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人Plus

其他

青岛公布的疫情数据,打脸了多少无症状爱好者?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疫情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议题,也是影响全中国人生命健康的最大不确定因素。那么,每天感染的数字究竟是什么多少?有多少是无症状,多少是重症,又有多少是死亡病例?清楚这些,对我们很重要。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23日全国新增确诊4128例。这个数字百分之百是不准确的。咱们都不需要去一个一个统计,就问问你身边认识的人,看看有多少阳了的。随便问几个人,你就知道这数字肯定有水分了。但这也不是卫健委在造假,因为现在取消了大规模的核酸检测,没有检测,就没有数据上报,而且,成为确诊病例的条件,还需要配合肺部ct。很多人在家里,肯定用抗原一测,看到两道杠就知道自己阳了,然后居家隔离,居家治疗。如果他不说,可能直到他康复,国家都不知道他是阳了还是阴了。这一块的数据当然统计不上去了。那么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呢?怎么必须得弄清楚啊。因为有了真实的感染数据,我们才能明白现在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据青岛日报报道,12月23日青岛市卫生健康委主任薄涛介绍:当前青岛的新冠感染发病高峰期还未到来,正处于高峰来临前的快速传播阶段。按照监测数据推测,青岛目前每日新增感染量为49万人-53万人,明后天会在此基础上以10%增速增加。目前青岛已建立并完善分级分类诊疗体系,构筑了医疗救治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社区诊疗点、发热诊室和医院发热门诊。第二道防线为二级以上医院普通病床,定点医院和三级医院分院(原压定点医院)病床。第三道防线为重症病床。青岛目前有2309张重症病床,匹配了1万2千名重症医护人员,现在有普通的救护车307辆,负压救护车137辆,车组人员配备齐全。2022年,青岛常住人口是1025万人,每天感染50万人。按照青岛的人口密度和分布去推算,全国一天的感染人数应该是3700万人。再结合百度疫情搜索的峰值指数,我们可以粗略的估计,全国已经感染了超过2.5亿人,感染率超过18%。在这轮疫情开始之前,国家疾控中心首席专家吴尊友曾经表示,根据美国、香港等地的数据参数推断,今冬疫情感染率在10%—30%左右,而病死率估计在0.09%—0.16%之间。按照这个数据,我们取一个中间值,那就是0.125%。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病死率0.125%看似不起眼,可是如果乘以巨大的人口基数。那么,这个数字就意味着中国一天疫情死亡人数是4万6千人。而如果这个数字模型准确的话,那么截止现在,北京这轮疫情的死亡人数已经累计超过了10万人。可怕吗?很可怕。一开始拿到这些数据的时候,我也吃了一惊。但平静下来仔细想想,这些数据应该是真实的。最近这段时间,我因为工作的关系需要上百度查资料,左边是搜索框,右边就是百度热搜榜。热搜榜上,每天都会有新的讣告出现。我把一些影响力大的列举出来给大家看看。原国家体委副主任刘吉,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19日14时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85岁。12月20日,刘晓庆发文透露电影摄影师罗丹于12月19日在北京去世,享年83岁。罗丹是著名电影艺术家罗静予和黎莉莉夫妇的儿子,其妻是开国元帅叶剑英的女儿叶向真。“福娃”主创者,清华大学吴冠英教授因病于12月20日上午辞世,享年
2022年12月25日
其他

19岁少年紧急入院,多位医生预警:新冠这个并发症,所有人都要小心!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1各地感染高峰,基本已经来临。大家可能已经发现,即便是阳了,每个人的症状也各不相同。有人烧过两天,就生龙活虎;有人则是持续5、6天的发热不退;也有人没有发烧,只有咳嗽和浑身酸痛。最近,看到了中山大学一位心血管医生的视频。我想有一个症状,值得我们所有人重视。一个19岁的年轻人,一周前发的烧。经过一周的治疗,烧退了,其他症状也明显减轻。(图片来源:心血管赵宏伟医生)然而,就在此时,他出现了胸闷气短的现象。到了医院一查,才发现是得了急性的心肌炎。在网上浏览一下,其实有不少和这个少年相同情况的阳性患者。也有多位医生发出了预警。从国外之前的数据来看,因新冠引起心肌炎的概率,大概是千分之1.46。并不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但是我国这次感染的人口基数太大,患者也自然增多。而除此之外,最近也有不少人晒出了自己的就医记录。表示自己阳了之后,肺部发生了感染。虽然奥密克戎现在主要还是上呼吸道感染,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仍会存在肺炎发生的情况。不管是心肌炎,还是肺炎,都在警示我们。新冠,真的不是感冒。我们要足够重视,足够认真,每一个环节都细致入微,才能平稳过关。2那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上面的两种病症呢?我总结了几位临床医生的观点,大家可以作为借鉴。首先说心肌炎,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情况作为判断。一是心动过速。尽管发烧的时候,出现心跳变快是正常现象。但如果烧退了,心跳的速率仍然没有变缓。甚至每分钟频率超过120次,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心慌得很频繁。总感觉到心脏在乱跳,或者是偷停。而在感染之前,并没有此类情况,就要考虑心肌炎的可能。三是频繁头晕,眼睛发黑,甚至摔倒。最后一个就是频繁出现胸闷气短。晚上不能平卧,一躺下就憋气,活动活动就气短。就需要尽快就医了。再说肺炎。判断标准主要是两个,一个是持续性的高热不退。或者是反反复复地退下来又升上去,持续4、5天。(图片来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治医师李瑛)第二是呼吸困难,胸闷气短,也要及时就医。尤其要让家里的老年人和基础病患者看看,让他们特别注意。3这两天,在网上看到一句话。“哪怕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只有当这一刻真正来临,才明白新冠到底意味着什么。”无论是这些之前没有预料到的,陆续增加的肺炎、心肌炎患者。还是各地医院逐渐爆满的情况。或者是接二连三的讣告。都让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以前真的低估新冠了。于是,我看到网上开始出现了一些声音。他们指责那些支持放开的人。他们埋怨共存派没有想到这些放开的代价。但我想,此刻,我们最不应该的,就是相互指责。每个人心里都清楚,选择放开,是我们已经走到了不得不放开的阶段。我们不能再忍受动不动封控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影响。不能眼看着一个个因为封控而导致的悲剧;不能接受可能会好几个月没有收入的恐惧;不能让旅游业等行业再受到致命性的打击。这三年,所有人的经济和心理都到了极限。我看也有人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等到医疗系统不会挤兑的时候再放开?为什么不能等到每个人都有药的时候再放开?为什么不能等到一切准备都周全了再放开?但其实在我看来,一切都做好准备,就是一个伪命题。美国每万人拥有的icu床位是中国的8倍,依旧出现了医疗挤兑。即便是刚刚放开的时候,我们的防疫措施仍然是全球最严格的。可看北京、保定、广州这几个地方的疫情,病毒的传播速率已经超乎所有人想象。还是那句话,国家控制得了资源、政策,控制不了人心。谁也预想不到,有些人对感染高峰的出现会有如此恐惧,争先恐后往医院跑。谁也预想不到,疫情还没来,药店的药就能被囤药党抢光。防疫这件事,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万全。任何政策,任何选择,都有相应的代价。要封控,就要选择舍弃部分正常生活。要放开,就要接受必须面临的牺牲。这个时候,你去嘲笑那些想要放开的同胞,只会寒了大家的心。4当然,我们认可放开,并不代表就应该无视那些普通人的牺牲。有些人因为新冠失去了家人、朋友。你不能说你倒霉你摊上了,不能不让别人哭。即便死亡率很低,但那万分之一千分之一,压到一个普通的家庭身上。就是生命不可承受之痛。作为看客,我们只是比他们幸运一点,却也更应该保持尊重,更加谨慎地发言。不久前,看到一个新闻。一个孩子阳了之后,学习变得特别用功。妈妈笑称“感谢老天眷顾,孩子这是感染了学习株。”原本或许只是这个妈妈自己的一句玩笑调侃,但却被一些人大肆宣传。这种过度娱乐化的行为,让人多少有点不适。在有些人为了亲友的离开而悲愤的时候,在有人因为出现了并发症而痛苦不堪的时候。我们应该更有边界感。在别人的苦难面前,宣扬自己的幸运,是残忍。对于历史,普通人可能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会留下。可没有任何一个普通人,活该成为那个牺牲者。作为同胞,我们不该忘记这些代价,我们应该尊重离去的生命,我们应该怀有敬畏。就算不可避免,也别觉得这些离开是理所当然。最后,还是想说:无论你现在正在经历着什么。阳过还是阳康,或是亲人的离去,请务必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请用力地珍惜每一天还能见到阳光的日子。为家人,也为自己。—THE
2022年12月24日
其他

搞成这个样子,为什么专家们一个愧疚、道歉的都没有?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你要说目前这种局面完全是专家造成的,肯定放大了专家的作用,但是你要说专家们一点责任也没有,恐怕也说不过去。对专家们寄予太多期望和对专家们太失望所犯错误的性质是一样的,都高估了专家在决策中扮演的角色。但不管怎么说,专家的意义还是应该有的,他们毕竟是学有专攻之人,现代科学特别是流行病学的高度专业性和复杂性,都特别需要发挥他们的专业价值,需要他们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大众提供建议。专家之所以能赢得社会尊重,获得社会威望地位,就是他们的专业能力能获得人们信任
2022年12月23日
其他

年仅37岁!辽宁一足球教练感染新冠去世:最需警惕的,是这群人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01前几日,一个壮年男子的去世,让人无限唏嘘。前足球运动员王若吉,因感染新冠去世,年仅37岁。王若吉之前是中甲球员,比《西虹市首富》中,长年混迹于丙级球队的王多鱼高了两档。退役后在沈阳从事足球工作,是一名青训教练。来源:北青体育才37岁,而且有运动员的底子,身体素质肯定超过多数同龄人。但因为基础性疾病恶化,最终医治无效,悄然离开了世界。王若吉的离去,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新冠病毒没有那么可怕,但是也没有感冒那么简单。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王若吉王若吉所得的基础性疾病,已经被证实为糖尿病。我国糖尿病患者大约有1.25亿,与日本总人口相当。成人患病率高达11.9%,相当于每9人中就有一位糖尿病患者。绝大多数人的亲戚群中,都有糖尿病患者。而且,此病呈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由于症状不明显,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得病。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统计,仅有36.5%的人知晓自己患上了糖尿病。而新冠病毒,绝不仅仅只对糖尿病“特殊对待”,有高血压、心脏病、阿尔茨海默症、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全都需要重点防范。更何况,中国还有一个更庞大的群体,那就是多达2.67亿,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02自从疫情放宽之后,许多人就在网上编起了段子,多数认为现在的病毒特别弱。比如“阳后的症状是先发朋友圈”,后遗症则是“把借钱的事忘得一干二净”。青壮年正值身强体壮,确实有傲视病毒的资本,恣意品尝着压抑许久的欢乐,这属于人之常情。但一位网友的微博,打破了轻松的气氛。北大急诊观察室里,全部是阳性的老人,全都用着呼吸机。更可怕的是,一夜之间就有四五位老人去世……图片来源:微博@flbcat正像互联网企业,疯狂讨好年轻人一样,整个世界都在围绕年轻人运转。如今,互联网上你所看到的绝大多数是年轻人的身影,你所能听到的也是年轻人的声音。一位网友的评论很是戳人:“一线城市中产阶级中青年阳了的故事,全网皆知,他们自己手中就有公号、微博、播客,有上千人的朋友圈和很多群聊。我担心的是,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面,小城镇和农村、中下层、老年人的故事,又将是一个个黑洞。”在接下来的疫情中,相比于青壮年,老年人和基础病患者才是真正的震中。奥密克戎病毒虽然很弱,但依然是病毒,绝对不能躺平。上个月29日,日媒公布了疫情和流感的对比数据。同属于黄种人,他们的结论很有参考价值。60岁以上的老人:流感的重症率0.79%、致死率0.55%;新冠的重症率0.14%、致死率0.475%~0.64%。60岁以下:流感的重症率0.03%、致死率0.01%;新冠的重症率0.01%、死亡率0.004%~0.01%。可以看出,新冠与流感的数据非常接近,但都对老人不太友好。相对于年轻人,60岁以上老人的重症率和致死率都更高。虽然拜登早就宣称美国新冠大流行“结束”,但种种迹象表明,新冠疫情正在向老年人倾斜。美国黄石卫生部门官员约翰·费尔顿直言,大流行尚未结束,只是与之前有所不同。当大多数人继续向前时,必须认识到脆弱的老年人仍然遭受着无情伤害。医务人员正为一名老人注射疫苗图片来源:红星新闻费尔顿团队在10月份录得6例死亡病例,全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60、70多岁的各一名,80、90多岁的各两名。美国疾控中心主任萝谢尔·沃伦斯基也强调,现在抗击新冠病毒的工具变多了,但真正的挑战在于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多种慢性病的老年人。至于基础性疾病,同样是不容忽视的风险。由于欧美疫情的共存策略,现在难以找到确切的数据,但我们可以看到早期新冠病毒的统计。图片来源:上观新闻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英国的新冠死亡病例中,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既存疾病,占比接近1/4。然后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压、泌尿系统疾病等。虽然去年的新冠病毒与当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有所不同,但奥密克戎很可能有着弱化但类似的风险,我们必须做好防范。03幸运的是,现在的奥密克戎又变了好几个分支,毒性越来越弱。在近期的广州疫情中,出现了16万多例新冠病毒患者,没有1人死亡,只有4人被诊断为重症,他们本身都患有严重的基础病。这种重症比例,已经微小如蚁。而阻止病毒的最好方法,就是接种疫苗。当前美国老年人确诊后死亡率的提升,与疫苗接种呈正比。此前,他们65至74岁和75岁以上人群,接种两针疫苗比例分别高达98%和96%。但在专门针对奥密克戎的加强针方面严重落后,比例只有22%和25%。其他年龄段同样差别巨大图片来源:健康中国虽然新冠病毒变异太快,疫苗难以预防,但能够显著减少老年人发生重症的几率。而伴随着疫情的放开,我们的防御策略也必须改变。钟南山团队表示:当前预防重心要从预防感染转到预防重症,加强新冠疫苗接种是下一步关键。有基础慢性病的老人也不用忌讳,国内外早就证实了疫苗的安全。同时做好防护,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少聚集。如果一不小心感染,大多数人是无症状及轻症,5~7天就能好转,可以居家隔离观察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奥密克戎的发烧症状很少超过三天,如果超过三天仍然发烧,需要向医生咨询。有基础病的人群,家人更应该重点关注,一旦有什么情况需要立刻送院就医。04除了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还有那些清运垃圾的工作人员,他们通常都是老年人,这是一个无比庞大,又被习惯性忽视的人群。暖心的是,有网友提出了建议:如果家里有人阳了,最好用双层垃圾袋包扎,并且用酒精或消毒液做好消杀。这个小小的举动,将减少很多病毒传染的几率。那些清洁工和拾荒者,普遍年龄较大,买药不太方便,他们将因为一个小小的举动而更加安全。在网友的接力下,大家很快又发现了另一种方法,那就是“鹅颈式封扎法”。把塑料口袋系成天鹅颈的形状,再用封扎带拉紧,可以形成有效密封。人类最可贵的品质,正是面对未知的团结与勇气。只要我们勠力同心,战胜病毒是早晚的事。现在的病毒,既非猛于虎,也非弱如鸡,更像是一只大鹅。当面对一只鹅的时候,并非所有人都有胜算。鹅一旦发起怒来,可以驱倒老人,包括本身患有疾病的人群。我们在认知上,绝不能一味地调侃病毒的弱小。相反,要重视它,戴好口罩备好药物,保持对病毒的敬畏。正像《三体》所写:“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千万别轻视病毒,尤其是一个席卷世界的病毒!保护好我们的家人,尽可能地让他们推迟感染,能晚一天就晚一天。点亮【赞】+【在看】,道阻且长,任重道远,做好防范,共克时艰。参考资料[1]
2022年12月23日
其他

