跑路”等消息,美吉姆近期也连发了几条声明。11月30日,美吉姆国际早教官微发布的“致关注美吉姆的社会各界人士的一封信”中,表示目前美吉姆各职能部门稳定履职,各个条线工作正常运转,美吉姆总部仍将致力于为会员家庭提供持续升级的课程和优质服务,为各家美吉姆中心提供全方位的支持。12月8日,美吉姆在声明中不仅谴责了目前网络上的一些虚假言论,也表明了目前美吉姆运营稳定的信念。而在最新的财务报告中,美吉姆也表示公司未来会继续以发展儿童早期素质教育业务为战略重心,凝聚核心资源,在课程优化、运营管理、人才培养、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等方面持续发力,推行精细化管理,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如此,我们也希望能如美吉姆所言所愿,一切正常,早日拔下“达摩克利斯之剑”。今日互动:你看好早教机构的未来吗?欢迎评论留言-End-欢迎关注联商视频号
2023年12月14日
其他

又一知名品牌被曝欠薪,曾获过亿融资

出品/联商网撰文/蔡建桢又有一家品牌正在艰难“过冬”。近日,知名柠檬茶品牌“丘大叔”被多位员工爆料拖欠工资,并且已经持续了数月。来自社交媒体上的帖子显示,称今年8月、9月、10月,一线门店的员工工资都出现推迟发放的情况,部分员工目前并未能按时收到10月工资。作为曾经备受资本关注的品牌,丘大叔曾获得过亿融资,一度拥有200余家门店。从曾经的高光时刻,到如今被爆欠薪、欠租和闭店,昔日的明星柠檬茶品牌丘大叔,到底怎么了?1公开资料显示,丘大叔是一家广州本土的柠檬茶品牌,品牌隶属于广州山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该品牌掌舵人为谢玉强。2018年,拥有法律、财务、知识产权从业背景的三个合伙人组成团队,共同注册了丘大叔,并在广州开出了首家直营门店。凭借单品“鸭屎香柠檬茶”,丘大叔迅速出圈。不过,相比其他柠檬茶品牌,其定位中高端价位,产品价格区间在15-25元,高于均价16元的挞柠和18元的LINLEE(原“鄰里”)。图片来源:丘大叔微博官方账号天眼查显示,2020年1月,丘大叔完成股权融资,投资方为广发信德和高榕资本;2021年8月,丘大叔完成Pre
2023年11月30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欠租、门店全关,又一知名火锅品牌阵亡

出品/联商网撰文/夏芒带着一年开出50家门店的豪言壮语,知名网红火锅谢谢锅陷入“闭店潮”。根据品牌官微,谢谢锅最后一条推送定格在了今年8月,《联商网》查阅发现,谢谢锅现有门店已全部停业。根据企查查信息,该品牌隶属于上海谢谢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由湊湊火锅前CEO张振纬于2021年5月创办,成立不到3年。今年10月31日,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已由创始人张振纬变为了廖方。01复刻湊湊?2021年5月,上海谢谢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这时离创始人张振纬宣布从呷哺呷哺(湊湊母公司)离职仅1个月。公司成立半年后,手握红杉资本1.5亿美元(约10.5亿人民币)的天使轮投资,张振纬开出了谢谢锅的首批门店,打出“理解年轻人有趣的火锅”的口号,提供“火锅+烤肉+酒吧”融合的火锅餐饮服务。无论从定位还是经营模式看,都残留着湊湊的影子。2016年,基于呷哺呷哺向中高端市场多元化发展的构想,张振纬首创了湊湊这一“火锅+奶茶”的复合型火锅品牌。这正是张振纬的得意之作。在他看来,低翻台率是火锅业态自带短板,湊湊则通过茶饮和宵夜,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对低翻台率进行调整。湊湊的出现不仅以开创性的业态颠覆了过往人们对火锅的认知,也在消费市场一炮而红。2018年,湊湊实现整体盈利,营收增长374.9%,达到5.56亿元;2019年,湊湊营收翻倍扩大至12亿元;即使是在疫情严重的2020年,湊湊依然实现了逆势增长,门店扩展至140家,创下了0门店关闭的记录。2021年上半年,呷哺呷哺营收为35.02亿元,其中湊湊火锅营收为16.89亿元,已占总收入近一半。同年4月,呷哺呷哺却发布公告宣布CEO张振纬离职。有消息称,张振纬曾规划将湊湊火锅作为单独品牌分拆上市,但后来不了了之。推出谢谢锅的张振纬,无疑想要复刻湊湊的成功。02欠租、门店全关作为“老餐饮人”,张振纬底气十足,首批门店就选址一线城市,谢谢锅的出场十分高调。2021年11月谢谢锅在深圳、广州开出两家门店,同时上海也有4家门店筹备开业。彼时,张振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在2022年将门店数拓展至40-50家左右。据此前媒体报道,谢谢锅广州店在无广告投入的情况下开业一周便登上了广州火锅热门流量榜首。张振纬也曾对媒体表示,“谢谢锅广州深圳两家店的开业状况超出预期,没有枉费团队的心血”。这与谢谢锅“涮+烤+酒饮”多元素融合的解压型餐饮模式密不可分。在“火锅+茶饮”的模式之外,谢谢锅还拓展了烤肉、酒吧等多重业态,成为了湊湊“升级版”。白天奶茶,晚上酒吧,超长的营业时段,火锅+烤肉的组合搭配,以及用场景和服务打造的社交氛围,给消费者带来十足的新意。以谢谢锅广州店为例,其门店面积约600m²左右,大约50张餐台,店中央设有演唱吧台,服务员也会时不时地来一段唱跳。看似“无懈可击”的组合搭配,确实在初期为谢谢锅赚足了眼球,但事情却没有向预设的轨道中行进。搜索谢谢锅官方小程序,目前仅有上海静华店一家店铺信息。而该门店也早于今年8月就停止了营业。据媒体报道,谢谢锅位于上海静华大厦的门店已因拖欠房租、违约金和其他费用,被合作方追债。8月31日,上海静雨置业有限公司给谢谢锅发了一份解约通知函。解约函显示,谢谢锅在2023年8月21日提出于2023年8月31日停止营业,根据《租赁合同》之约定,谢谢锅应按时向该公司支付租金等相关费用。由于谢谢锅欠付从8月1日至8月31日的租金及其他费用,该公司向谢谢锅发送了催收函和违约函,但谢谢锅仍未付清欠款。根据解约函,谢谢锅需支付的款项超350万元,包括从2023年8月1日至2023
2023年11月15日
其他

京东在下沉市场布下了一颗“重要棋子”

出品/联商网撰文/王迪慧近年来,自有品牌话题始终是零售业的“大热门”,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躬身入局自有品牌,不论线下商超,还是线上电商都在加速布局。然而,想要孵化一个自有品牌却并不容易。目前在国内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自有品牌成熟度都有待提升,行业内关于自有品牌的发展态势、走向也有诸多不同看法。以主攻线上的“大厂”们为例,七八年前各玩家争相入局,竞争好不热闹。但目前来看,却是有人掉队,有人撤退,只有少数仍在稳步前进。而京东的自有品牌却难得获得稳定快速的发展,在京东集团内部升级为独立业务单元,与京东零售、京东物流同一级别。在广为人知的京东京造之外,成立两年半、主打下沉市场的“惠寻”,发展态势也不容小觑,并在京东的整体低价策略中,体现了未雨绸缪的优势。
2023年10月31日
其他