疫情最关键时期,即将到来!当下,这些问题你必须知道…

要不要提前吃药预防?目前没有证据支持药物可以预防新冠感染。所以,提前吃药预防的做法不可取。不止没用,还有可能造成肝肾损伤,得不偿失。08
2022年12月22日
其他

把布洛芬炒到3000一盒后,他们的报应终于来了!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1没想到,放开后最先发生的,不是医疗挤兑,而是用药挤兑。最近,退烧药布洛芬买不到的话题全网刷屏。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不管线上还是线下,都是一药难求。前不久,天津。一些黄牛,利用父母的焦急心理。已经将一瓶儿童用的美林(布洛芬混悬液),卖到了3000元以上的天价。之前,因限购“一人一盒”而走红的某知名连锁药房。也早早地断了货。而在某社交平台上,买不到成人用布洛芬的大人,又将目标对准了美林。甚至陆陆续续地出现了许多成人使用美林的攻略。虽然医生表示,成人用美林也会有一定的退烧效果。但这种行为,无疑让原本就供不应求的儿童退烧药,变得更加紧俏。从道德上说,和小孩抢药,实在让人不齿。看到这,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困惑:为什么布洛芬会这么难买?据媒体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布洛芬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有多大?占全球产能的三分之一。更具体的数据是:中国生产了全球至少50%的布洛芬原料药,与至少40%的对乙原料药。国产企业中,拿到布洛芬注册批文的,就高达500多个。这段时间,布洛芬盒子上所印刷的不同“小人”,被网友编成段子。实际上,就是因为生产厂家太多。从产能上来看,即便是特殊时期,布洛芬应该也不至如此紧俏。可为什么我们就是买不到?2药品紧缺,原因其实主要有两个。一是产能,二是需求。先说产能。布洛芬的生产过程的,其实是这样的。(图片来源:新周刊)上游原药生产商来生产原料药,再给到下游制药厂来制作布洛芬。想要不断药,这两方都必须保证原材料充足。但现在呢?随着需求变大,原药生产商生产压力骤增。即便是现在安排扩产,也需要时间来度过生产周期和物流运输。再加上很多产品,都属于化工原料药,对环保的要求很严格。企业要扩产,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从生产到检验,一般需要5—7天。就算是药物再缺,人们再急,但为了安全,该走的流程也一个都不能省。这才出现了供给不及时的情况。而下游药厂也并不好过。虽然中国产能全球第一,但我们也要明白一个问题。新冠之前,布洛芬在中国一直是不怎么吃香的。尽管人们有时会将它用作镇痛剂,可因为害怕它可能有副作用,所以不会大量购买和使用。这也就导致了部分厂家,出于战略考虑。即便有批文,平时也不会将布洛芬作为生产重点。但根据澎湃新闻报道,最近这段时间,布洛芬的需求量基本是过去一年的量。要求制药厂在两三个月的时间内,临时扩产,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出现一段时间的空档期,也很正常。不难看出,说到底,产能受到影响。根本原因还是需求井喷,供应链没有时间反应。即便是有些企业事先预料到了布洛芬的需求会增加,却也没有想到会猛增到如此体量。11月下旬开始的非理性囤药,最后成了我们现在买不到药的关键因素。曾经有家长晒出过囤的药品。他跑了4家药店,花了1500元,买下了包括布洛芬在内的47盒药。而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其实,随着现在阳性逐渐增多。我们应该意识到,大部分人,是用不了这么多药的。一般来说,发烧会持续3天左右。以布洛芬缓释胶囊为例,它的用药间隔时间,在12小时左右。整个病程下来的,是真用不了几颗。如果有些人前期能保持理智,理性买药。其实现在我们的日子也不至于如此艰难。很多人骂国家、骂药企准备不足。可他们能控制的只是产能。谁又能预知人心?3好在,面对现在的市场乱象,国家已经出手了。大家应该发现了,现在各地都出台了相应的措施来保障药品的供应。首先就是严厉打击那些投机倒把、恶意囤药的人。四川乐山,一家药店将进价4元的布洛芬卖出了56元的高价。被当地市监局立案查处。还有门店,药物涨价超过240%,多地已经发出了告诫书。而天津那些将美林炒到上千元的黄牛,也被公安部门抓获。这样的新闻,只会越来越多。让这些居心不良,发国难财的人付出代价,是我们稳定市场,消除恐慌的第一步。其次,很多城市开始每天向市场投放退烧药。并且考虑到实际需求,将药品进行拆零销售。南京,每日投放200万粒。153家零售药店统一拆零销售,每个顾客限6粒。珠海,自20日起,市内500多家零售药店持续供应退热类药品。按照“定点、限量、拆零、限价”原则,市民凭身份证购买。七天内购买量不超过6粒。这样,不仅能保证大家都能买得上药,还能不浪费医药资源。让那些弱势群体,也能有药可吃。除此之外,山东、长沙等地已经将部分核酸采样屋变更为街头发热诊疗站。来分担市民们的就医需求。而部分药企也表示,在本月下旬至1月初,药品的供应就能恢复正常。虽然我们着急,也有很多抱怨。但也必须认可,一切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时间。在一场战役里,一条防线出现缺口,是很正常的。有时候做不到面面俱到,也不必过于苛责。只要我们有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切就还能向好的方向发展。4昨天看到一个新闻。江苏镇江,一位市民看到很多人防疫药品供应紧张。就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公益互助信息。没想到得到了很多邻居的响应,大家纷纷捐出了多余的药品,设立了“共享药箱”。次日,药箱就被装满了。连一位10岁的小朋友,都特意骑车赶来,送来了10颗布洛芬。在这样的一个艰难的寒冬,看到这样的事情,心里不由得暖洋洋的。其实,像这样的“爱心药箱”,各个城市还有很多。都是居民们,自发设立并捐助的。还有一位父亲,在儿童医院门口免费赠药。而那些因为孩子发烧赶来取药的家长们,竟也自觉地将要一瓶药分摊开来,绝不多拿。我相信,这样的人,才是我们当中的大多数。这三年,我们总是说,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而我们相信这句话的底气,就是因为我们知道。在这种共艰时刻,那些最普通的人都能付出一份善意,将所有的残忍与沉重轻柔托起。最艰难的时候,或许刚刚到来。但我们也不必太过悲观。我们有国托底,有民可依。闯过这道难关,只是时间的问题。本文部分参考资料:“网红”布洛芬,一药难求,新周刊布洛芬为何一药难求,北京商报布洛芬“供不应求”背后:全球最大原料药生产国、多家企业欲扩产,投资者网我国是全球最大原料药生产国,为什么布洛芬仍「供不应求」?药企产能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知乎答主,经济观察报—THE
2022年12月21日
其他

这一次,苏州走到了防疫的最前面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作者:真叫卢俊团队来源:真叫卢俊(zhenjiaolujun0426)文章已获授权我相信,昨天大家的朋友圈都被这个短视频刷屏了,苏州姑苏区的核酸采样亭,改造变身成为了一个个“发热诊疗站”不仅真的有医生在里面为市民看病问诊,看完病之后还可以直接配药,刷医保结账当我们大部分人还在苦恼,布洛芬抢不到,温度计卖断货了,发烧到底要不要去医院的时候那些你在药店和网上抢也抢不到的退烧药,在苏州这个小小的发热门诊站里,医生直接帮你看病,药也给你配好当看到苏州的做法之后,不少网友都纷纷表示赞叹有人把这次苏州的行动称赞为一次教科书级别的抗疫,也有人说苏州就是防疫天花板城市,别人学也学不会其实关于防疫,苏州已经不是第一次上热搜了回顾过往三年,每次在疫情面前的苏州,让人感叹的不仅仅是它的防疫段位有多高而是在这些举措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城市的可靠、人性化和有担当,还有苏州人的乐观、豁达和温暖01被改造的小小核酸亭背后苏州在下怎样的一盘棋你有可能还不知道苏州,早已经把1035家发热诊疗站,开到了一个个社区周边目前,苏州是全国布局社区发热门诊最多的城市,有的一个社区旁边,就有2-3个发热门诊站在苏周到APP上,点开防疫服务菜单里的“我要就诊”便可以看到,有包括互联网医院、发热门诊站、发热诊室、发热门诊、新冠定点医院几种类型可以选择而我们在新闻里看到的核酸亭,就被改造成为了社区里的便民发热诊疗站所以最近这两天在苏州姑苏的部分核酸采样亭,你能看到这样的画面不断有人在一个个核酸亭外排队,但是不是做核酸,而是排队看病买药来看看,苏州用核酸亭改造成为的发热诊疗站,能有多便民被改造的发热诊疗站,根据诊疗的流程分为几种不同功能:从诊室—药房—隔离观察室,全方位配备诊室亭是用来看诊的,旁边的药房亭就可以取药当地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核酸采样亭改造以后,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进行简单的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诊疗,还可以使用医保结算当市民发烧了之后,不用担心医院人多排不上号,也无需焦虑药房药品紧缺,只需要就近前往发热诊疗站即可如果有遇到症状比较严重的居民,就会转诊到上级医院1位居民全程只需要大概10分钟,就能在自己家门口完成发热发烧病情的初步诊疗和配药目前,苏州姑苏区的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热诊疗站,做到了应设尽设,一共31家,深入姑苏区的各个街道随着发热患者人数的成倍增加,未来的发热诊疗站,不仅医疗人员全天候在线,部分点位还会提供24小时的服务这种将核酸亭改造,将发热诊疗站下沉到社区的做法在全国,苏州是第一个敢尝试,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而为什么这么做,也很简单,只需要将核酸亭改造成为简单的医疗室,有几个好处第一,解决市民阳性了之后发烧不敢去医院,担心传染的顾虑,可以就近就医买药第二,也有利于缓解目前各大发热门诊大排长龙,医疗资源挤兑的现象第三,一些闲置废弃的核酸亭没有立马查处,而是赋予新的功能,这些改造后的核酸亭,立马就能解决燃眉之急苏州社区布局的1035个发热诊疗站,即便一个诊疗站只需要2位医疗工作者,也需要2000多个医护人员和志愿者,说进社区就进社区很多人看到的只是核酸亭改造成为了发热诊疗站,而背后是苏州防疫工作的一个完整布局苏州的有些街道,开始在社区设计一个居民互助用药处,和当初的邻里物资互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交通上,有市民需要紧急用车,苏州也提前想好办法,号召21家出租车企业,和60多家网约车平台为市民开辟一个紧急用车通道线下做好这些工作,线上看诊,也有各种配套补充在苏周到APP,会不定期组织发热咨询的专家开直播间,线上开讲缓解市民对于感染的心理压力同时组织多家互联网医院开设新冠专窗,方便市民看病苏州这么做,给周边其他兄弟城市,也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因为苏州,江苏的其他城市,也跟着开始卷起来常州迈出了向居民免费发放抗疫药品的步子,给老人和孩子等弱势群体免费发放防疫包,里面包括退烧药、和自查试纸等无锡也开始改造部分核酸亭作为发热就诊厅,开启便民医疗...可见,苏州在疫情面前,一直以来都坚持以快制快只有如此这般的争分夺秒,才能当好带头大哥成为大家争先学习抄作业的模版,也称为别人口中的防疫天花板城市02在疫情面前这个最强地级市苏州,每一次都是以快制胜还记得2020年,也是疫情刚爆发的第一年在所有人都赶着出城复工的时候苏州是全国首个敢于推迟复工的城市也是全国首个延迟中小学入学时间的城市全国首个推出”惠企十条“为中小企业减负的城市这也可以看出苏州政府对待疫情的态度和魄力之果决,速度是绝对放在第一位的从第一例确诊病例开始,苏州快速完成了整体的防疫机制迅速在紧急情况中找出对策,真正洞察什么才是当下需要做的实事,而不是喊口号而在疫情进入新阶段的2022,苏州速度也再次展现苏州也成为了抢经济、抢订单最快的第一批城市作为最强地级市,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苏州庞大的经济体系里,尤其和日本、欧洲外贸联系紧密早在11月17日-23日,苏州市商务局就组织开展了赴日包机的服务工作成为2020年疫情以来,中国地方政府层面组织的第一个大型经贸团组包机服务这次日本之行,他们拿下了10亿的订单到了12月9日-18日,苏州再出征欧洲,赴法国、德国开展贸易招商洽谈这一次包机,也是2020年疫情以来中国首个赴法国、德国的经贸团组包机从2020年防疫工作开始,到2022年的出国抢订单一次又一次印证了,这就是苏州速度在别人还在苦恼发愁,犹豫不前的时候,该出手时就出手而能够反映如此之迅速正是证明了苏州政府班子搭建的这套的公共服务体系之强大和完善另一个是苏州整个城市一直以来务实的管理精神03接下来,说说这三年除了速度之外在苏州,你能感受到的那些生活细节点滴和人性化关怀说到公共服务的人性化城市,我们往往都会先想到上海但是苏州作为一个地级市,它能够将自己的公共服务水平做到这种程度,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2021年全国地级市财政收入第1,2021年全国城市GDP第6,有着“地表最强地级市”之称的苏州,在隔离伙食这块丰富度也是直接拉满这么丰盛的伙食,换来的是被隔离人员的抱怨:别喂了别喂了,锻炼跟不上长胖了对待自家人,苏州把壕发挥到了极致,担心市民们居家文化娱乐活动匮乏,总价值20w的视频app会员、6000册书籍说送就送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需求,疫情期间的苏州不断证明着自身实力我们回顾这三年,苏州的人性化关怀,最被人称道的地方不仅是对自己人,对所谓“外地人”更是加倍的温暖我们回顾过往看到苏州的做法,比如去年兄弟城市来驰援苏州的时候,苏州自己准备防疫物资等人到了,要安排住宿了,苏州给来驰援的医疗队安排上了最好的豪华酒店:W酒店这酒店可不一般,室内豪华不说,窗外能直接看到金鸡湖。苏州直接把W酒店包圆了,全部给医护人员住比一般的五星级酒店还要高出至少一个档次,平时价格都是2000~3000不等,现在全部安排给防疫人员作为宿舍一句“他们值得”,香格里拉、凯悦、尼盛万丽、W酒店、希尔顿...多高端的酒店都能分分钟安排住得豪华也就算了,苏州还给驰援而来的医护人员们准备了伴手礼每人一套波司登羽绒服,绝不亏待来苏州支援的兄弟城市,这大概就是苏州骨子里的待客之道可见,苏州的暖不只是对自己人,就连对所谓的“外地人”还要加倍的温暖,这大概就是一个最强地级市的自我修养吧04而在去年,一份苏州的流调报告也上了热搜原因是因为一碗好吃的炸酱面,也体现了这座城市人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要问为什么在面对疫情等突发情况苏州人民还可以如此乐观,如此的苦中作乐我认为除了和这座江南水乡城市的宜居气质有关,当然肯定也离不开一直以来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度这一点,我觉得苏州和上海真的很像为什么在这样的城市生活会给人一种安全感,其实背后都是城市强大的公共服务在为群众的生活托底当你知道,无论发生什么在这里你的个人安全、工作、生活都会得到很好的保障并且一次又一次的反复证明过确实如此之后,人们天然的会对一座城市产生信赖感上海是这样的城市,苏州也是如此,并且一直以来都是最后,文章写到这里我也终于懂得为什么人们提到苏州,总会一直会说这句话,苏州是福地能有如此强大的城市公共服务作为后盾,苏州自然也必然会成为一座福地啊—THE
2022年12月20日
其他

2块钱的退烧药火了:昨天,她打了多少发国难财的人的脸!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1昨天,东北制药四个字,突然冲上了热搜。点开之前,以为又是什么哄抬药价的“阴间新闻”,打开后,才知道差一点错怪了她。当感冒药从几块,涨到几十,甚至上百,都一药难求时。当网购退烧药价格离谱翻了8倍,被自动退货时。当某儿童医院门口的黄牛一瓶美林,丧心病狂卖到2500块一瓶时。你敢相信,还有一种退烧药,一粒只要一毛钱,一板20粒,只卖2块钱吗?接下来,不止是我,全国人民都在羡慕辽宁,羡慕东北!东北制药东北大药房,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片,也就是很多人熟悉的扑热息痛片。每人限购2板,每板售价2元。从女子略带哭腔的声音中,听出了掩盖不住的激动,听出了溢于言表的感激。可能她家里正有发烧的老人孩子;可能她已经跑了许多家药店;可能她都做好了空手而归的准备……却在最后的时刻,找到了四块钱40粒的突然的希望。只是这一句“神药啊”,又打了谁的脸呢?有网友称,没有疫情的时候,东北大药房的药,就比其他药房便宜。疫情之下需求激增,乱象滋生。当有人用888块的药品大礼包,包裹自己的一颗肮脏黑心。东北制药用最朴素的包装,正守着疫情下最后的良心。沈阳东北大药房,100多家连锁店的扑热息痛、维C等全部平价卖,不涨一分钱。为了保证市民能在需要的时候买到药,最近都是24小时营业。为了避免有人囤药确保公平,每人都是限购两板。有人趁机赚的盆满钵满,但东北制药这一次获得的,是多少金钱都难以置换的担当与大义。“
2022年12月19日
其他

钟南山最新研判刷屏,一句话划重点:为什么我劝你别学主动感染的张靓颖?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这些天,全民谈“阳”。朋友圈里,有“应阳尽阳”的,也有“将阳未阳”的,还有“囤药等阳”的。有人激情分享,有人默默生病。也有人坐立难安。身边的包围圈越来越小了,感觉下一个就要轮到自己。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像上课时,老师迟迟不点你的名,却不停把目光扫到你身上。昨天还看到张靓颖在微博说,自己因为担心后面感染影响跨年演出,想着趁这阵子有空养病,干脆“早阳早放心”。所以主动去接触了一些阳性感染者。虽然张靓颖很快意识到自己的不妥,删掉了这条发言,并道歉。但还是有粉丝支持她说,早阳早上班。说实话,我很能理解这种焦虑。毕竟现在大家都清楚,大部分人终将感染。很多人自然会觉得,既然跑不掉,最后都得交卷,还不如早早答完题,落得轻松。但,事情,并非表面上这么简单。前天下午,钟南山院士在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上就说了:“现在有种说法「早也阳晚也阳、不如大家一起阳」,这种观念不可取。如果很短时间内大面积感染,会影响正常社会秩序,而且容易导致新的变异株出现。”实际上,其他国家地区的放开经验里,也是把“感染者尽量不要在一个时间段集中爆发”作为关键策略。用他们的话来说,叫“拉平曲线”。不管用的是何种说法,中心意思只有一个:感染可能无法避免,但也要尽量不在波峰感染。说得再通俗直接一点就是: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普通人,还是尽量先苟一段时间。01为什么要苟着,因为第一个原因,大家其实已经看到了:资源挤兑。现在在感染中首当其冲的,都是人流量多、人口密度大的大城市。大城市已经是资源较多的地方了,但还是在冲击下遇到了挤兑。前几天北京疫情发布会上通报:仅12月11日一天,全市发热门诊患者就有2.2万人,是一周前的16倍。120的呼入量也涨至平常的数倍。接线员不够了,急救车不够了,一些急危重症患者更难寻求到帮助了。医护也大面积感染。有个北京三甲医院的医生说,他所在的科室已经有70%的人感染。他自己也阳了,浑身酸痛,但还是不得不坚持上岗。不止医疗资源,挤兑之下,工作生活也很受影响。好多营业场所,好不容易复工了,也因为员工接连感染,到岗率极低而又关停。海淀区,甚至都只能倡议居民参与送外卖。订单需求量大,人力又急剧缩减,实在没办法。一线城市尚且如此,等到了小城市、县城、乡镇出现爆发高峰,局面恐怕更加紧张。但,并不是只有新冠患者需要帮助,还有慢性病、心脏病、胃病、肾病......很多患者在等待治疗。不是只有阳了的人想快点康复,还有停工许久的人们,在等待生活回归正常。有的人就是需要一口水,但挤在水缸前的人多了,ta可能就是喝不到。当然,我说这些绝不是在唱反调,不是在传播什么“放开的代价”。而是想说,既然这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一段阵痛,我们应当尽力,让它来得轻一些、缓一些。在高峰期尽量不要阳,也是减轻整个社会的压力。这是在大的层面。从小的层面来说,也有更现实的原因:药太难买了。坦白讲,目前我没有退烧药,也没有抗原,不是没买,是根本不知道去哪买。后台也有朋友说,家里孩子只是普通感冒,都买不到药。看病挤兑、买药挤兑下,多少人真能像大明星一样,有资源把什么药都准备好了呢?所以,我们普通人当然是能苟着就先苟着,尽量先躲过这一波。最起码,离感染峰值越远,医药资源也就会越充足。至于那些囤够了药的人,就可以有恃无恐,“一阳永逸”吗?我建议你也不要这样做。02钟老确实说过,大部分人一旦感染了奥密克戎,不管有无症状,过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再重复感染。但问题是,这恐怕有一个前提:同一毒株。卡塔尔全国数据显示,奥密克戎感染对奥密克戎BA.4/5再感染保护率有78%。丹麦40万人数据显示,奥密克戎感染对奥密克戎BA.5再感染保护率有92.7%。但BA.5毒株早在今年上半年就出现并流行了。而在奥密克戎不断扩大的变异谱系下,它已经算“落后”了。我们国内现在流行的是BA.5和BF.7毒株,而欧美国家流行的是BQ.1,东南亚国家流行的是XBB。上面两个他国调查数据,都是针对奥密克戎BA.5的。所以基于我们现在的流行毒株,重复感染率确实是不高。但万一更“新”的BQ.1、XBB从国外流行进来,再感染保护率还会有这么高吗?我不是专家,我无法断言这个问题。但奥密克戎变异速度,真的很快。希伯来大学巴拉克·拉维教授而且,就算感染一次新冠真的就像“打了一次疫苗”。可疫苗,不也是在根据病毒变异不断推出第四针、加强针吗?在阳这件事上,还是别想着一劳永逸了。不管症状轻重,对于生病,我们正常还是能免则免,能苟过一波算一波。03最后一个最关键的原因,也是钟老明确说的:“感染时间拖得越晚,估计感染后出现辛苦症状的机会越来越少。我相信到最后,会越来越多感染者是无症状。”简言之:越晚阳,症状越轻。新冠一代一代的变异过程,咱们有目共睹。从一开始重症率、致死率都很高,还会造成肺部病变的原始毒株,到凶猛的德尔塔,一直到现在的奥密克戎。病毒的致病力、致死力都已经变得很低。哪怕我们现在患病率升高,但绝大多数也是轻症或无症状。可以这样说,相比很多国家,我们已是“晚阳”的受益者。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成功避开了前面那些杀伤力极强的毒株。所以从病毒进化的趋势上来看,晚点阳,大概率在症状上仍是比较有益的。如果真能无症状地度过,多好。再者说了,我们在人工免疫方面也在不断进步。现在第四针也来了,吸入式和鼻喷式疫苗也有了,保护力又提高了。而随着对病毒研究的深入,药物研发方面,说不定也会有新突破。援兵都要来了,何必就这样早早缴械。04那么,如钟老所说,我们加强个人防护,以预防为主,是不是真能晚点阳呢?一位医学博士@Luxenius坦言,晚阳、甚至不阳,是很有机会的。病毒流行,有高峰期和低谷期。高峰期时,人群中阳性比例可以达到10%甚至20%以上,如果这时候你暴露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很容易被感染。但如果你刻意在这个阶段减少出行,增大社交距离,做好防护和消毒,是有可能避开的。而等到了低谷期,因为很多人都在上一轮感染了,处于一定的保护期,病毒的流行就会暂时受限,阳性率很低。那这时候,那些“阳康”的人,就成了你的免疫屏障。哪怕你恢复到正常生活出行,也不容易被感染。这就是我说的“苟一些”,苟过了狂风暴雨再出门,起码能不那么担心自己没带伞。再退一万步说,也许很多人因为要工作,没条件少出门、少聚集。但做好了个人防护的人,哪怕不幸感染,症状也可能会更轻。美国有一项研究就发现,从社会面偶然感染新冠的人,相比和先感染新冠者接触时间很长的人,症状严重程度是明显更轻的。换句话说,接触的“病毒载量”越小,“感染剂量”就越低。也就越可能“轻松”地阳。既然做好个人防护,避开高峰期,我们就有机会推迟、减轻甚至避免感染带来的不适,为什么要提前摆烂,两手一摊呢?现在政策是松了,但对自己的要求,仍不到放松的时候。毕竟当你真正需要的时候,谁也不知道医疗资源会不会轮到你。毕竟我们仍有机会,保护好自己、家人,给社会减轻一份压力。放开,不是放任;严谨,就是负责。不要丢掉那些个人防护好习惯,不要羞于做一个谨慎的人。套用《权利的游戏》里一句话:如果早晚得阳,那么,明天永远好过今天。—THE
2022年12月18日
其他