京东怒了,李佳琦火了,海氏惨了

出品/联商网撰文/小酒10月23日晚8点,京东率先拉开双11购物狂欢节帷幕,然而这场全民狂欢活动在举办不到24小时内,被一场“最低价争夺战”吸引了全部注意力。10月24日,“京东采销人员喊话李佳琦”词条冲上热搜,某京东采销人员在朋友圈公开询问李佳琦“二选一”行为是否已经违法,引发热议。据悉,该京东采销人员在10月23日收到品牌商海氏律师函,被品牌方投诉由于某款海氏烤箱京东价格低于李佳琦直播售价,违反了他们与美ONE签订的所谓“底价协议”,要求赔偿巨额违约金。在该条朋友圈中,他还表示,“海氏产品为京东自营产品”“这次补贴费用完全由京东自掏腰包”“牺牲了整个部门的毛利才做到的现在的价格”,并表示“现在终于理解花西子的价格下不来了”,似在“炮轰”头部主播李佳琦。根据该工作人员提供的律师函,海氏方面表示,京东方面多次违反合同约定,直接或间接修改海氏产品销售价,同时,也造成了海氏公司在与其他客户合作合同中的被动违约,即将产生巨额赔偿的风险。而在一张流传于网络的聊天记录截图上得知,10月23日,海氏品牌方曾大吐苦水,表示“京东压迫品牌方,多年合作仍未能换来平台的支持,反而是变本加厉的压迫,这次起源于李佳琦直播,京东强制跟价,且将产品价格有意做低,多次多方沟通无果,一意孤行,导致品牌面临违约风险巨额赔偿,且沟通过程中京东人员态度恶劣,威胁品牌方进一步做价格力度”,并表示其“自营模式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本质,费用不断增加,权限不断收紧”。10月24日下午,美ONE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称,纯属躺枪,对于“底价协议”和“二选一”的说法,均表示为“不实信息”,“直播间商品定价在于品牌”。事情发展至此,三方各执一词,均表示自己很委屈。京东表示自己贴钱做促销,海氏表示京东擅自修改销售价,给自己造成了巨额损失,美ONE表示纯属躺枪。不过,新浪科技独家获取到的一份“美ONE直播推广服务合同”让事态发生了转变。合同显示,品牌需保证赠品的价值为保证期限内在保证范围内的同等条件下价值最高。且在保证期限内,品牌需要保证其通过指定达人在本合同框架下双方约定的所有推广服务下提供的促销力度为保证期限内在保证范围内的同等条件下最大力度。如若违约,品牌需要向消费者退还五倍差价,并向美ONE赔偿违约金人民币200万元,并承担由于退还差价发生的一切费用和损失。其中,最优惠价格的范围为淘系平台(包括但不限于淘宝/天猫店铺、主播直播等淘系内容渠道)、其他电商平台和线下渠道。最优惠价格保证期限为该场直播推广服务实际发生日前后各60日内(共121天)。此外,在保证期限内,品牌还需保证其通过指定达人的所有推广服务下所对应计划售货量内的推广对象的最终成交价为保证期限内在保证范围内的最低价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份合同正是网传的“底价协议”,“全网最低价”的确存在。不止一位电商从业者向蓝鲸记者表示,“底价协议”普遍存在,“不止李佳琦,其他大主播也会和品牌签类似的合约,违约金百万起。有的时候只是说法不一样,可能合约并不叫底价协议或二选一等。”但事实上,“底价协议”并不是主播专享,在如今越来越卷的电商环境中,仍然掌握话语权的平台也享有类似的权利,“电商平台有时候做促销也会要求品牌在一定时间段内保持该价格为底价,差别可能是周期长短。”某电商运营人员小马告诉蓝鲸记者。“底价协议”迅速打脸美ONE,整个事件发展脉络更加清晰。为迎接双11活动,海氏和美ONE签订推广合同,合同中约定了所谓“底价”,另一边京东方面通过自营模式售卖海氏产品,在双11活动中“自掏腰包补贴”降低海氏烤箱的售价,低于李佳琦直播间价,造成美ONE方不满,给予品牌方海氏压力,海氏迫于巨额赔偿向京东提出抗议并要求赔偿。但是,事情发酵后,海氏发布的一则声明揭露了更多的细节。海氏在双11期间按照各平台营销节奏,将最低销售价全网拉齐;在与京东平台签订的协议中明确经营行为需要建议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京东采销无权擅自修改价格;京东采销调低价格系单方面行为,在海氏表示明确拒绝后依旧坚持;调低出售的烤箱所产生的损失均由海氏承担,而非京东采销所说的“平台补贴”;在双方沟通未果的情况下,京东采销更进一步锁后台、将产品售价改为五折出售,给海氏造成严重损失。在海氏发布声明的微博评论区下,不少品牌运营人员现身印证京东方面的确存在“店大欺客”现象,还有运营人表示“每个平台现在都在搞竞价,有点无底线了,都是在压榨商家”。图源/微博@海氏Hauswirt综合来看,“最低价”是引发这场闹剧的关键。今年双11,各方平台剑指“价格力”。在今年天猫双11发布会上,淘天集团CEO戴珊表示,价格力已经成为淘宝天猫商家在平台经营的重要红利来源。在过去一个月,商家提供的全网低价商品在淘宝平台的平均流量涨幅达62.5%。对于正在推行低价策略的京东来说,贯穿双11的一个主线便是“真便宜”。在京东零售CEO辛利军看来,京东的低价,不只要帮消费者把商品价格打下来,也要让厂商赚到钱,而背后则需要依靠规模效应和技术驱动供应链持续创新来实现。自2009年至今,双11已经举办了14年,这个国内最老牌的电商促销季也成为众多电商平台的战场。对于靠“优惠”出圈的双11来说,低价即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由此,“最低价”也称为各方争夺的热点。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平台因为操作程序的不正当,很容易形成垄断,逼迫品牌方选择,即本次风波中所提及的“二选一”。实际上,2021年4月,天猫就曾因在双十一期间逼迫用户进行“二选一”被市场监管局查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对其进行了182亿的罚款,打响了我国反垄断的第一枪。法律人士认为,若海氏与美ONE签订的“底价协议”属实,那么从法律层面来讲已经违法。另一方面,如果京东方面置海氏的意愿于不顾,单方面强行降价,也显示出了平台方对于品牌的“压榨”。而品牌方,成为了平台竞争的牺牲品。当前,这场由海氏引发的“价格战”已经蔓延到其他家电品牌。10月25日,京东家电家居相关负责人在朋友圈发文称,“将抵制‘全网低价’协议霸王条款”。当天下午,《联商网》发现,京东家电家居真低价会场赫然写着“价低李佳琦直播间”几个大字,正下方还开启了“抽万支花西子眉笔”活动,京东与美ONE李佳琦之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暗流涌动。图源/微博@梨视频回顾整件事情,京东、海氏、美ONE李佳琦谁是最终赢家,已经不重要了。对于消费者来说,低价就是王道。今日互动:这场低价争夺战中,你更支持谁?-End-欢迎关注联商网【视频号】
2023年10月25日
其他

核污水排放62天后,日料店怎么样了?