发国难财的人越来越猖狂了

利用疫情发国难财的,又来了。最近,囤药热越来越夸张,有的人布洛芬一囤就是几十盒,连花清瘟更是按箱买。伴随着这种魔幻剧情,有人开始「奇货可居」,发起了国难财。平时进价20元左右的连花清瘟,也被涨价到100多一盒。而且,还是预售...除了涨价,有些药店为了赚钱还有奇招:捆绑销售。有网友爆料,如果想在某药店买一盒连花清瘟,就必须把布洛芬、川贝枇杷膏、感冒清热颗粒等感冒药一起买了。在某平台单独搜索连花清瘟或布洛芬,都显示“暂无相关内容”,但是多家店内却售卖多款含有连花清瘟或布洛芬的防疫包。其中最贵的一款价格高达428元,除了连花清瘟之外还搭售了14种药。各种抗疫礼包随之层出不穷。药涨价完了,接下来就是N95口罩和抗原了。武汉一家药店,把抗原(25人份)标价为125元/盒,但线上却卖270元。有的店将抗原和吸鼻器捆绑销售,70元直飙299元,让人根本没得选。朋友圈那些囤货的更离谱,直接卖到300元25个,平均12元一个,并且顺丰包邮,现货发出。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有多猖狂。口罩严重缺货,一些药店100个口罩要卖到214元。可以说各种乱象随着疫情一起出现,只要有点资源能搞到的,几乎都不愿意放过这波机会。回头去看,这波跟2020年初期那波靠口罩发财的人几乎没啥区别,只是从原本的口罩变成了现在的抗原、药等。根据此前被抓的案例和数据,这些人赚取的国难财可谓暴利。以上面北京药房哄抬连花清瘟胶囊的价格来算,假如它一天卖出500盒,单靠连花清瘟就能日赚5万。再比如北京的康复之家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把进货价(61.25元/盒)的抗原试剂盒(25人份),在美团卖到229元一盒。假如它一天卖出1000盒,就能日赚接近17万。可能有人会问,国家难道不管吗?实际上,相比2020年那会没啥经验,国家这次的处罚来得非常迅猛。12月14日晚,国家市监局针对抗疫物资被哄抬物价的情况,立案并查处了一批人。以北京为例。某药房旗舰店,因在京东平台上对连花清瘟大幅涨价,把18.5元一盒的连花清瘟胶囊卖到118元一盒,进销差价率达538%,最后该公司被北京市监局警告及罚款30万元。从抬高价格到立案查处到罚款,整个过程也就是72小时左右,几乎是一接到举报就立刻行动。同时,全国各地,包括天津、湖州、深圳、厦门、武汉等地的药店也因被民众投诉,被立案处罚。步伐,越来越快。但是,抓人要有证据,审查更加需要时间,政府大力处罚和行动再迅速始终没办法跟这些「打一枪换一炮」的鸟人比速度。难道,我们就要任由他们这样发国难财吧?不,其实我们也可以行动起来。遇到哄抬价格的,一定要及时保留证据,然后第一时间举报,让监管部门好介入。当然,这不是根本。本质上是货物的缺少才导致他们可以这样胡作非为,如何解决根本呢?两条路。第一条,靠国家。加快生产药物、抗原等物品,满足群众的需求。这一点,小编已经看到国家在做了,像布洛芬国内的生产厂家新华制药的稿子,他们现在都是三班倒。其他的基本也是。这一条,我们个人什么都做不了,只能依靠国家动用行政力量去催厂家加大生产,稳住价格。第二条,靠我们每个人。是的,我们也是根本。他们之所以有恃无恐,因为有市场,但实际上,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多物品。一来,无论是是布洛芬还是连花,根本没必要囤那么多,像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等,一个人一次感染能吃完半盒都算多了。一个三口之家,2盒已经破天了。二来,多吃药很危险,相信大家都看到新闻说药吃多了会导致肾衰竭之类。本来吃药是为了治病,结果却吃出了病,这倒有点南辕北辙了。几十盒,实在没必要。像抗原,若非公司要求上班需要,平时也需要去囤,无论你测不测,都无法改变你会不会中招的事实。但现在,有人都开始囤抗原不卖,就等出高价。想要让这种人付出代价,就从我们做起。只要我们每个人开始控制,不要人云亦云,以目前厂家的生产速度和国内存货,肯定是够的。但你们想,14亿人一下子都去抢,别说药了,海水都能被掏空!只要我们不囤不抢,这些准备「奇货可居」的无良商家就会把东西都烂在手里,最终自食恶果!所以小编呼吁,大家要团结起来,理性买药,别让他们的小作文成为他们敛财的工具,掉进他们的陷阱中。一边是国家机器的惩罚,一边是人民群众的唾弃,这些利用疫情发国难财的,定会有一个属于他们的报应。还在发国难财的,及时收手吧,不然社会主义的铁拳很快就到你身上了!以经验看,力度,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大!—THE
2022年12月17日
其他

美国都快造出“小太阳”了,部分国人还在抢连花清瘟……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作者:邓新华来源:功夫财经文章已获授权有故事的人Plus
2022年12月16日
其他

真正的疫情才刚刚开始!

行程卡,正式下线了。12月13日零时起,行程卡宣布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让大家对新政策的调整再次增添了实感。随着调整,身边出门的人开始变多,最明显就是朋友圈晒类似堂食等,看到这种逐渐回到过去的生活节奏,小编起初是高兴的。令人没想到的是,事情开始往不一样的方向发展。小编细心的发现,很多人以为调整政策就是病毒消失了,连坐地铁都有人不戴口罩了。甚至有网友反馈,有人核酸都阳了口罩也不戴。他们这样搞,让小编一度错愕的以为病毒消失了呢?但问题是,比起之前的防疫,其实现在才算是真正的「疫情」。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现在中招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疯狂囤药,抢药,以至于“我阳了”,都变成了一句流行语。伴着感染人数来的,是医疗资源的日益紧张。湖北武汉,某医院发热门诊前排起长龙,队伍长到从诊室一直排到了停车场。北京多家医院的发热门诊人满为患,有的人在外排队超过6小时。小编之前预测,一定会有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只要熬过去我们就算是真正的「抗疫成功」了。但我没想到的是,居然演变成口罩都直接被抛弃了。很多人觉得现在毒性弱了不怕了,觉得反正都要感染,不如就贪方便不戴口罩。小编在这想极力强调:这种想法,是错的!口罩到底有多重要?数据显示,在与阳性感染者接触时,双方不戴口罩的感染几率达到90%,几乎逃不掉。若自己佩戴口罩,对方没戴,那被感染的几率有30%;当双方均佩戴口罩,且保持1.8米以上距离,感染率几乎为0。钟南山也表示,口罩能够至少减少60%的感染风险,足以见得口罩对阻隔新冠病毒感染的作用有多大。最重要的是,不戴口罩,将会造成接下来防疫非常艰巨的一环。一方面,短时间内将产生大量的感染者。首先医疗上,14亿人同时感染是个非常恐怖的现状,没有一个国家的医疗资源能撑得起这个基数。可能有人会说,我得了就在家,反正不吃药也能好。这没错,但问题是架不住人性啊,若你有医生护士朋友,这阵子应该听他们吐槽不少,有的人一有点发烧头疼就直奔医院,搞得各地的120资源也完全不够用。现在地方和官媒都不得不呼吁大家冷静,别动不动就去挤兑医疗,但也效果甚微。因为人性这玩意,真的不可控。另一方面,三四线城市乃至农村的老年人群体,接下来还有一波冲击。回老家的人都知道,一些村里的老人一般都没有戴口罩的意识,且当地疫情也少,甚至几乎没有。但在政策放松之后,很多小地方陆续开始出现病例。广东茂名,湛江那边的一些县城,最严重时也不过个位数,现在一天天听到有朋友说有新增,药店里根本买不上药。四川达州,有网友爆料当地诊所到处都是排队看病的人。这种现象,几乎像毛毛细雨遍布全国的县城,农村。此外,由于他们获取信息落后,不少人还停留在得了病毒就会死的层面。一旦中招出现症状,很多人就会涌去当地的卫生中心,但小地方医疗资源有限,少的只有一个驻点医生,每天最多也就能接待十来个病人。这种挤兑,远比病毒更可怕。如何避免呢?很简单,能晚阳,就晚阳!小编呼吁,为了自己的身体也好,为了家人也罢,更甚,为了国家大局,大家还是要做好防护。这玩意是病毒,能不中就不中,即使中了也做好防护保护别人。不是早阳早好,不感染才是最好。而在公众场所戴好口罩,就是第一步,这里我呼吁,跟隔壁香港学习吧。别以为香港已经放开,其实没有,甚至在某些方面他们比内地还严格。此前他们就要求,若公共场所不戴口罩,符合规定却没打疫苗的都要被罚款5千港元,而商家如果助长这种风气,也要被罚。今年中秋期间,香港警方派出了272张违反“口罩令”的罚单,还抓了5名餐饮处所的负责人。还有违反强核酸算规定也要被罚款,据港媒报道,香港过去一个星期对违反强制核酸规定的人罚了总计近100万...以内地的情况,我认为这种罚款是非常适合的,因为那些敢在公众场合破坏规则的人,往往对钱财也很重视。既然如此,那就重罚。小编看到,像浙江、湖北、安徽、广东等有的城市都在号召全民出入公众场合要戴口罩。但这种呼吁显然是不够的,中国人口基数太大,每个人的素质和自控力参差不齐,导致不道德,不自觉的人实在太多了。有的肯定不在乎所谓的「呼吁」和义务,那我们干脆就用罚款来让他们老实遵守。这个法子,香港测过了,可行,而国外,像德国柏林现在也依旧要求任何违反新冠防疫条例的人将支付1000至5000欧元的罚款。这说明,大家都明白靠个人自觉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定的措施来让更多破坏规则的人意识到:现在不是不防疫,而是真正让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若你的思想是觉得感染病毒无所谓,也没啥,不会有人骂你怪你;但是如果你要破坏规则,让别人跟着一起感染。那我们就该罚。让不守规则的人被罚得肉疼,才能对得住那些自己勤勤恳恳防疫,想保护家人的普通民众。公众场合戴不戴口罩,真的不是一件小事。因为真正的疫情,才刚刚开始!—THE
2022年12月15日
其他

北京发热门诊爆满,人民日报密集提醒,情况比预想来得更快…

PS:看完文章,你有怎样的看法或观点?记得在下方留言区和我们一起分享。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2022年12月14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钟南山此刻发声,背后别有深意!

钟南山,发声了!12月9日,在中国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22的视频会议中,钟南山院士罕见发声。他直言不讳地表示:当下疫情还没有停,但两年前的防疫政策需要改变,因为现在病毒传染性极强,但致病率大大减弱。字里行间,他传达的意思很明确:以前的防疫政策,该调整了。再加上近期的新十条,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后面防疫的方向,基本明确了!要知道,钟南山院士每次发声都是非常谨慎,这其中的因素相信了解过的人就能猜到一二。而他此刻发声,无疑是根定海神针。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家或多或少能感受到,此刻国内绝大部分人因为防疫措施的突然转变,正处于无所适从的状态。很多人都不敢出门了。像小编所住的小区,已经通知各楼栋开始出现自报的散发阳性病例。有人开始疯狂囤药,一些地方的药店里类似布洛芬,连花清瘟和抗原检测盒子都被买空。不是因为科普不够,而是即使对病毒有所了解,但看到身边人都发生了,快要轮到自己那种自然生理反应。这种心理太正常了。所以当新10条出炉后,网上除了欢呼声之外,骂声也不绝于耳。部分人对政策的大幅度转变感到无所适从,有人说不知道国家在急什么,尤其现在临近过年,现在放开简直是功亏一篑。小编能理解这些人的担忧,本质也是还没有完全了解国家政策,要知道目前国家在防疫上根本没有完全放开。比如新10条颁布后,国内像学校,养老院等特殊区域依旧需要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依旧能选择方舱隔离;各地还在坚持推广老年人接种疫苗,特效药的研发。最重要的是,你进入很多场所依旧被要求戴口罩。国家依旧在保护我们,但把重点从“动态清零”,转移到了保护脆弱人群。本质上,还是在防疫。那但为什么是现在呢?首先我们要有个清楚认知:病毒是无法清零的。新冠病毒和SARS不同,SARS的传播性和致病性都很强,会很快把宿主杀死,病毒自身也不容易存活;可新冠病毒不同,它变异速度快,传播力强,需要全面阻隔传播才有清零的可能,况且这里还没有包括国外输入。能做到,但代价非常巨大,后果比病毒的危害还大。还有一点,迄今为止人类在世界上真正消灭的病毒屈指可数,类似的只有天花和牛瘟病毒,其他病毒多是演变成普通疾病,可通过打疫苗预防。新冠的趋势,也是如此。其特殊性,意味着奥密克戎大概率会随着变异而像流感一样和人类长期共存。此外,国家和人民已经承受不住清零所带来的创伤了。疫情三年,国家和人民都很难,长时间的静默和封控措施让整个社会的经济接近崩溃。比如,出口经济。数据显示,今年国内11月出口额同比下降8.7%,为2020年3月以来最低。美国在中国的制造业订单下降40%,其他欧洲国家亦是如此,订单数少得可怜,工厂就不开工,继而开始降薪,裁员。以至于国内浙江,四川,苏州等地开始争相抢跑,跑到国外去拉订单重振经济。再比如,民生经济。新10条发布之后,小编身边那帮干旅游,餐饮的朋友都快哭晕过去,过去三年啃下了多少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比如旅游业,对比疫情前,国内外业务加起来总计年均损失37260亿;餐饮业,客运业也是民不聊生的状态,很多人只能继续交着房租,眼睁睁看着货物放到坏掉。还有人人叫苦的过度防疫,很多人不怕得病,更怕确诊后遭受的层层加码对待。政策的调整,早已大势所趋!另外,有人说如果要放开为啥不早点放,这样经济也没那么拉胯。我们知道,这波经济衰退是全球性的,疫情只是加速了经济周期的发展。我们不能因为第三年的形势就去否认前面两年,没人可以否认刚开始的防疫政策对于国家几百万人乃至几亿人生命的价值,这些国外早就提供了血淋淋的答案。现在选择放开,更多是因为时机成熟。病毒毒性大幅减弱,疫苗接种率的提升,群众的心理接受预期的增加,各地防疫经验去芜存菁,都是调整政策的重要依据。这才有了新10条。按趋势看,放开后新一轮的疫情冲击一定会来。12月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表示,各地在“放开”后,大多数人难以避免被感染,根据测算,最终累计感染率可能会达到80-90%。身边阳性变多的现象,只是开端。所以,我们必须争当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保护自己,保护好家人,做好防护就是做好的方案。至于囤药也要适量,不管是中成药还是西药都需对症下药,并且药有保质期,买多了真的吃不完。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比起奥密克戎更可怕的,是医疗挤兑。相信很多人感染后第一反应会很慌,但不用焦虑,张文宏团队表示99.5%的人感染之后,在家吃药喝水就能自愈;钟南山说,99%的人感染后,7-10天都可以康复。至于后遗症,钟南山院士也及时站出来科普,说目前并没有看到相关的证据。别的专家你可能不信,但在呼吸疾病上这块,钟院士的话你可以放心。所以,一旦出现了咳嗽或咽喉痛,可以先在家吃药观察辨别情况,不用直接跑医院,一来避免增加感染风险,二来能把有限的资源留给重点人群。当然了,如果症状不减反而加重,也要立马上报居委,去医院就诊或去方舱。至于在前文提到的,为什么不等到春节之后再放松,而是选了现在。很简单,政策没有最优解,只会不断调整。一方面,政策不会一成不变,只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
2022年12月13日
其他

“一个月内将现感染高峰!”张文宏重要提醒!但有些人,早就等不及了…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作者:李月亮
2022年12月12日
其他

别让富士康也跑了!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富士康入驻中西部省份后,抬高了当地工人的生活水平,打工仔有了富士康这个选项,就不用去低效的地方小厂。撰稿丨柳展雄,编辑
2022年12月11日
其他

核酸检测倒下后,一个更暴利的生意出现了!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一夜之间,中国的核酸检测公司没活干了!12月7日,国务院发布防疫新十条,其中第二条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给轰轰烈烈的核酸检测,按下了暂停键。第二条明确规定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核酸检测企业失去了90%以上的业务;除一些特殊场所之外,不再需要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核酸检测企业又失去了5%的市场;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核酸检测企业又丢失了4%的市场;只有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和高风险区域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核酸检测,这是核酸检测企业最后的一片阵地。时代抛弃你的时候,不会和你打一声招呼,一夜之间,核酸检测企业几乎失去了99%的市场。山东菏泽市打响了终止核酸检测采购的第一枪。12月5日,山东菏泽市定陶区高速路口落地检方舱实验室采购项目,预算金额220万元,宣告项目终止;同一天,还是在山东,临沐县人民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改造紧急采购项目,预算192万元,宣告终止采购;12月6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月湖街道常态化核酸采样服务外包项目,预算950万元,也宣告终止采购。全国上下,对于已经签订合同的核酸检测项目,未开展的核酸检测,终止履行合同;刚刚发布的采购信息,终止采购;之前做好的采购预算,全部取消。上帝欲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核酸检测企业在多次核酸造假保市场,经历最后的疯狂之后,一个几百亿的市场,轰然倒塌。疫情三年之中,中国有2万家新成立的核酸检测公司,有5家核酸检测企业趁着业绩最好的时候成功上市。今年前三季度,A股有“核酸检测”概念的上市公司109家,合计营收高达3638亿元,净赚了854亿元。接下来的日子,将是这2万家核酸检测企业破产倒闭的时候。北京朴石医学因核酸造假被吊销营业执照,实控人和股东被一锅端,公司资不抵债,濒临破产;野心勃勃的张核子,和全网寻找的张姗姗,因核酸造假一夜成名,他们全国布局的核酸检测实验室,将血本无归。他们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当然,更多人和公司成了最后的受益者和最大的赢家。他们有的因核酸检测的红利赚得盆满钵满,有的核酸造假却毫发无损,有的在行业巅峰成功IPO割到了股民最后一把韭菜。无论如何,一个时代已经过去,核酸检测已然倒下。然而,一个更暴利、更庞大的生意,又悄然崛起了。同样是在防疫新十条的第二条,新增了“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可开展抗原检测”,抗原试剂盒由此踩上了风口。抗原试剂盒,成了继口罩和感冒药之外,每家每户必备的抗疫物品。由于此前国内对抗原试剂的需求量并不大,各个厂家都是按需生产,药店和电商平台,也没有太多的库存。这几天居民们突然之间一起抢购,抗原试剂盒的需求量突然爆增,所有药店和电商平台的库存被抢购一空,导致抗原试剂盒已经卖断货,供不应求。现在抗原试剂已经一盒难求,去药店全凭运气,遇到药店到货就能买到,否则都是白跑一趟。抗原试剂的巨大的需求,带来了庞大的流量,电商平台自然不会错过这波流量,虽然没有现货,但他们依然接受下单,不过都是预售,卖的是期货。现在在某电商平台上下单,发货的时间已经排到了12月20日至12月30日,这还只是预计的时间;如果订单量大,或者厂家产能不足,这个时间也不一定能发出去。人人抢购抗原试剂盒,3年前曾经发生在口罩身上的一幕,如今再一次在抗原试剂盒上演了。相比口罩,抗原试剂盒的生产门槛更高,只有专业的医疗器械公司才能生产,能在这个产业链上获利的人,相比口罩产业链则更少。然而,抗原试剂盒却是一个比口罩和核酸更加暴利,市场也更加庞大的生意。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个抗原试剂盒的成本,主要由生物原料、硝酸纤维素膜、塑料件和人工组成,单人份的生产成本大约在2元左右,极端的情况下可以压缩至1.5元。目前在电商平台,预售价格平均一人份为7元左右,也有一些更便宜的,但基本不低于5元。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点,单价越低的试剂盒,发货时间越长;单价越高的试剂盒,发货时间越短。显然,这是商家或者平台有意为之,你想要尽快拿到试剂盒,就得花更多钱购买高价产品。即使按5元的低价来计算,一盒抗原试剂最少有200%的利润率,这个利润空间远超核酸检测,直接秒杀茅台酒92%的毛利率。抗原试剂盒的市场规模,同样让核酸检测和口罩难以望其项背。有券商研究报告显示:全国短期内的抗原检测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00亿元;在长期视角下,如果国内抗原自检试剂盒正式放开,结合居民自测和政府动态大规模检测来看,全国抗原检测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700亿元。这还仅限于国内市场,如果加上海外的抗原检测需求,这个数据还将更加庞大。正是看到这个市场如此巨大,大量的医药厂家蜂拥而入。2021年4月,国内新冠抗原检测产品只有3款上市,不到2年时间,目前已经有36款产品上市,赛道内卷速度突破11倍。大量的抗原试剂盒厂商,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九安医疗是其中的佼佼者。九安医疗的财报显示,2021年九安医疗的营业收入是23.97亿,净利润高达9.09亿,同比增长了274%。2021年11月6日,九安医疗美国子公司的抗原自测试剂盒,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授权。从此之后,九安医疗的业绩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九安医疗营收245.89亿元,增长了30倍;净利润162.32亿元,同比增长了319倍。九安医疗成为了A股吸金能力增长最快的公司,没有之一,让人叹为观止。九安医疗的出色业绩,让其成为2021年跨年妖股,股价增长了7倍。目前市值已达到了308亿元,由于利润非常高,它的动态市盈率只有1.44倍。这意味着,假如你投入308亿收购九安医疗,不用1年半的时间,它产生的利润,就能让你收回成本。此外,与核酸检测公司只赚中国人的钱不同,九安医疗的利润来源,99%来自于海外。更让人吃惊的是,九安医疗在国内销售的抗原试剂盒单人份均价在5元左右,而出口到海外的单价高达7美元,折合人民币40多元,是国内售价的8倍。从这一点来看,九安医疗算得上良心企业,只割洋韭菜,不坑中国人。疫情三年,百业萧条,而我们却见证了口罩、核酸检测、抗原试剂盒、感冒药等一个又一个赚大钱的风口,这些风口造就一批又一批的富豪,成为了疫情之下最大的赢家。如今,核酸检测倒下,抗原试剂盒这个更为暴利的生意,又站上了风口。和之前所有的风口一样,我们普通人只能成为消费者,眼睁睁地看着少数人吃肉喝汤。—THE
2022年12月10日
其他

健康码取消,防疫政策大变,但新问题出现了

10省连夜“放开”,最担心的问题来了:那些感染过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2022年12月9日
其他

防控“放开”会发生什么?首个城市标本来了!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抗击新冠三年多,我们扛得够久了,我们扛过了病毒最疯狂的时期,扛过了内心最恐惧的时期,到了现在,已经无须再扛,也不必再扛。否则,那不叫扛,那叫杠。作者
2022年12月8日
其他

突然冲上热搜的“保定疫情”,给所有人提了一个醒!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1广州、北京,带头打响优化防疫第一枪后。全国现在已经有十多个省份,紧跟脚步。不仅取消了常态化核酸,山东等地甚至连强制落地检和场所码都取消了。能感觉到,正常生活越来越近了。然而,正当大家因此欣喜的时候。有个地方,却因为自己的“放开”备受争议。它,就是河北保定。最近,“保定疫情”这个词条在微博上讨论很热。因为不少保定人,发现自己阳了。还有人说,说当地药店买不到药,医院不接待,甚至连暖气都不热了。有人抱怨:看到了吧,这就是你们整天说着要放开的代价。急忙喊着要收紧,要隔离。那么保定现在,究竟是什么情况呢?据顶端新闻报道,自12月起,保定就已经全域实行常态化防控。确实有一些市民被感染,但并不是网上说的那么夸张。因为不做核酸了,所以新增的数据没有显露出来。有市民分享了自己从感染到自愈的全过程。(来源:顶端新闻)没有封控,大人孩子都居家隔离,并在一周左右痊愈。而这个说法,得到了大家的证实。至于网上所说的买不到药,据记者查证,只是有药店买不到连花清瘟。其他同类感冒药还准备充足。医院也可以正常就诊。不过大部分人都居家了。虽然只是部分网友过度紧张,但我认为保定的情况也值得讨论。为什么她热度这么高?因为这可以说是除了广州外,我们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放开”将如何改变生活。换句话说,这是求仁得仁。也是我们所有人马上要面对的将来,只不过保定来得快了些。因此在我看来,它最值得讨论的,不在于疫情的严重程度。更不在于该不该“放开”的争辩。而在于,告诉了我们普通人,“放开”后会面对什么。以及我们要怎么解决,又该做好哪些心理和行动上的准备。今天,我们就来具体说说。2首先,我们要清楚的第一个问题,是普通人感染新冠后,到底会怎么样?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做过总结。这张图很重要,我认为每个人都该看看,甚至要转给家人朋友看。简单来说就是三个阶段。前3天高热,第4天缓解,伴有咽痛鼻塞,第7天可能转阴好转。从广州本轮疫情的数据显示,我们大部分人将会遇见的,都是这样的情况。这种时候,不必过度恐慌,只要居家监测即可。处理方法包括及时测体温、测抗原。做好家庭成员的隔离,卫生间的消毒处理,做好通风等。那什么时候,应该去医院呢?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是超过70岁,有心血管、肾脏、肿瘤等基础疾病的老人。要首选去医院观察。第二,是超过3天高热仍未好转。并有明显呼吸急促症状,也要立即去医院就诊。想要把病毒对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这些最基本的常识我们一定要知道。心中有数,才能不慌不忙。才能有的放矢,让医疗资源能够合理分配。保定这次为什么没有出现医疗挤兑呢?就是因为大多数市民都很自觉,主动分析了自己的情况,选择居家。这不仅仅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也是对他人的健康尽责。3最近,网上有一些新冠用药指南很火。内容是一些曾经的感染者,详尽地介绍了预防感染和感染后应该用什么药。一个清单上有七八种,导致很多人急忙赶去药店囤药。其实这么做大可不必,专家也不建议。有专家出来科普过,对于没有基础疾病的中青年人。如果只是出现了轻微的呼吸道症状,也不影响正常生活。甚至不需要自行服药,多休息,多喝水就能自愈。症状严重的时候,才建议用一些药物。《北京日报》总结了专家的一些建议,在这里可以给大家做为参考。图片来源:北京日报总的来看,对于普通患者来说,根本不需要大量囤药。按需购买就可以,并且还要谨慎服药。有些地方出现了连花清瘟断货的现象。的确,自新冠以来,连花清瘟成了我们眼中的救命药。但它并不是我们想像得那么神乎其神。浙大附医感染科主任盛吉芳教授就表示,像金花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塞来昔布等药物都可以缓解上呼吸道症状。完全不用疯狂抢购连花清瘟。预防感染,用药只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平时做好防护,少聚集,勤洗手,多锻炼,增强抵抗力。退一万步讲,疫情总有过去的时候。但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规律永不过时。4说完了行动上的准备,现在我们来谈谈心理上的维护。我曾说过,“放开”后一段时间内感染率上升,是非常正常的。甘蔗没有两头甜。新冠大流行的时代还没有结束,不可能说,又要正常生活,又要周围人不感染。我们必须要经历一段阵痛。而这个阵痛具体会怎么体现,这次我们也看到了。比如说,当很多人感染了,居家隔离之后。势必会出现一些岗位人手不足的情况。小到快递餐饮、大到政府服务,难免会给我们的基本生活带来不便。同时,对医疗系统这也是极大的挑战。打个比方,当每天要面对大量脆弱人群的医护阳了,那要不要他们隔离?隔离的话,资源不够用。不隔离,本就身体情况不好的病人感染了怎么办?这就是一个两难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那就是当员工阳了,生产秩序受到影响。不少中小企业,为了活下去,都偷偷地给员工降薪。甚至出现,居家隔离不发工资的情况。这种情况,要怎么解决?随着逐步放开,很多问题不可避免地会应运而生。放开,不代表着岁月静好。而是从一种困难模式,切换到另一种应对模式。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需要时间去完善,去解决。我想说的是,我们应该有这个心理准备。而不是到网上去随便发泄情绪,动不动就写小作文,哭天喊地要国家管。保定这次之所以突然火了,也和一些人的过度反应有关。事物要发展,变化是常态。不犯错是不会改善的,不摔跤是不会前进的。草木皆兵对已经进入到下一阶段的防疫,百害无一利。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既然做出了选择,就要承担选择带来的代价。每一条路都是荆棘密布。但敢于往前走的人,不畏惧受伤的人,脚下才会有路。新的时代才刚刚开始。我们不再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历史的承受者。时代的重量,已经压到了我们每个人身上。结束疫情,要靠我们每个人的自觉、勇气,和耐心。哪怕平凡而普通,但我们也该肩负起责任,做好自己,为国家出一份力。最艰难的三年已经过去,如今只是春天前的最后一场寒潮。别害怕,别认输。希望我们都好。本文部分参考资料:保定市民称周边疑似较多阳性?当地回应:网上夸张的成分太大,顶端新闻感染新冠怎么办?专家解答,钱江晚报一图读懂,阳了怎么办,该不该囤药?北京日报解封后家庭该常备哪些药物?专家来支招,央视新闻—THE
2022年12月7日
其他