来源/联商网撰文/小索近日,居住在上海的Y女士惊讶地发现,周边日料店的生意又回来了。此时,距离日本核污水首次排海,已经过去了62天。8月24日,日本单方面启动核污水排放。当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表示,为全面防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风险,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确保进口食品安全,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同时,在网络上更是掀起了大量关于抵制日料、日货的舆论,使得涉及相关行业的商家神经紧绷。在食品安全和民族情绪的双重催化下,消费者抵制日本水产的态度十分强烈,一时间日料店人人自危,纷纷在第一时间跳出划清自家原材料产地与日本之间的界限。不过这股笼罩行业的寒意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最近,已经有多位食客反映日料店的周末位置预约依旧火热。企查查APP显示,截止10月12日,国内现存的日料相关企业数量为28392家。从今年3月份(90家)起,日料相关企业的注销吊销量就有了明显增加,环比2月(57家)上升了57.89%,随后几个月的数据都居高不下,9月日料相关企业的注销吊销量已达到329家,同比去年增长超683%。在前景不明的情况下,相当多的企业及时退场,不过依旧也有许多新企业选择在这个时候进入。企查查数据显示,近两个月的日料相关企业注册量与去年相比差距并不大,8月注册企业数量为413家,同比增加8.12%;即使是在核污水拍海后舆论最集中的9月,日料相关企业的注册量也仅同比下降14%,达到345家。目前,国内日料相关企业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深圳市(1553家)、成都市(799家)、广州市(674家)、哈尔滨市(625家)、沈阳市(611家)、苏州市(485家)、青岛市(475家)、大连市(462家)、长春市(420家)、杭州市(419家)。为了探究核污水排放对日料行业的影响程度,我们在正餐时间实地探访了杭州的一些日料店,发现了这些现象:1、同一时间地点,日料店客流与其他料理门店相比确实稍显冷清▲某商场地下一层各家门店门口客流对比▲同一商场美食城日料店与公共餐饮区堂食情况对比,日料店上座率相对较低大众点评显示,该商场共有13家日料相关品牌,主要经营Omakase、日式铁板烧、居酒屋等。据观察,仅一家主营业务为铁板烧自助的店铺和一家日式烤肉店的门店人气比较好,其他门店都较为冷清。另有一家日料店的店员透露,在核污水启动排放之前,他们店就已经在准备更换食材了,此前店内仅有一款采用日本进口食材的特色产品也在第一时间做了下架处理,感觉客流量并没有受到明显影响。另一位店员则表示,他是近期才被被招聘进来的,对之前的情况并不了解。2、声明本店食材不含日本水产多数门店时至今日仍在门口的可见位置张贴了“安心公告”声明食材产地,也有少数门店已经将相关声明撤下。此外,我们注意到,一些日料店对日本酒的宣传并不避讳,在探访的店铺中,有一家门口显示屏上正循环播放着日本清酒的宣传片,另一家则明确表示,店铺已无日本食材,但主推的葡萄酒正是日本产品。3、日料的处境比想象中乐观值得注意的是,在线下采访中多位消费者曾表示并不会排斥在日料店进食,“国家已经禁止了日本水产的进口,能在日料店里卖的应该都比较安全”“日料只是烹饪方式,更换食材之后影响不大”。此外,有两家购物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也透露了相关信息。一家表示,核污水排放事件对其引进的日料品牌影响并不大。另一家则表示,对其引进的日料品牌经营有一定影响,不过上述两家购物中心的相关门店都未出现停业的情况。联商网高级顾问团成员王国平表示,购物中心大部分为大众消费场所,所引入的日本料理店大部分基于购物中心的大众流量以及具备较好的交通、停车功能等进行选址。这类日料店在食材选择上很大部分采用平替,只是在经营形式上表现为日本料理店。由于食材并不来源于日本,其受到的冲击更多源自短期心理因素。以上种种迹象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核污水排放时间对日料店影响确实正在减弱,且日料行业当下的“回春”并非难以预料。资料显示,上个世纪90年代,日料开始进入国人视野。目前,日本料理是中国餐饮业影响力最大的海外菜系,在中国内地有79324家日本料理店,数量排名第六,在它之前的都是本土菜系。对于许多人而言,30余年经营培养出的消费习惯,并不容易打破。其次,出于营利目的,国内从始至终没有使用过一款日本进口食材的平价日料店并不在少数,且借此享受日料行业红利的店铺经营者也多为国人,核污水排放后,他们主动划清界限、更换食材、下架商品的速度十分迅速。因此在舆论磁场减弱后,消费者由多重因素催化形成的感性判断也会回归客观、理性,并逐渐重拾消费欲望。王国平指出,当核污水风波的影响消散后,真正影响其业绩的还是日料店自身的经营能力以及其店名或产品结构是否存在需要调整以便对冲风险。这也意味着,此时“唱衰”日料行业还为时尚早。诚然,对于“顺应四时,以鲜为主”的日料店来说,食材是不可缺少的核心,但日本水产对日料门店来说并非难以替代,来自挪威的三文鱼,产自中国大连的海胆、赤贝、贝柱,源自加拿大的甜虾......都是日料供应链的重要组成。虽然此次风波后,许多门店借此抽身,不过也有更多门店对日料行业依旧抱有较大信心。其中部分门店选择避开风头,暂停营业,装修调整再次卷土重来;甚至有部分门店“顶风作案”,选择此时开业。结合走访和对大众点评店铺的检索,8月以来,杭州至少有9家新开/装修重整的日料相关门店。据了解,选择“装死”度过敏感期的门店并不在少数。以大众点评上某家人均1238的Omakase店铺为例,从商家动态里可以看到,过去该门店长期更新的动态中曾频繁露出产自日本的海胆、金枪鱼等食材信息。而在8月24日核污水排放当天,该店铺并未有任何动态发布,也未在线上发布更换食材产地/下架相关产品的声明,同时该店相关动态停更近一个月,直到9月底才继续发布食材上新信息,且不再出现任何日本相关信息。评论显示,核污水风波后,该门店客单价有所下降。除此之外,也有不少日料门店借机转型,像其他行业跨界,更有部分日料店借着核污水事件引发的热度,推出新中式寿司,诸如鸡爪寿司、烧鹅寿司、手撕鸡寿司等“中餐日作”的产物,不过从市场反馈来看,要想成为长期买卖,在价格和定位上依旧值得深入推敲......图源:小红书网友由此看来,“创伤”后的日料店短期内能否恢复元气仍未可知。今日互动:你还会选择吃日料吗?-End-欢迎关注联商网【视频号】
2023年10月24日
其他

谁还在期待双11?

此外,苏宁易购还将上线核心类目、大品牌的专属爆发日。5个Big
2023年10月23日
其他

“雪糕刺客”把刀刺向了自己

来源/联商网撰文/小酒近日,知名雪糕品牌钟薛高陷入裁员欠薪、拖欠尾款、降价甩卖的舆论危机。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喊话钟薛高“发放薪资和赔偿金”:“给了你们两个月缓和期,现在通知也不通知,直接摆烂不给钱”;“8月份的工资说延迟发,到了约定的时间也不发,也没有任何说法,找人也找不到”;“同一批甚至前一批被裁的大量员工都拿不到欠薪,赔钱更是遥遥无期”……有员工讨要说法,钟薛高回复“公司资金现在非常困难,账户上没有钱赔偿,说要等,没有具体的时间点。”钟薛高究竟是怎么了?欠薪传闻是真的吗?10月20日下午,据红星资本局消息,钟薛高针对欠薪传闻回应称“公司正在积极解决相关纠纷,目前运营一切正常,该纠纷由5月起的公司裁员引起。”此外,《联商网》搜索发现,钟薛高的多个社交平台已经悄然断更两个月,其官方微博最后一次更新停留在8月22日,官方小红书平台最后一次更新停留在9月14日,官方微信最后一次更新为8月11日。在其微博和小红书评论区下面,更是有不少疑似员工的网友指责其欠薪,要求“还钱”。图源/小红书@Pamela12138、小红书@Vernon然而,除了欠薪之外,钟薛高也出现降价甩卖、拖欠尾款事件,疑似资金链出现问题,与官方回应并不相符。近期,有不少消费者发现曾经的“雪糕刺客”钟薛高降价至4.99元一根在便利店进行甩卖,被网友调侃称“终于吃得起了”。某零售商店老板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更是表示:“去年一天还能卖10来支,现在一天有时候一支都卖不出去,太贵了没人买,现在货进的也少了。”图源/小红书@姜姜爱吃鱼另一方面,在微博@钟薛高最新一条微博(8月22日更新)评论区,有网友在9月19日至10月19日期间,多次留言讨要项目执行费用,称“3月份给贵司做的项目,当时做的时候答应做完就付钱,发票4月初就开了,到现在也没有付钱。”有网友建议“寻求法律途径”,该网友回应“已经起诉”。图源/微博@钟薛高若该事件为真实事件,那么显然钟薛高从今年3月便面临较大资金缺口问题,5月实行裁员,8月拖欠工资,直至今天,相关负面消息大面积发酵。对此,钟薛高的融资历程为该事件添上一记实锤。企查查APP显示,钟薛高至今进行了三轮融资。最近一轮停留在2021年5月18日披露的A轮融资,融资金额为2亿元人民币,领投机构为元生资本,跟投机构为H
2023年10月20日
其他

内部人倒戈,负面缠身,国美还有活下去的可能吗?