10省连夜“放开”,最担心的问题来了:那些感染过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广州“解封”,北京放宽:拐点已至,我们接下来面对的是什么?
2022年12月6日
其他

今年的春节,是抗疫三年来最关键的时刻

广州“解封”,北京放宽:拐点已至,我们接下来面对的是什么?
2022年12月5日
其他

核酸机构要开始疯狂反扑了

核酸机构,开始疯狂反扑了。有网友爆料称,现在广州多个街道有核酸点在正常营业,排队的人还不少。但奇葩的是,这些核酸点竟然都是“假”的!有市民发现这个核酸点见到城管来了就突然关了,才意识到原来这个核酸点不是官方安排,而是私自营业。这年头,连核酸都有走鬼档了?随着广州宣布强化落实20条后,当地大范围撤销了核酸点,市民凭绿码就能进入部分公共场所;餐饮、商超等场所也不用再看核酸证明了。不到一天,全国陆续跟进。郑州,重庆,石家庄,洛阳,贵阳、北京等多个城市也跟上脚步,均都在核酸上做出了调整,检测的范围也越来越精准,没意外的话,接下来会有更多地方取消核酸。往后做核酸的次数,只会越来越少。这个消息对于民众来说是好事,但对核酸机构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以前那种躺着就能赚钱的日子,真的要没了。结果,有些人就开始着急了,纷纷上演最后的疯狂。坐标辽宁,有网友发现自己当天明明只做了一次核酸,结果却得到了3次阴性证明。坐标河南,有人表示当地在密接都没有的情况下,核酸全部单人单管。甚至连美团上都开始出现关于核酸的团购...按照这个节奏,小编预测接下来网上会有更多的恐慌言论,说什么没有核酸就不安全之类。毕竟造成恐慌拉回业绩的事情,他们也没少做,石家庄的一切历历在目。核酸检测到底有多赚钱?翌圣生物,2019年的营收还不到1亿,2021的营收已经干到3.2亿。两年时间,营收暴增2倍。菲鹏生物,2018年和2019年的营收还在2亿左右,2020和2021年的营收已经干到11亿和12亿。两年时间,营收暴增10倍。还有达科为,单靠作核酸采样管就挣钱挣到手软,今年一根采样管的价格不到两元,他们还是借此营收了4100万,净利率高达12.33%。暴利的性质,让无数人对核酸检测趋之若鹜。有数据统计,疫情三年来国内成立医学检验公司近2万家,光是“新冠检测”相关上市企业就有109家,净利润共计超过850亿。这样的印钞机,他们怎会说扔就扔?核酸机构的疯狂,其实已经超越了我们的认知。在印象中,做核酸是为了防疫,不让疫情爆发,但有的机构硬是活生生搞成了生意。就拿核子基因来说,为了扩大规模,他们创造了国内独一无二的代理招商加盟模式。是的,连核酸点都可以加盟....加盟的性质大家都理解,就是把原本企业的钱让更多人赚,但企业转身赚他们的加盟费。但小编真的没想到这个模式连核酸都可以用上,而这些加盟商鱼龙混杂,有些人为了短时间内回本实现盈利,各种造假,违规的骚操作无师自通。为了赚钱,全然抛弃了底线。不止如此,他们为了能更好赚钱,居然拼命想要去A股融资,尤其是那些只有核酸业务的,几乎都在冲击IPO。但了解金融的都知道,股价要高,企业盈利就得高,未来前景就要无限,你说核酸企业未来前景无限,这不是等于疫情永远不结束吗?核酸企业,就该永远禁止上市。不过,我反对一下子取消所有核酸点。不是想替他们说话,而是我们的确还没到那个阶段,广州这次动静那么大,也保留了最低限度的核酸点,并宣布对民众实行分类核酸检测。但即使这样,恐慌还是很多。不少人怕没有核酸到处难行,都跑去自费排队做核酸,这些现象是正常的。中国太大了,人太多了,让民众达到共识的道路很长,一切都需要时间,强如广州,即便当地人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但昨天去买药的人还是比平常多了2.5倍,药店的抗原试剂盒被卖到缺货。本质,就是还有人会害怕。这是人性,无可厚非。所以小编才会说,恐慌才是我们接下来要解决最大的难题。如何解决恐慌?除了各种科普,我预测,接下来抗原会陆陆续续走进我们的视线中。相关的,我其实很早就在星球提醒,远离核酸企业,还不如看抗原,有个用户还给我发红包,说因为听了这个去买了后赚钱了...为什么核酸该远离而抗原反而好点呢?原因很简单,核酸代表的不断的封控,而抗原更多是自愿原则,参考国外等,他们也是要求更多人自觉测抗原居家。而等到抗原走下舞台的那天,疫情就真的彻底远离我们了。但是,目前还不是,病毒依旧存在,我们还不能放松,可我们也不能一直守着过去不放,认为病毒还是德尔塔那样,一言不合就要全城封控。哪种极端都是不对的。写到这里,看到北京刚刚通告,12月5号其公共交通不再看核酸证明,连北京这种政治中心都跟进了,其他地方还会远吗?一切都在慢慢变好。但接下来,这些核酸机构一定会继续反扑,上演各种最后的疯狂,这点大家要有心理准备。毕竟躺着赚钱的机会,谁都不愿意轻易放手。—THE
2022年12月4日
其他

广州“解封”,北京放宽:拐点已至,我们接下来面对的是什么?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1最近这三天,感觉像是被按下了快捷键。防疫再次有了大变动。一个,是广州大面积“解封”。这个解封,并不是放开。而是指广州密集地推出了多项科学精准防控的措施。重点内容有两个,第一是解除临时管控区域。二是乘坐公共交通,一律不再查验核酸时效,仅看绿码即可。这并不是一纸空文,从政策出台到落地,不过5小时。人们很快发现,围墙拆了,很多核酸点没了。堂食恢复了,娱乐、公共场所也开始营业了。幸福简直来得太突然。要知道,就在当天,广州的新增仍超过6000。可以说,这是我们在落实20条过程中,一个里程碑式的决策。虽然一直说着放宽,但走到这一步,才是真正看到了曙光。而就在广州“解封”第二天,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国家卫健委召开了一场座谈会。会议主要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随着防疫经验积累,疫苗接种普及,病毒毒性降低,我国疫情防控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这是一个非常重磅的信号。既然有了新任务,势必就有新应对。也算是给我们下一步优化防控的方向定调。结合上面的广州,一个是落地实操,一个是政策背书。目标统一而明确:防疫同时,稳经济、保民生。从“应检尽检”到“应解尽解”。为这一字之差,我们走了三年。心情实在澎湃,拐点,终于到了!2拐点已至,这两天可以说是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首先,是各地紧跟其后地放宽、“解封”。北京,无社会面活动和无外出需求人员,可以不参加社区核酸。重庆,“无疫小区”“无疫社区”不参加近期三轮全员核酸检测。石家庄,对全市7区实行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有序恢复生产秩序。郑州,高风险区外非必要不核酸。深圳,不再以时空伴随作为密接标准。不再是蜻蜓点水,即便是素来稳妥的大城市,这次也是下足了决心。第二个变化,体现在舆论上。以前,大家对于逐步放开持观望状态,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对于奥密克戎还是了解太少,对病毒的恐惧,还没有消弭。所以才出现石家庄迈出第一步后,人们都不敢出门的现象。而现在呢?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昨天的两个热搜。一个是关于奥密克戎致病力大幅降低,一个是专家称不能证明新冠有后遗症。这是科普,更是给大家吃定心丸。政策的落地固然重要,但到了现在这个转折的阶段,心理安抚也逐渐地被国家重视起来。就像是在建造一座大厦。如果说完善政策是添砖,那么形成共识就是地基。现在我们是两头并进。但这些变化,仅仅是个开始。大厦要最终落成,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拐点之后,我们普通人到底会面临什么,又该怎么做。3很多人觉得,现在放宽了,就能立马回到正常生活。很遗憾,至少在近期这段时间内,大概率不会。就说本轮疫情吧。短短一月,从日增过万,到日增三万。像北京、广州这样的特大城市,是增长最猛的。这些地方的医疗资源和防控体系,已经胜过其他地方万千。尚且面临巨大的压力。小城市就更别说了。这也意味着,在拐点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可能会因为新增的数据而有一定的心理压力。涨幅可能在你的想象内,也或许在你的意料外。但我们必须要有这个心理预期。无论如何,这是一条必经之路。不要一涨就怕,一反弹就骂。微博上有一位博主说得我觉得很对:要渡河,只有两种方式。飞过去或者划过去。既然我们不会飞,就踏踏实实划船,不要害怕河水会把你的衣角打湿。我们要什么样的结果,就必须要承担与之相应的代价。到了现在这个阶段了,就不要再反复陷入“躺平”还是“清零”的怀疑和内耗。甚至我觉得,“躺平”这个词已经没有什么讨论的必要。国家的大方向和规划够清晰了。这次卫健委座谈会里也再次强调了。我们将如何应对接下来疫情的冲击,有明确的路线:强化分级诊疗,避免医疗挤兑;保护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是重中之重。加快药物和医疗资源准备。现在还以为我们这是躺了甚至是鼓吹躺的,非蠢即坏。我们更应该想到的是,这样的路线下,我们必须更重视个人的防护。昨天,广州标志性建筑小蛮腰上,再次亮起了那句熟悉的标语:“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拐点之后,实则是对我们自己的防护,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广州倡导的,要在家中备好抗原检测试剂。常备一些药物,做好日常防护。要避免医疗挤兑,不仅仅要靠国家政策,也要靠我们的自觉。尽量不感染,即便不幸感染了,也有能力把医疗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既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也对他人的健康尽责。4广州“解封”后,在网上看到了一组图。一位海珠的居民,跑到街上,高兴地大喊“解封啦”!麦当劳门口,挤满了来取餐的人。路边理发师的摊前,排出一条长长的队伍。平日觉得稀松平常的事情,不知为何在这一刻看起来如此生动。这就是久违的烟火气啊。尤其还是在昨天这个日子,似乎更让人感慨。2019年12月,武汉发现第一例新冠肺炎的日子。整整三年,恍如隔世。曾经以为只是自己人生中的一段插曲的疫情,不知不觉成为了我们生活的常态。习惯了戴口罩,习惯了扫码,习惯了少出门,习惯了远离人群……习惯了自觉地把谈话时的时间单位,从年变成了“疫情前”和“疫情后”。也从开始的抱怨,到逐渐接受,再到适应变化。我不忍说这其中有多少的眼泪悔恨,婉转曲折。就像是迎着大风赶路,看起来没走几步。但只有自己知道,已经拼尽全力。平淡日子,失去过才会怀念。寻常烟火,消失过才懂珍贵。都说事不过三,3这个数字,往往代表着事物的末端。拐点已经来了,希望疫情经历三年,也能到此为止。往事不可追,来日犹可期。我们期待着。—THE
2022年12月3日
其他

一些大白,开始讨要工资了……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昨天一大早冒着寒风去做核酸,发现大白们不营业了,倒不是撤点,小区门口的大白比往常还多了不少,但他们不做核酸,而是凑在一起,围着两个同样大白打扮的人,不断高喊:还钱!还钱!视频比较扎眼就不放了,跟讨薪的大白聊了聊,他们都觉得委屈大了。一个大姐就说了,最近这些天,被人骂惨了,感觉一辈子都没挨过那么多骂,傻x是最常见的,生孩子没p眼这种诅咒也很多。前些天搞封闭,感觉随时会打起来。挨骂也就算了,大姐说,关键是她三个多月没领到工资了。自己也没啥积蓄,家里孩子也没人管,本来干核酸检测还有不错的收入,但没成想还有几个月不发工资的事情,入不敷出,日子都很难坚持下去了。跟她一样处境的人还有不少,每天干12个小时,月工资一万左右,开始他们觉得找到这份工作很幸运,以前即便有委屈,看在钱的份上也能忍忍,现在委屈多了,天天吵架,工资又都不发,都不忍了。他们围着的那两个大白,是公司派来的管理人员,但吵了半天,也没个准信,这两人只说回公司反应,但到底发不发?什么时候发?没谱。欠了好几个月了,为啥现在才想起来要?原来很多人看了前一天的一则消息,不淡定了。啥消息呢?今年5月,有人发现北京朴石医学的原始检测数据明显少于样本检测数量,赤裸裸的造假啊,所以他们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就被吊销了,半年之后,到了11月18日,公司的七个人被检察院提起公诉,这是对核酸造假公司处理比较重的一起案例。在此之前,朴石医学的检测点还是很多的,雇佣的检测人员也不少,应该也挣了不少钱,但是他们拖欠了不少员工的工资,有的人熬不住了,就起诉了公司,要求公司把6万余元的欠薪给结了。11月28日,这官司有结果了,“法院经查询未发现被执行人可供执行财产,因此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公司是一分钱没有了,至于钱去哪了,有人怀疑是这半年时间里被转移了,但这也就是猜测,真相一般人就不知道了。大姐担心,他们公司要是也出问题了,这几个月的活也就白干了,骂也就白挨了。别说,这些担心还真是很现实,核酸这潭水实在是有点深。赚得最狠的是那些有资质、能拿到入场券的核酸公司,至于在第一线的检测人员,基本都是通过各种中介、劳务公司外包的,这些公司良莠不齐,有些公司就是抱着割韭菜的心态来的。上海疫情严重时,需要大量大白,了解情况的都不愿意去,结果有的中介就开启了“欺骗式招工”,先是高薪诱惑,又承诺毫无风险,有的工人因为工厂停工就应聘了,结果被安排到了有阳性的小区。中介把他们放到小区门口就直接消失了,同时还解散了群聊,这时候他们实际上已经无法离开了,要么穿上防护服去工作,要么滞留在封控区。于是这帮人就只能被迫留置小区,住的地方只有一张钢丝床,剩下的20多人都是打地铺,工资也没发,原来的队长也凭空消失了,这些人想要工资都不知道该找谁,后来好歹是区政府介入才解决。这种事绝非个例。同样在上海,有人被带来当大白,24小时守门口送物资,本来说好按24小时计酬,结果开始干活了,劳务公司说一天只能算12个小时,这也就算了,等到该算工资的时候,劳务公司说他们没签合同,死活不认,直接白嫖。这纯属于被骗的,有些人有法律观念,签了正规合同,然后呢?该欠的还是欠。去要工资,有的公司敷衍说,“领导们还在研究”。有的人干三个月,只领到一个月工资。问劳务公司,公司说,局里不拨款,我也没法给你啊。打了市长热线一问,局里说,当初打款是晚了几天,但也不至于这么久还不发啊。意思很明确,就是这些中介公司把钱给截留了。有些人实在领不到工资,只好用自己的方式宣泄了:不过客观的说,敢直接使出这么不要脸手段的公司还是少数,多数欠薪的公司,主要还是因为——没钱!不是都说做核酸很挣钱吗,为啥会没钱了呢?这其实就涉及到商业流通里的一个问题——账期。很多公司明明营收不错,报表上的利润也不错,但说死就死了,这是为啥呢?死就死在现金流上了,看起来卖了不少货,但收不回来钱,应收账款占比太高,坏账风险高,遇到槛儿就过不去了。咱们就拿几个有规模的核酸公司来说吧:应收款占营收总额的比例低的超过40%,高的达到了77%,一般行业都无法接受这样的比例,哪个老板看了这数据都得急眼,看起来卖了100块的货,但75块还没收回来,咋办呢?自然得守住手里的现金,上游不能得罪,公司员工的工资不能少,销售的高提成必须给,那剩下的外包公司的钱,能不给的就不给了,能拖多久就拖多久。于是,这些外包公司也照方抓药,基层大白们就成了最后的受害者。这个链条就很明显了,大白找劳务公司,劳务公司说,核酸公司不给我钱,我也没法给你钱;劳务公司找核酸公司,核酸公司说,我应收这么多,大金主啥时候给我钱,我啥时候给你钱。有些核酸公司对大金主没信心,比如许昌这家公司一算账,干脆不干了。那大金主啥情况呢?以前31个省市,能自己解决财政问题的就6个,剩下的都得靠中央的转移支付来补缺口。今年上半年,财政自给率最高的上海是99.5%,差18亿持平,像青海、甘肃、西藏、黑龙江、吉林这些地方,自给率都不到25%。也就是说,所有省市都得仰仗中央的转移支付补缺口,上半年,这笔款项达到了9.8万亿,非常高。问题是,中央也不是无所不能的,我们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不能想印钱就印钱,防疫的这笔支出特别巨大而且不知道啥时候结束,如果想打赢这场持久战,以前的积蓄消耗不少了,拼命发债透支未来看起来更糟,唯一可行的办法,只能是逐步恢复经济的活力,让公司有钱赚,老百姓有收入,税收才有希望。最近的好消息是,房地产终于看到了黎明的曙光,有十几家公司拿到了上万亿的授信。虽然还有不少公司仍旧躺在icu里,但也有一些治疗方案让人看到希望,比如沉寂许久的房地产公司上市问题终于有了一条路径,虽然限制很多,但终归有了目标。有秩序、有计划的恢复经济,已经到了比较紧迫的时间点了,稍懂历史的人都知道,打仗比拼的不仅是前方的军力,更是后方的钱粮,即便是为了更有效的打赢抗疫这场仗。老百姓饭碗问题无小事,真的不能再拖了!—THE
2022年12月2日
其他

广州打响了第一枪!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11月30日,11月的最后一天,当天下午3点钟,广州市召开了一场疫情防控发布会。在此之前,各种谣言在广州的市民群里流传,闹得人心惶惶。这场发布会的时间不长,只有短短20多分钟,但却信息量巨大,意义也非常重大。总共就五点,但我认为这五点,宣告广州正式打响了“精准防控”的第一枪,打响了严格执行“优化疫情防控20条”的第一枪,打响了反对“层层加码”的第一枪。我们一起来解读一下:一、科学精准划定高风险区之前划定高风险区域是没有严格的标准的,人为主观性非常强,就会出现一整片区域都划为高风险区域,从而出现封小区,甚至封城中村的情况。现在明确了以单元和楼栋为单位,连小区都不会划定为高风险。那种成片区域,以及整个城中村视为高风险区,然后进行封禁的情况,将成为历史。按照这个原则,昨天天河刚刚临时管控的员村街道、长兴街道、棠下街道和珠吉街道,在发布会结束之后,全部解除了管控。番禺区也解除了所有疫情防控临时管控区,人流、车流、物流都开始运转起来。曾经的疫情重灾区海珠区,一些低风险区域也解除了管制,公交、地铁正有序恢复运行。二、精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不得随意扩大密切接触者调查范围,不以时空伴随作为判定密切接触者的标准”。这句话非常重要,考试要考。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在广州转角不一定会遇到爱情,但一定不会遇到疫情;我吹你吹过的风算不算相拥?不算,这不属于密接;我走你走过的路算不算相逢?不算,这不属于次密接。三、做好密切接触者的隔离管理精准密切接触者原则上落实集中隔离管理,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实施居家隔离。这意味着,密切接触者不一定要去集中隔离了,条件允许就可以居家隔离。单这一点,在全国算是首开先河,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防控资源,将有限的防控力量,用在最有需要的地方。四、科学开展核酸检测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核酸检测。这意味着,全员核酸将成为记忆,还在上网课的学生,长期不出门的老年人,不再需要天天做核酸检测。斩断核酸利益链条,不将下雨的权力交给卖伞的人,广州又打响了全国第一枪!随着封控的水马被逐步拆除,公共的交通开始恢复,马路上的车流、人流、物流活动起来,广州这座城市,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往日的活力。我一直关注着广州疫情的起起伏伏,在防疫的过程中,广州做得并不完美,但它一直在改进,持续在进化。今天,广州又走在全国前列,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第九版防控文案》和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真正落地执行,给其它城市带个头,壮壮胆。当然,目前广州疫情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每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依然6000多例,社会面新增过百例。所以,此次广州新发布的防控措施,并不是完全放松,更不是躺平。大家依然要做好个人防护,听从政府的防疫安排,尽快将疫情控制住。相信广州,相信国家!—THE
2022年12月1日
其他

关于疫情的五个标志性转变!

触目惊心的核酸检测利益链:发国难财的黑心商家,都应该人道毁灭!
2022年11月30日
其他

触目惊心的核酸检测利益链:发国难财的黑心商家,都应该人道毁灭!

9日再做一次核酸。结果good,阴性。——然后张sir要被拖入到方舱去。为啥呢?因为9号阴性的核酸检测结果,悄悄被改成了阳性。
2022年11月29日
其他

多起孩子离奇失踪案,背后啥情况?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来源:万小刀(ID:wanxiaodao1
2022年11月28日
其他

“精神鸦片”怎么又多了一个

当时有张朋友圈截图在网上热传,说一位60岁老太太,凌晨三点玩儿排位,用赵云拿五杀,在峡谷留下不老传说。小编玩游戏虽然人菜瘾大,但也和很多网友一样不能相信,游戏里打得大家抱头鼠窜的,能是一位花甲老人?
2022年11月28日
其他

夜袭徐州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文:一人君,来源:i看见(ID:ikanjian)24日下午,郑州召开发布会,信誓旦旦地说:25日零时起,郑州全市启动5天攻坚战。目的是什么呢?用5天时间打一场疫情防控歼灭战。也就是说,用5天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且不说病毒会不会听你的,但场面上的话说得是真漂亮。可是画面一转,背后是怎样的呢?11月24日深夜,用警车开道,26辆大巴车悄悄停到了徐州的地界上。从车上呼啦啦下来大约870多人,然后,大巴车掉头快速离去。漆黑的深夜里,近900人被扔下后,没人再管他们。为了完成5天攻坚战,官方要求大家:每天做核酸,原则上居家,非必要不出户不出小区,非必要不离开中心城区。可以转过头来,却将900人呼啦啦给拉到别人地面上。敢情这就是这么完成攻坚战?这些人的突然到来,让徐州方面异常紧张,因为据说:这900人全部来自郑州富士康。也就是说,郑州方面偷偷将富士康的人拉到徐州,并扔在了那里。之所以用“扔”这个字,是因为在做这件事之前,郑州方面没有与徐州乃至江苏省,有过任何事前沟通,更谈不上对接了。这是郑州方面赤裸裸的一次私下行为,一次单方面的排毒行为。郑州的5天攻坚战,是在受到高层点名批评,没法封城的情况下做出的,实属迫不得已。5天,时间并不长,如果果真实现动态清零,那么放开就指日可待。想法是好的,可是做法却让人匪夷。他们也知道,这样做不仅不道德,而且也违规,所以特意把时间选在了深夜,偷偷地进行。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人从疫区郑州过来:他们是否阳性?核酸结果怎样?会不会引发感染?这些问题一概不知,而且数量还如此庞大,并且是一次性到来,还没有做任何的闭环管理。这让徐州方面非常紧张,也很惊恐。但人已经到了自家地界,只能硬着头皮安排。但即便是这样,也只是安排了300人左右,其他人已经分散到徐州各处。这无形中给徐州带来了巨大工作量,也给徐州的疫情防控带来极大危害。所以江苏省疫情指挥部紧急发出通知:对全省所有河南来苏人员加强排查,并进行落地检。这个工作量是十分巨大的,最关键的是,这个工作是郑州强加给江苏的。7个月前,也发生过一次同样奇葩的事。4月23日,上海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那天深夜,上海拉了一车人,丢在了江苏太仓的一个卡口。这车人总共28人,都在上海确诊阳性,然后被拉到浙江隔离,隔离期满后,上海又将他们拉到了江苏太仓。由于送人前,上海方面也没有与太仓有过沟通,大半夜偷偷将人扔在了太仓地界,这让太仓多方面高度紧张。虽然紧张,但人已经来了,只能硬着头皮,对这28人进行安置。同时,紧急给情况报给上级苏州市,请求上级尽快与上海进行沟通,杜绝此时再次发生。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太仓当时的紧张与焦虑。如今,7个月过去,类似的奇葩事再次发生。只是这一次:主角从上海换到了郑州,但受害的依旧是江苏。用26辆大巴,深夜将870个富士康的人拉到徐州。原来:这就是你们所说的5天攻坚战?排毒,就是将毒排到他人地盘上?清零,就是将毒赶到他人家里?自古徐州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看来到今天依然如此。郑州用5天打一场疫情攻坚战,原来第一战就是:夜袭徐州。—THE
2022年11月27日
其他

起底日本AV教父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如果不想死的话,就拼命往下看,而我永远在最底下。”——村西透启蒙“一切都是从我第一次遗精时开始……”。这是王朔的小说《橡皮人》开篇,时任《青年文学》的编辑马未都感觉惊艳,不顾领导反对,硬是在刊物发表时保留下来。这句话用在被誉为“日本成人片帝王”“昭和最后的情色大师”村西透的人生开篇,同样适合。西村透被誉为“日本成人片皇帝”村西透原名草野博美,1948年出生于福岛县平市一处偏僻乡村。父亲为他取名草野博美,意思是繁荣之美、大方美观。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全家人蜷缩在破旧的木屋中,分吃着大酱汤泡饭,饱受战争带来的苦难和恐惧。
2022年11月27日
其他

涉案资金194亿,超10万人卷入!又一颗金融巨雷炸了……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封面图源:图虫创意作者:邓新华来源:功夫财经怪事年年有,今年格外多。继前不久翟山鹰诈骗投资者,并嘲笑投资者“我比你们聪明,所以你们活该被我骗”之后,11月21日,又有一个金融枭雄上演了类似的一幕。11月9日,湖南盛大金禧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盘继彪失联,然后盛大金禧
2022年11月26日
其他

只有电费单不会撒谎

但这个说法还是解释不了大家的疑惑:既然要维持品质生活,为什么不换个床垫呢?有网友说,以前这种八卦曝出,大家高低也要研究一下豪宅的地段、户型、配置。现在大家净在讨论床垫和电费了。
2022年11月25日
其他