来源/联商专栏撰文/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老刀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国美基本已经可以宣判进入“植物人”状态,只差最后一口气还证明活着——没被破产。01内部人倒戈10月15日,网传截图显示,点开国美APP“幸运大转盘”抽奖页面后,有弹窗提示惊现辱骂国美电器董事长黄秀虹、创始人黄光裕的内容,指控其拖欠工资、拖欠贷款,“早晚得再进去蹲几年”。“幸运大转盘”抽奖入口位于“会员俱乐部”一栏,而当前关于“幸运抽奖
2023年10月18日
其他

东方甄选搞付费:贵过京东淘宝,但比山姆便宜

出品/联商网撰文/CC东方甄选也开始学山姆、Costco收会员费了。10月17日,东方甄选正式宣布推出付费会员业务,成为全网第一家实行付费会员制度的直播机构。01收费199元实际上,东方甄选推出收费会员制早有预兆。今年1月份,东方甄选CEO孙东旭在财报电话会上提到即将搭建付费会员体系,“付费会员实际上是一种双向奔赴,客户选择支付一定的年费,我们也会给付费会员提供更加全面的、专享的服务,包括实实在在的商品打折和优惠。”今日,东方甄选在自有东方甄选APP上,正式上线了付费会员模式。《联商网》注意到,在东方甄选APP顶部有会员的宣传和入口,主要权益有三类。一是全年百款自营商品直接给予88折,如东方甄选旗下爆款产品烤肠,日常售价49.9元,会员折扣价为43.92元。第二类和第三类均是券包,包括为会员提供的1年12张满100元可用的优惠券,以及肉蛋生鲜券、图书文娱券、酒水茶饮券等各类优惠券。东方甄选称会员“一年最高可以省下1.2万元”。值得注意的是,199元会员使用渠道仅限于东方甄选APP及小程序,抖音渠道暂不可用。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认为,会员制一方面可以收取会员费以获得确定性利润,另一方面能更好地提升用户忠诚度,而且能够精准预测用户需求,降低自营存货风险,提高动销率。在7月的一场直播中,孙东旭曾提到对东方甄选APP未来的规划方向:一是做甄选好物平台;二是通过独立APP不断给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建立会员服务体系,给付费会员提供超值好物;三是做文化平台,给用户提供言之有物的好内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规划中可以看出来,东方甄选未来想向高品质、高客单价、自营品牌、付费会员的方向努力。而付费会员,除了能够拉高客单价、筛选高净值人群外,更重要的是能提高收入,这无疑要比依靠直播流量带来的收入稳定得多。未雨绸缪,在流量红利不断见顶的当下,东方甄选“去抖音化”自建APP、上线付费会员等等举措也均是正常不过的抉择,毕竟谁都想把私域流量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中,都希望将流量转化为“留量”。02会员费可退?对互联网平台而言,付费会员并不陌生,淘宝有88VIP,京东有京东PLUS。不过相比较而言,东方甄选的会员价格并不便宜,淘宝88VIP目前则是88-168元/年,京东PLUS会员99-149元/年;但低于山姆、Costco、盒马等线下会员店的价格。国内的山姆会员店目前是260元/年,Costco则是299元/年,盒马超市会员258元/年。有业内人士指出,淘宝的会员更像是生态会员,东方甄选的会员类似于山姆店会员。不过,庄帅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东方甄选会员模式与京东会员模式不同,后者更偏理性消费,前者目前主要基于消费群体对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情感支持以及对东方甄选主播董宇辉的喜爱,情感因素占了很大比例,这也是东方甄选目前设置这一个会员价格的主要原因之一。庄帅称,直播电商的个人IP化效应也包括直播电商里的明星效应等,是不能用常规电商的经营思路去思考的,因此如果要去对比东方甄选与传统电商会员模式之间的竞争优势,创始人与主播的影响力因素也需考虑进去。东方甄选的会员体系相对比较简单,“省不够就退费”、“不满意随时退”是东方甄选会员的最大卖点。具体规则是:在会籍有效期内,用户有任何不满意均可联系客服提出退会。退卡时需扣除当前会籍周期内已使用权益价值后的余额。情况一:有余额退回-退余额,会员权益失效;情况二:无余额退回-无余额可退,会员权益直接失效。按照东方甄选规则,因个人原因希望停止使用会员服务的用户,可在有效期内申请终止服务。会员退费的金额为199元减去已使用的相应折扣、优惠券金额。写在最后华泰证券认为东方甄选目前3000万+抖音粉丝数、100多亿的年销售额与山姆全球5000万+会员家庭、800多亿美元的销售额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山姆背后的供应链才是支撑它实行付费会员的根本,盒马创始人侯毅曾在采访中表示:盒马与山姆的差距在于,山姆的采购是研发型,背后有个完整的生态在帮助山姆研发产品,且能让山姆产品快速升级;山姆的采购也是买断型,正是因为单个品类的订单量大,所以能让厂家独家定制,并取消传统采购中的渠道返利,以更低价从源头拿到商品。这对东方甄选而言,对供应链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推出付费会员制度意味着东方甄选不再单纯依靠广告和卖货收益,而是尝试在电商直播模式上寻找更多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探索。不过,东方甄选应该要考虑的是,为什么用户要选择在你这里办会员?是否能够提供有足够吸引力的专属权益,如独家折扣、定制服务、专享产品等才是问题的关键。至于,这一模式的具体效果还需时间给出答案。今日互动:你怎么看东方甄选推出付费会员?-End-欢迎关注联商网【视频号】
2023年10月17日
其他

刚刚,安踏又收购了一个品牌

来源/联商网撰文/CC安踏集团又忍不住收购了,这一次盯上了女性运动服领域细分市场。01安踏大军再添一员10月16日,安踏体育发布公告称,集团通过一家间接全资拥有的附属公司,与玛伊娅服饰(上海)有限公司的若干股东分别订立若干买卖协议,有条件地购入玛伊娅服饰75.13%的股本权益。在收购事项完成后,玛伊娅服饰将成为安踏集团间接非全资拥有的附属公司。不过,安踏集团并未对外透露具体收购价格。安踏集团表示:“MAIA
2023年10月16日
其他

从李子柒到李思思,直播带货需要新流量担当?

出品/联商专栏撰文/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老刀事实上,一切都是生意。
2023年10月12日
其他

联创出走、宫斗结束,知名零食品牌找到新靠山

出品/联商网撰文/小索结束“宫斗”的老婆大人抱上了新大腿。9月28日,上市公司万辰集团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南京万权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万权”)拟对外投资,与袁振勤、马振敏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自有及自筹资金867.75万元人民币购买宁波博全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博全”)的100%股权。而老婆大人正是宁波博全旗下在2010年推出的量贩零食品牌,收购完成后将由南京万权全权控股。南京万权则由万辰旗下另一子公司与袁振勤于2023年9月27日合资设立,双方各自占股51%和49%。合资公司成立后,由袁振勤领导的团队将负责“老婆大人”品牌的日常经营。袁振勤方面表示此次收购事件只是一次正常的商业合作行为,对目前老婆大人门店的正常经营不会产生什么影响。01“倒闭闹剧”而在被万辰收购以前,老婆大人正深陷水深火热的“倒闭”传闻中。2023年以来,杭州、绍兴等浙江多地老婆大人门店陆续传来宣布会员卡停止使用的消息,引来不少消费者哄抢商品、退卡维权。尽管老婆大人官方多次发布声明澄清,但传言给消费者带来的恐慌并未结束,关于其倒闭的传言甚嚣尘上,持续了半年之久。有消息表示,这场闹剧的源头来自老婆大人内部股东分歧,未来品牌将一分为二。对此,老婆大人方面否认了该说法。6月27日,老婆大人官方再次发布声明,对杭州、绍兴、余姚部分门店会员卡暂停使用等情况作出解释,并宣布对于散布“倒闭”“股东矛盾升级”等不实言论的门店将采取相应措施。随着声明的发出,老婆大人点名的两家造谣门店将门头由“老婆大人”改为“大库零食”,这场轰轰烈烈的倒闭纷争也告一段落。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收购之前,宁波博全在9月19日已完成了一轮投资人变更,宁波“老婆大人”品牌联合创始人黄翔退出持有的49%全部股份,由马振敏新进入股49%。与此同时,黄翔也从宁波老婆大人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退出。9月26日,作为“老婆大人”供应系统的宁波大库商贸有限公司实控人也由黄翔变更成为袁振勤,黄翔原持有的50%股权则由马振敏承接。至此,黄翔与老婆大人分割结束。更有网友早在8月就发现,此前改换门头的萧山万象汇门店悄悄将招牌重新换回了“老婆大人”,店内工作人员则表示,“现在只有一个股东了,所以又改回了之前的店名,而且收银系统也恢复了,之前的卡也能继续用了,积分也恢复了”。这一切都暗合了此前股东矛盾的传闻。虽然这场宫斗已经结束,但漫长的对峙过程也让老婆大人元气大伤。找到万辰这座新靠山,对老婆大人而言,正是其快速回血的良方。对于半路出家的万辰集团来说,收购老婆大人,也将助力其在量贩零食领域进一步发展。02弯道超车近年来,量贩零食赛道热度不断。根据华泰证券数据,2021-2022年量贩零食全行业的门店数量增长超过100%。随着量贩零食赛道进入整合期,量贩零食品牌在资本助力下不约而同地加速了扩张脚步。其中,休闲零食品牌良品铺子于2022年推出了旗下零食量贩品牌“零食顽家”,并于2023年2月与投资机构黑蚁资本联合投资了量贩零食企业“赵一鸣零食”,后者已开出1600+家门店;而成立于2021年的零食有鸣,更是在2年内完成6轮融资,拥有1500+家门店......作为量贩零食赛道中唯一的上市公司,半路出家的万辰集团通过不断收购整合强势入局。2022年8月,万成集团设立南京万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并出资901.64万元购买了“陆小馋”品牌,正式进入量贩零售行业。随后又如法炮制,通过合资成立公司,先后收购了区域性量贩零食品牌“好想来”“来优品”和“吖嘀吖嘀”。而在此之前,万辰集团主要从事鲜品食用菌的研发、工厂化培育与销售,2021年4月19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转型之后,万辰集团的主营业务已逐步从食用菌类向量贩零食转移。根据其2023年上半年财报,主营收入中,量贩食品营收约19.49亿元,占比为87.91%;食用菌贡献营收2.679亿元,占比12.09%。9月12日,万辰集团正式宣布将旗下的来优品、好想来、吖嘀吖嘀、陆小馋正式合并,统一使用“好想来品牌零食”作为新品牌。随后,万辰生物公告,为更全面体现公司产业布局及公司实际情况,正式将证券简称由“万辰生物”改为“万辰集团”。目前,万辰集团旗下门店总数突破3300+,分布于安徽省、河南省、江西省、山东省、江苏省、河北省、重庆市及福建省等多个地区。处于量贩零食赛道头部,超过零食很忙的3000+门店,成为量贩零食赛道门店数量最多的品牌。其中,「好想来」在全国62个城市拥有约1700+门店;「来优品」在全国68个城市拥有约1000+门店;「吖嘀吖嘀」门店数400+;「陆小馋」门店数230+。根据窄门餐眼数据,截至目前,老婆大人共有538家门店,主要分布在浙江省内。此次对“老婆大人”的收购,也意味着万辰在华东的布局更进一步。收购完成后,万辰集团旗下拥有的量贩零售门店将突破3800家。03零食赛道卷疯了据联商网不完全统计,目前量贩零食品牌之间的差距并不大,且多数为区域品牌,并未实现全国布局。各个品牌之间仍在持续较劲。有机构统计,截至今年3月,全国开店20家以上的量贩零食品牌就有超过40个,门店总数接近1.5万家。根据预测,未来全国量贩零食门店有可能达到8万家,甚至突破10万家。截至今年8月,连锁门店数量超过千家的量贩零食品牌,就有零食很忙、零食优选、爱零食,赵一鸣,零食有鸣,好想来,糖巢零食等。它们共同组成了量贩零食业态中阶段性的头部玩家。为巩固优势,它们正不断招兵买马,进一步深化全国化布局。其中,零食很忙战略投资恰货铺子数千万元;同一天,同为成立于长沙的量贩零食品牌爱零食宣布,控股成都本地零食品牌“恐龙和泰迪”和贵州零食品牌胡卫红;零食很忙则投资了河南王否否和陕西喜喜,零食有鸣同样整合了渝太太零食。随着市场格局的持续变化,量贩零食赛道的竞争将更加激烈。-End-欢迎关注联商网【视频号】
2023年10月11日
其他

高管集体辞职,知名女装转型

出品/联商网撰文/小酒继贵人鸟后,又一服装上市公司强势转型。近日,日播时尚公司的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提出书面辞职报告。而就在前不久,日播时尚的董监高人员发生较大调整,包括董事长王卫东、监事会主席孙进等7位公司高层集体提出辞职。在人事变动一周前,日播时尚实际控制人已发生变更,由王卫东、曲江亭夫妇变更为梁丰,控股股东也由王卫东控制的日播控股变更为梁丰。而梁丰正是锦源晟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梁丰不仅是锦源晟的董事长,还是锂电负极材料龙头璞泰来的创始人及实控人。这也意味着,若锦源晟借“壳”上市成功,梁丰即将成为手握两家锂电材料上市公司。从服装跨界到新能源,这场八杆子打不着的转型实际上早有预示。2023年半年报显示,日播时尚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52亿元,同比增长8.46%;归母净利润524.91万元,同比增长46.6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128.70万元,同比下降74.26%。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至2022年,该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32亿元、11.14亿元、8.23亿元、10.25亿元和9.52亿元,各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36.43万元、881.31万元、-4752.21万元、8123.44万元和1657.25万元。从2018年开始,日播时尚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整体呈下滑趋势。图源/日播时尚财报另一方面,库存危机一直以来是困扰服装行业的噩梦,有时甚至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2022年4月,“中国女装第一股”拉夏贝尔正式宣布从A股退市,库存承压正是将其拉入泥潭的原因之一。发展前期,拉夏贝尔快速扩张,出现了大量新品牌、大量门店以及大量库存积压。伴随着经营能力的变差,库存最先出现问题。2018年,拉夏贝尔存货高达25.34亿,占同期总资产的30%,占流动资产比例为47.93%。而日播时尚也遇到了这一难题。据日播时尚2022年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存货3.7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达29.5%,较去年同期增长41.88%。针对存货的增加,日播时尚在财报中解释为“销量下降”。根据财报数据可见,2017年至2022年,日播时尚的存货周转天数为208天、260天、255天、262天、203天、271天。对于容易受潮流和季节变化影响的服装品牌来说,这个存货周转天数并不“安全”。除此之外,日播时尚在近几年财报中多次提到的“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服装零售行业整体较为低迷”、“短视频直播对于线下终端销售的冲击”等也揭露出其所面临的困境。公开资料显示,“播
2023年10月9日
其他

花西子戳破了国货美妆的“泡沫”

来源/联商网撰文/小酒花西子刚刚经历了创立以来最大的舆论风波。受李佳琦言论事件影响,网友们将花西子从里到外扒了个底朝天,从“花西子到底贵不贵”,到“李佳琦佣金比例达八成”,再到“花西子研发工厂在日本”,再到“花西子20%以上营收来自李佳琦”……花西子被迫一键开启回应回应再回应模式。9月20日,“花西子公关部或集体辞职”登上热搜,这场已经延续了10天的舆论危机又被添了一把火,也让沉默了9天的花西子发布的致歉信显得既不真诚,又不可信。9月26日,花西子选用发疯文学进行公关,结果再度翻车。一花落,万物生。伴随着花西子的“翻车”,不少国货狂蹭热度,迎来了泼天富贵。然而热闹背后,当一切回归平静,国货美妆从这件事中又有哪些启迪和思考?01花西子到底冤不冤?面对消费者对于价格源源不断的质疑,花西子在接受《联商网》采访时回应“并没有涨价”,强调“目前花西子店内在售的眉笔只有两款,两者配方不同,工艺不同,成本不同,所以定价有差异,但是两款产品均从未涨价。”同时还介绍,“花西子做产品一直坚持创新研发、不惜成本的原则。以花西子眉粉笔为例,花西子投入了大量的研发成本突破配方工艺限制,希望能研发出一款兼具眉笔+眉粉优点的突破性产品。产品经历了八次迭代升级,在打样实验近200次、经1000+人次用户测评筛选后,最终锁定了70%粉占比的突破型配方,突破了市面上自动眉笔粉占比极限是50%的平均水平。”按照花西子“从未涨价”的说法,在技术不断迭代、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客观情况下,花西子依旧没有涨价,69元和89元的价格显得非常良心。然而,花西子的回应与事发后消费者晒出的购买记录却“有所出入”。在微博“花西子眉笔涨价”词条下,根据某消费者晒出的购买记录所示,此前该款眉笔的价格为59元。此外,使用淘宝购物车查价功能发现,该款眉笔在90天内价格走势出现上涨。90天前为74.17元。注:左为某消费者在微博晒出的消费记录;右为花西子眉粉笔淘宝购物车价格走势图,保存于9月15日。据Sandalwood电商监测数据,2019年上半年,花西子线上客单价为111.6元,到今年上半年客单价已经涨到166元,近五年涨幅达到48.75%。除此之外,花西子眉笔价格高于国际大牌也让不少消费者质疑其“德不配位”。眉笔代工厂广州笔匠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眉笔成本没有多高,零售价在百元以内的眉笔成本价甚至10元以下都能拿下。正常普通塑料材质的没有替换芯的成本价基本在4元左右”。另一眉笔代工厂也给出了类似意见,负责人老杨表示,“像花西子同款,材质方面和花西子做成一样的,价格大概在4.8元/支左右。如果想要添加一些其他成分,譬如花西子眉笔中宣传的何首乌精华、螺子黛眉料等,价格相对会高一点,但也不会太高”。对此,爱茉莉太平洋中国总经理于剑表达了他的看法,“第一,产品定价很复杂,原料成本只是其中之一,相比日用快消品,时尚产品尤其是奢饰品,原料成本反而占比不大;第二,涨价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不能单纯用成本来解释;第三,时尚行业的产品成本量化很难,打造一个品牌的成本不单单只是原料,还要求素质更高的员工,更好的办公场所,更好的销售位置,而且很多成本是隐形的,比如更多的广告宣传支出等等,所以打造品牌的过程成本非常高。”02国货为什么沦落到按克计价?事件刚发生时,有网友晒出一张眉笔价格对比图,图中可见,花西子平均每g价格高达985.71元,远远高于植村秀、YSL、BOBIBROWN等国际大牌,与此同时,不少消费者还表示花西子近年来在不断涨价,紧接着,“花西子眉笔每克比黄金贵”彻底引爆整个舆论。图源/网络对此,于剑表示,“化妆品不能单纯比较原料成本,好比某品牌包,你不能拿一千元的包和十万元的包比较原料成本,而忽略了附加价值,这样没有意义。”如于剑所言,既然化妆品的成本不仅仅局限于原料成本,为什么国人总是喜欢用成本来比较?于剑认为这种现象和国人消费理念有关,“我们的消费理念还停留在‘物有所值’这个层面,这个‘值’,往往考虑的是原料成本,没有考虑背后打造品牌花费的巨大成本。往深处说,有些企业也想花费重金去打造品牌,但又关心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这也是目前国货塑造品牌面临的困境。”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彩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指出,目前国货彩妆主要凭借“大牌平替”、“白菜价”、“效果不输大牌”等品牌定位,与国际品牌展开错位竞争来抢占市场份额。该报告一语中的,直白说出“被比较”的其中一个可能。在被国际美妆品牌占据主要市场的情况下,国货美妆以低价平替为突破口,自然就会被迫陷入比价怪圈。当价格失去优势时,国货美妆就会面临困境。在某业内人士看来,换个角度看,被比较是进步过程中的必经之事。长久以来,欧美市场把控着“美和高端的定义”,因此在日本、韩国相继推出高端化妆品时,受到来自欧美市场的国际同行的轻视,甚至还有来自本国消费者的质疑。但几十年过去,日韩市场已经逐渐有了自己的代表性高端品牌,当下的中国美妆市场就是以前的日韩市场。03高溢价需要高品质不难看出,国货被如此挑剔的关键在于产品力的缺失。2022年3月4日,花西子在杭州总部宣布建构东方美妆研发体系的5年规划,并请来了专注化妆品研发30多年,享有“中国化妆品研发第一人”之称的李慧良担任首席科学家。同时宣布,未来5年,花西子将投入10亿元,在多个产品创新、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展开布局,打造一个门类完善、技术先进的东方美妆研发体系。目前,“5年规划”已过一年半,根据企查查可见,花西子所属的浙江宜格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在这期间共新增20个专利信息,其中,今年仅有3个。总体来看,花西子162个专利信息中,外观设计79个,占比48.77%,将近一半。在联商网顾问厉玲看来,高营销是国货美妆品牌的通病。营销成本水涨船高,最终导致一些品牌价格昂贵,涨价也成了顺其自然的事。早在今年2月,李佳琦就曾在直播间给网友“打过预防针”:“国货也要涨价了,现在每个品牌来开会,都说‘我们要涨价了’。”此外,厉玲还指出当下美妆市场所面临的困境,即欧美大牌美妆由于发展历史、科技沉淀、文化认同等优势,在其他国家的美妆市场中表现非常强势,把控抢占高端市场,只剩下中低端市场供本土品牌发挥。因此,年轻品牌选择以收入低、喜好变化快的年轻人为主要客群,研发更适合少男少女的美妆品牌,同时能够避开一线品牌的直接冲击。在中低端美妆领域,日韩一直以来实力强劲,近几年,中国的美妆品牌也慢慢崛起。此外,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市场现状,中国美妆品牌有着消费人群多的优势。某业内人士则认为,我国是有条件做高端品牌的。若要缩小与国际品牌的差距,实现突围,需要持续深造科技、持续努力进行品牌建设。关于国货美妆品牌建设,厉玲也提出了三个关键点,一是质量过关,二是营销手段不能太急,三是要有长期战斗的准备。她坦言,国货美妆品牌的淘汰率很高,能做三五年的很少,像毛戈平这样做20多年的就更少了。写在最后正如厉玲所言,零售不是做一天的事情。对于卷之又卷的美妆赛道更是如此。《FBeauty未来迹》统计公开信息发现,今年一年多里,共有13个彩妆品牌宣布关停或退出中国市场。就在上个月,国产彩妆品牌卡乐说Colorpedia也官宣闭店清仓,引发业界关于中小彩妆品牌困境和整体彩妆消费的关注和担忧。新锐彩妆接连退场,同时资本市场也在退温。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9月中下旬,2023年我国国货彩妆相关品牌产品已完成2起融资,与近五年内融资频次最高的2021年(累计完成13起,披露融资总额超10亿元)相比,相去甚远。对于国货美妆来说,任重而道远。-End-欢迎关注联商网【视频号】
2023年10月3日
其他

揭秘盒马首个高端超市Premier

出品/联商网作者/陈新生“与其说盒马Premier是超市,不如说它是生活方式集合店。”9月26日,在盒马Premier门店开业前一天,盒马Premier总设计师胡靓表示。8年多来,盒马先后尝试了盒马鲜生标准店、盒马X会员店、盒马邻里、前置仓模式盒马小站、靠近社区的盒马菜市、盒小马、选址多在近郊的盒马MINI、主打下沉市场的盒马生鲜奥莱店、购物广场式的盒马里等10余种业态。部分业态在试错调整后,最终形成了“盒马鲜生”“盒马X会员店”“盒马奥莱”三大主力业态。胡靓认为,盒马以往在业态上进行了不少专业性、垂直性和小品类方面的探索。这家开在上海长宁区龙之梦城市生活中心的6000多㎡的门店,也成为了盒马展示“商品力”的最新秀场。而盒马Premier的目标是,以线上便捷性为基础,大力提升消费者的线下体验。01基于鲜生业态进行全新升级在2022盒马新零供大会上,盒马CEO侯毅认为,商品力是今天零售业唯一的核心竞争能力。商品力体现在两方面,以品质升级为导向,基于消费者洞察的差异化商品;以价格优势为导向,基于供应链重构的基础商品。这可以概括为“向上走”和“向下走”策略:向上走,盒马鲜生+盒马云超、盒马X会员店为主,以差异化为导向,基于消费者洞察将所有商品重做一遍;向下走,依托盒马奥莱和盒马邻里,通过供应链重构,把商品价格打到大卖场的一半。而盒马Premier则是盒马探索“向上走”的最新力作。盒马上海区营运负责人葛冬生表示,黑标店其实是基于鲜生业态做的全新升级,也是盒马目前最高商品力和服务力的集中体现,满足顾客即时达需求。《联商网》了解到,与传统的精品超市不同,盒马Premier不仅有丰富的进口商品,也依托自有的商品研发实力,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做各种商品,迎合本土消费者的需求。“我们既有一半以上的进口商品丰富顾客选择,也有大量基于中国口味开发的特色商品。”胡靓称。比如,盒马Premier店上架了“上海老弄堂”系列预制面点,像许多“上海土著”小时候吃过的老虎爪爪、糖糕等,都被重新制作还原,茉莉花味道熟醉虾蟹等也是首次上新。据悉,盒马Premier店独有商品占比约40%,商品主要覆盖尖货、好货和国际头部商品等。而水果区、烘焙区、大师制作区等特色服务也区别于以往门店,进行单独呈现。法国高端伴手礼品牌Miss
2023年9月28日
其他

不光“宰鸡”,老乡鸡还想做茶咖

来源/联商网撰文/小索头图/小红书用户我从不吃饱中式快餐品牌老乡鸡再次展现了其进军饮料界的决心。近日,老乡鸡开出了一家“老乡茶咖”,进一步试水咖啡和茶饮业态,该店位于其总部所在地安徽合肥的骆岗中央公园门店内,以“店中店”的形式经营。知情人士向《联商网》透露,该项目由老乡鸡创始人束从轩的儿子束小龙筹备推出,早在两三年前就已经开始在试水。图片来源:小红书用户小王炖鱼汤官方小程序显示,“老乡茶咖”提供19种SKU,涵盖纯茶、奶茶、咖啡及搭配茶咖的烧饼小吃品类,单价在10~20元。茶饮产品包括鲜牛乳茶、雪顶茶等;咖啡类产品包括美式、拿铁等;部分单品只能制作冷饮,定价从10~18元不等,使用品牌超级会员可以打88折,一杯美式最低至8.8元。据天眼查App显示,“老乡茶咖”暂未进行商标注册。此前,老乡鸡曾多次试水茶饮赛道。今年8月,老乡鸡就推出了“生椰拿铁+油条”的8元早餐套餐,集中覆盖安徽市场。2022年6月,老乡鸡推出鸡笼香柠檬茶、芭乐绿茶及清新生椰乳3款现制茶饮产品,产品容量均为330ml,售价为5~7元。目前老乡鸡的菜单上仍有“现制饮料”类目,并对产品进行迭代,仅保留了鸡笼香柠檬茶,其余两款果茶已更新为桃子毛峰和西瓜生椰,维持着同样的SKU数量及价格区间,并覆盖老乡鸡多地门店。2020年末,老乡鸡还进行过“快餐+下午茶+酒吧”模式的探索,正餐时间售卖快餐,下午推出奶茶,晚上则变身酒吧。这一形式仅在深圳首店开设,下午茶餐品为酸奶、奶茶、冰淇淋等,同时设有酒吧吧台,晚间则提供数十款啤酒和现做鸡尾酒。小程序菜单显示,当前该门店提供“传统手工热茶”、威士忌系列、蔬菜拼盘等产品,共36个SKU;此前下午茶时段的酸奶、奶茶、冰淇淋等产品已无踪迹。多次入局茶饮、咖啡两大热门赛道,可以看出老乡鸡背后的焦虑。8月28日,老乡鸡折戟IPO。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显示,安徽老乡鸡餐饮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老乡鸡”)主板IPO审核状态已“终止”。终止审核的原因是公司及其保荐人国元证券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招股书显示,截止2022年6月30日,老乡鸡拥有997家直营门店、102家加盟门店,合计1099家门店。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老乡鸡的营收分别为28.592亿元、34.539亿元、43.927亿元和20.11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92亿元、1.052亿元、1.348亿元和7611.69万元。虽然营收仍在增长,但净利受疫情波动明显,老乡鸡急需寻求增量。茶饮、咖啡等饮品正是高毛利业态,可以提高餐厅坪效;且茶饮作为凑单、满减神器,既可以丰富产品组合,又可以有效拉升客单价、增加营收。以老乡鸡千余家门店为基础,如果可以跑通,将成为老乡鸡的增长利器。而此次试水能否收获成效,仍需等待时间和市场的检验。-End-欢迎关注联商网【视频号】
2023年9月27日
其他

昔日“鞋王”改行卖粮

来源/联商网撰文/小酒昔日“鞋王”要改行了。9月22日,贵人鸟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拟优化调整公司经营业务,以粮食业务作为公司未来主要经营发展方向,优先、重点做大做强粮食业务,并逐步退出运动鞋服业务。公告称,鉴于运动鞋服业务自司法重整以来收入下降、持续亏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将对运动鞋服业务进行优化调整,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通过包括但不限于授权许可、出售、租赁等方式进行“贵人鸟”“Prince”等品牌资产和其他各项运动鞋服相关资产的处置,并逐步退出运动鞋服业务。未来,公司将以粮食业务作为公司主要经营发展方向,协调公司各项资源和力量,优先、重点做大做强粮食业务。此外,公司将继续稳健经营招商及代运营业务。从此之后,贵人鸟将正式退出运动鞋服业务。01贵人鸟的发家史1987年,贵人鸟诞生于福建晋江,这座县级小城市先后孕育了安踏、特步、361°、贵人鸟、鸿星尔克等运动品牌。创立之后,在产品端,贵人鸟致力于打造优雅时尚运动第一品牌,同时兼顾性价比,主攻下沉市场;在营销端,以时尚明星与体育公关营销为突破口,为贵人鸟赢得了广泛品牌声量。产品和营销策略的双管齐下让贵人鸟很快就在运动鞋服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一路高歌猛进,2014年在上交所成功上市,成为“A股运动品牌第一股”。公开资料显示,上市一年后,贵人鸟市值曾一度突破400亿,业绩巅峰期门店数量超过5000家,每年营收破20亿。拐点出现在2018年。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贵人鸟业绩不断下滑,在2018年迎来上市后的首次亏损。据贵人鸟财报显示,2018年,贵人鸟实现营收28.12亿元,同比下降13.52%,亏损6.86亿元,同比下降536.01%。而在2018年年度报告中,贵人鸟坦言“2018年是公司发展史上最备受考验的一年”、“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贵人鸟自主品牌销售收入下降。”2019年,贵人鸟经营状况未有实质改善,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0.96亿。2021年,贵人鸟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重组之后,贵人鸟尝试跨界传统消费领域,寻找新的盈利增长渠道。同年7月,公司以自有资金设立了全资子公司上海米程莱贸易有限公司,主营粮食批发贸易业务。截至2021年12月31日,米程莱实现营业收入24562.7万元,实现净利润1066.94万元。但贵人鸟所实行的“运动鞋服+粮食贸易”的双主业经营模式并不顺利。8月24日,贵人鸟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收7.15亿元,同比增长9.73%,亏损1814.46万元,亏损扩大。截至9月26日收盘,贵人鸟最新市值30.17亿元,较巅峰期市值跌去了九成。02为什么不卖鞋跑去卖粮了靠鞋服发家,如今却抛弃鞋服主攻卖粮,回顾贵人鸟鞋服的发展史,还是让人唏嘘不已。至于原因,回顾贵人鸟历年财报,可从中窥得一二。1.运动鞋服收入下滑、持续亏损《联商网》统计了贵人鸟2017年至2022年鞋服业务的营业收入及成本,从中可见,自2018年以来,鞋服业务营业收入连年下降,与此同时,贵人鸟对于鞋服业务的成本付出也在不断下降。显而易见,对于贵人鸟来说,鞋服业务已经成为它再度起飞的拖累。反观粮食贸易,在运营第二年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333.83%。除此之外,根据贵人鸟8月24日发布的2023年半年度报告可知,粮食贸易正逐渐成为公司营收主要来源。2023年上半年粮食贸易实现营收3.42亿,同比增长43.51%,运动鞋服实现营收2.31亿,同比下降19.51%。一降一增,孰轻孰重,是个简单的选择题。图源/微博@贵人鸟2.经销商模式顽疾难除诚然,两年的营收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除了营收业绩下滑,贵人鸟的鞋服业务本身也存在一些顽固的问题。翻阅财报可见,自2018年以来,贵人鸟走向巅峰的扩张利器“经销商批发销售模式”弊端渐显,转变为制约贵人鸟发展的隐形枷锁。传统的经销商模式中,供应商将产品卖给经销商,经销商再卖给批发商,批发商再卖给零售商,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这种模式看起来正常,但实际上存在很多问题。环节纷杂导致人力、物流、资源、管理等成本的增加;拉大供应商与消费者的距离,缺乏对市场发展的整体把控;政策的施行很难把控,严重的话公司甚至寸步难行。2018年贵人鸟曾面临政策施行难题,因贵人鸟品牌终端店铺原本大部分均为经销商自主经营,经销商在当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尤为突出,部分经销商自身资金使用率降低,小店、无活力、无盈利店铺持续关闭整改,而大店建设因资金使用率下降未能及时完成,导致品牌一直执行的大店精店替换小店策略未能及时落地,贵人鸟品牌终端店铺数量有所缩减。尽管已经意识到问题存在,附着于经销商模式成长起来的贵人鸟对于经销商模式也只能是修修补补,尽可能降低依赖风险。3.市场竞争激烈根据欧睿数据统计,2021年,中国运动鞋服市场份额前五分别是:耐克中国、安踏、阿迪达斯中国、李宁与斯凯奇中国,份额分别为25.2%、16.2%、14.8%、8.2%与6.6%,合计占比超70%,并且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贵人鸟表示,根据上述市场份额数据以及安踏、李宁公布的营业收入推算,2021年,公司“贵人鸟”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为0.28%-0.31%。图源/微博@贵人鸟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贵人鸟破产重组,黑龙江泰富金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富金谷)成为公司的新控股股东,后者主营大米销售、粮食贸易等。重整完成后,贵人鸟依托于泰富金谷在粮食贸易行业的资源,正式开启跨界“卖粮”之路。写在最后对于贵人鸟来说,无论从鞋服业务本身的发展模式、市场前景来看,还是从集团整体发展来看,砍掉鞋服业务都是综合考虑下的慎重决定。在贵人鸟成为一代“鞋王”的发家史中,鞋服业务贡献出了绝对力量,如今在综合考量之下及时止损,更换赛道,前路迷茫,但这份壮士断腕的勇气值得钦佩。欢迎添加作者微信沟通交流⬆️⬆️欢迎关注联商网【视频号】-End-
2023年9月26日
其他

开放加盟,便利蜂最后一搏

出品/联商网撰文/小索便利店新物种「便利蜂」放下了对直营的执念。日前,主打直营的便利蜂发布了“便利蜂伙伴共赢计划”,首次向外部加盟商开放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四个城市在内的近2000家店铺资源。
2023年9月23日
其他

沃尔玛中国换女帅后

中国零售门户网站联商网出品,全面关注新零售、新业态、新门店。
2020年5月7日
其他

到家业务大行其道,模式选对很重要

出品/联商网文/木鱼图/联商图库一场疫情让实体零售行业多年的争论——“到底要不要到家服务”,彻底达成共识。面对疫情期间暴涨的线上订单,生鲜超市经营者们乐的合不拢嘴,而没有搭建到家体系的管理者们则后悔不已,表示疫情后第一件工作就是要搭建好线上平台。不过,新的争论又产生了。那就是,实体零售在搭建线上渠道开展到家业务,到底是选择自营还是借助其他O2O平台呢?坚持自营的认为,自营线上平台,商品、数据、团队等一切都是自己的,自己可以掌控命运。而且,他们认为疫情让消费者重新得到了“教育”,今后推广自营APP将会更容易。不过,坚持第三方的却认为,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第三方平台的流量、技术、履约能力等都是现成的,快速搭建,短期就可以见到成效了。这两个观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有道理,但是从如今的局面来看,自营和三方齐头并进可能是性价比最高的方式。原因有两点:1.
2020年4月28日
其他

联商网发布《新冠肺炎对零售业影响分析报告》

根据WHO在2003年8月发布数据,从2002年11月发现第一例非典型肺炎患者到2003年7月发现最后一例,全球共有8422例SARS患者,这意味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性大大超过了SARS。
2020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