万能的临时工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0111月23日,江苏昆山,一名公职人员扇市民耳光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引发关注。视频显示,11月22日下午,在昆山市房产交易管理中心业务窗口。一名市民与工作人员发生口角。工作人员先是拿起疑似纸张的物品,摔在正办业务的市民面前。市民不满此举,将纸甩到工作人员面部,双方发生争执。随后,该工作人员抬手扇了市民一耳光。23日,昆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回应称,事情发生后已进行调解,双方均已谅解,涉事员工系临时外聘人员,已让其停职反省。和广大网友想的一样,果然又是临时工干的。网友的评论里透露着调侃和不满。不管临时工也好,正式员工也罢,政府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动手打市民,这都是原则性问题,被停职属实是一点也不冤枉。也有网友疑惑,“是招聘不到正式工吗?”02其实“临时工”这个词,是单位内部的口头称呼,正式的称呼叫外聘人员。这种外聘人员,大量存在于政府和事业单位。为什么要招聘临时工?因为随着基层审批服务机构的普及,窗口办理事项的增多,人手不够或者编制审批太慢。不少办事大厅、政务服务中心等,就通过聘用临时工作人员的方式,缓解人员紧缺压力。临时工在单位里,是比较尴尬的存在。他们一般和人社局下属的人才公司签劳动合同,然后派到各个机关事业单位。干着公务员的活儿,但是享受不到公务员的待遇,收入也少得多。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去当临时工呢?一种是家庭没什么压力,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混个工作,说出去体面好听。一种是把工作当跳板,工作稳定,有大量空余时间,可以备考公务员。而且他们熟悉体制内的工作流程,考公务员也有优势。对合同聘用的临时工来讲,这份工作并不是什么安身立命之本,大多也不会珍惜。一些人抱着“反正是临时工,不开心就不干了”的心态,面对办事群众时缺乏耐心。不能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自己不缺那俩钱,没必要受大气。在受到市民指责或产生冲突时,脾气不好的自然就会爆发。所以,这件事表面上来看,是临时工打了老百姓,实质上是有编制的公务员把这些最容易与老百姓产生矛盾的岗位都外包给临时工。只要出了事,必然是临时工背锅。看起来是一则孤立的事件,实则是权利义务失衡后的必然结果。03近年来,“临时工”屡屡犯事,似乎已经成为了某种常态:野蛮执法是临时工干的,粗暴回应媒体是临时工干的,扇市民耳光是临时工干的……总结来说:他们是犯事儿的,也是扛事儿的;他们是干活的,也是顶雷的;他们有时候是真的,有时候是假的。其实,许多关于“临时工”的官方回应,并非不是事实,但为什么老百姓不信,甚至出现南辕北辙的舆论效果呢?问题的根子在于,“临时工”根本就不应该成为政府回应工作失误的理由。最重要的原因是,临时工身份虽然“临时”,责任义务却并不“临时”。政务窗口本来就是为了给老百姓办事的,即便真的是临时外聘人员,只要穿上那身制服,坐在那个位置,临时工就不再是临时工,出了事也就不只是个人问题。至少在老百姓看来,他处理的业务与正式员工没有区别,而代表的也是政务服务部门为民办事的态度。也正因此,临时工也没有理由以临时的身份任性办事,涉事单位更不该拿临时工作为搪塞公众的理由。而总还有地方拿“临时工”说事,这背后是赤裸裸的官僚主义思维。因为临时工不是公务员,就觉得“出了事”是个人问题,“已停职”、“已开除”等于解决问题。这种捏软柿子式的敷衍,不过是推诿塞责的又一种表现。这套自欺欺人的办法,实际上掩盖了部门的管理、作风问题。希望以后,官方回应不要着重在所谓编制和身份,多一些责任和担当,而不再去指责所谓的“临时工”。—THE
2022年11月25日
其他

汪小菲的瓜背后内幕更惊人

汪小菲的瓜都吃了吗?这两天,他硬是凭一己之力,把世界杯的热度比了下去...起因是大S向法院起诉,因为汪小菲没有按协议支付生活费,要求查封他的在台资产。汪小菲一看,气不打一出来,连发23条微博,把自己和大S的家人通通说了一遍。其中就包括晒出一份账单。账单显示,汪小菲一年内支付给大S的所有生活费加起来折算后大概是「1亿」人民币。据汪小菲自己说,他每个月给房子还贷一百万,起初小编还以为吹牛,结果账单上真就这么写。其余一些支出也很夸张,比如7到9月的电费,折合人民币21000元。台湾省的电费大概每度电2块8台币,也就是说大S一家一个季度用了16000多度电。要知道,普通家庭一个月能用个1600度已经是非常夸张了,他们家直接乘以10倍...这还不止,网友还扒出汪小菲的豪宅里主人房的床垫价值20多万。难怪他对床垫有那么深的执念。这年头,明星离个婚都是9位数的,以后哪个明星撕逼没点大额账单都不好意思发微博。合着网友啥瓜也没吃到,光看明星炫富了。不过,汪小菲此前炫富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年轻时的他比现在更张狂。十几年前,汪小菲从国外回来接手家族生意,包括母亲张兰的会所,俏江南的海外工作等。传闻他在追张雨绮时一掷千金,给对方送的名牌奢侈品不在少数。那时的汪小菲,甚至敢在俏江南拿到A股申请后,发微博大骂王思聪是“臭傻x”。08年前后,汪小菲的微博画风是这样的:和贝克汉姆吃饭、和英国前首相喝酒、和沙特王子聊天,总之和各种社会名流打交道。后来和大S闪婚,更是给对方量身定做了一家公司卖饮料,代言只请大S一个。再后来2017年,汪小菲在台湾省开了家酒店,名为「S
2022年11月24日
其他

刘强东的19个「兄弟」

瓜哥曾有网友梳理出「8大出场自带BGM的男人」,其中包括乔峰(黄日华饰)、赌神(周润发饰
2022年11月24日
其他

下次统计,敢不敢把咱踢出去?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要不是有咱拖后腿,这平均工资可就刹不住车了。一早醒来,很多人喜提“涨薪”,31个省份发布了平均工资,首都和魔都的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已经超过了19万元。看到这个数字,小编松了一口气,幸好咱没在这两个城市凑热闹。不过每个吃瓜群众看到自己城市的数据,都觉得这个数字不真实,自己是“被平均”的那一个。“被平均”这一点让很多人感受不到善意,明明月薪只有3000,非要被投喂这种热搜。不气到上头才怪。小编就不一样,咱就喜欢看这种数据,从这些数据中,小编才能刷到存在感。那种吃瓜吃到自己头上的亢奋,大家懂不懂?平时月薪3000,谁能想到咱们啊?楼盘销售不会给咱打电话,银行贷款不会给咱打电话,要不是为了完成KPI,估计连电信诈骗都懒得拨咱电话。最惦记咱们的就是搞这些数据的了,如果不把咱的工资掺和放进去,这些数据还不得飙到天上去?就说去年这工资水平吧,那可是在很多高收入群体被限薪、大厂裁员、一些行业被一口气端掉的情况下取得的,这要没有咱这部分人扯着点后腿,公布的数据更不利于团结了。别以为咱月薪3000就对社会不重要,在节骨眼上,就需要咱给平衡平衡。再说了,这种数据公布出来,咱面试的时候谈工资都有底气了。咱要求也不高,就照着平均工资给就行,要是对家连这点要求都满足不了,咱可以PUA他啊:给不了平均工资,也好意思出来招聘?别瞎折腾了,还是老板亲自上吧。小编查了一下,北京非私营单位2010年的平均工资是6.5万左右,2015年是11万左右,2020就到17.8万了。这玩意跟熊孩子长身高一样,有自己的规律。照这规律,咱的工资一年要是没有一万的涨幅,基本就属于发育不良。更扎心的是,咱这个规律是不包括那些天生基因优秀的娃的,就像咱的平均工资中不包括年薪1元的东哥一样。他们拿的不是工资,是股权,所以咱们“被平均”跟这些大佬一毛钱关系都没有。除了他们之外,很多曾经能平均咱们的行业也被干掉了。去年还有一名女艺人被曝光,说是拍摄77天就拿到了片酬1.6亿元。掐指一算,人家拍一天戏,就把很多人一辈子的工资给拿到手了。这种天价片酬几年前就被限制了,虽然人家也会用“阴阳合同”来钻空子,但抽屉里那份合同的钱肯定是不会被算进平均工资里的。今年,有个90后提了一个代价很大的问题,她晒了老公8万月薪的收入证明,假装很天真地问:所以算是婚后财产么?算不算的咱就不知道了,反正这一晒直接把老公的工作给晒没了。其实金融行业的限薪也是一限再限了,耐不住基数太高,偶尔见光一回还是会突破吃瓜群众的想象力。有时候也不能怪人家拿钱多,怪就怪咱基因不够优秀。基因不优秀,还不琢磨着给自己整上几针“生长激素”,一天天地净想着用“躺平”来对冲。最后才发现,小丑竟然是咱们自个儿。咱们平时嘴上倒图痛快了,一到盘点的时候就蔫了,不是说好一起“躺平”的么,为啥平均线老是只涨不跌哩?哪怕有关部门帮着咱限这限那,这平均线还是噌噌噌地往上走。要不是咱这队伍里人多力量大,还真不知道这平均线的走势能嚣张成啥样?就拿A股来说,2021年高管们拿钱过亿的就有5家。中信证券18名高管拿走了1.66个亿,三一重工13名高管拿走了1.47个亿,迈瑞医疗9名高管拿走了1.26个亿,复星医药19名高管拿走了1.26个亿,中国平安12名高管拿走了1.11个亿。像迈瑞医疗这样的,光董事长一个人就能拿走2533.49万元。去年,一家大厂还向两名高管发放了超过2亿美金的酬劳,其中一名2.04亿美元、另一名为2.03亿美元,折算下来大概13亿人民币。小编小时候的梦想,就这样被别人给实现了。全国人民一人给小编1块钱,小编就是妥妥的亿万富翁。其实说起来很多大佬都是很照顾吃瓜群众的情绪的,他们在拿钱的同时总是小心翼翼地不占用平均工资的名额。就像拿一元年薪的东哥。还有小鹏汽车的总裁以一己之力拿走了4.35个亿,虽然小鹏汽车还在以一季度亏损十几亿、几十亿的速度平稳前进,但人家总裁4个多亿里超过90%,跟咱们平时说的工资没啥关系。所以,小编这会儿的心情就像高中时拿到成绩单的心情。明明学霸们都嚷嚷着周末没复习,净玩游戏了,为啥班级平均分还辣么高?还有,老师公布成绩的时候能不能别只公布平均分,也让咱看看到底是哪些人拿了高分。这么复杂的形势下还能拿高分,这么好的经验不站出来分享分享,可惜了。另外,照这架势,个税起征点是不是马上可以提高到五位数了?—THE
2022年11月23日
其他

李副区长深夜到女下属家里“充电”,结果在网上“爆”了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今天,我们来吃个瓜吧。吃瓜总比踩雷好。我相信“充电”可能会成为一个网络流行语——话说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副区长李某,深夜到下属、秀英区行政审批局局长吴某家里,反锁大门进行“充电“,被后者丈夫强行撬门而入,逮个正着。充电充成事故,在网上爆炸起火了,成为网上热闻。网上流传李副区长写给组织的情况说明。(图片来自网络)说明大意是,18日晚他和吴丹,以及几位同事、朋友在外喝酒。李副区长大方地承认,“都喝了点酒”,接着他又表示“吴丹喝多酒头晕”,由他“叫代驾送回家”,又在12点46分“护送她上楼”。可见他是一个多么爱护和关照下属的领导。李副区长73年生,女局长85年生,两人整整相差一轮,同一个属相,也许因此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吧,所以,当他送女局长回家后,发现手机没电了,女局长即体贴地给他充电。声明,此处“充电“的准确表述是,用充电线或充电宝给李副区长的手机充电。不许联想。毕竟,我们没有任何证据。李副区长说,从他进门到吴丹老公出现,中间只隔了短短三分钟。三分钟,按照雷政富“雷三秒‘的速度,可以完成整个操作流程。或者,至少,不妨碍双方整理衣冠——行政审批速度都强调一个‘快“字,更何况穿脱衣服。所以,当吴某丈夫破门而入时,见两人衣着整齐,并没有发现证据——没有足以推翻两人在谈工作以及充电的证据。所以,李副区长才在情况说明里大义凛然地写道
2022年11月23日
其他

他们输掉了比赛,但是却赢得了尊重......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世界杯第二场昨晚踢罢,伊朗以2:6不敌英格兰。波斯军团以大比分战败,除了自身实力不济,头号门将贝兰万德鼻梁受伤退场,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伊朗队一直在顶着心理压力,因为国内政治等原因在带着情绪踢球。从伊朗队的身体素质、以往战术水平以及球员场上状态看,他们昨晚的比赛似乎一直都不在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从一则语焉不详的相关新闻即可得知一二。在21世纪的今天,每一位女性,无论她身处何地,都拥有展现自己美貌的权力与自由。然而在伊朗这个以复兴伊斯兰原教旨教义为价值的神棍政权统治下,不仅老百姓收入与生活水平今不如昔,腐败没有因为伊斯兰革命而消除,甚至连女孩子们展示自己美貌的权利也被剥夺,请问这样的神棍政权如何赢得世人尊重?迫于国内神权与政治等压力,22位参加世界杯的伊朗人只能在绿茵场上用这种悲怆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愤怒,还不知道他们回到德黑兰后会面临什么样的惩罚。他们虽然输掉了比赛,但是却赢得伊朗人民、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他们的沉默震耳欲聋!—THE
2022年11月22日
其他

深夜通报!石家庄防疫政策“反转”,但这次我不想嘲笑她!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1石家庄疫情,再起变化。11月20日晚,石家庄疫情防控指挥部连夜对外发布通告。宣布对防疫政策再次做出调整。调整的内容总结来看主要有五点:第一,自21日起至25日,在桥西区等6个区开展全员核酸。二,高风险区居民严格足不出户,其他区域居民原则上居家,非必要不外出。每个家庭每天可安排一人持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和当日核酸已采证明,外出2小时采购生活物资。三,对超过24小时未进行核酸检测的人员予以河北健康码赋码。四,公共场所暂停营业,中小学恢复线上教学。五,非必要不离石。不难看出,石家庄这是又要暂停了。而距离它因为第一个落实20条,放宽防疫政策被夸上热搜,仅仅过去了7天。从打响第一枪的国际庄,到现在猛踩刹车,回归静默。舆论可以说是两极反转。有人质疑,这是放开失败了?有人则更加出言不逊,既然没有放开的本领,非要出什么头?这下演砸了吧。放宽挨骂,收紧被嘲。石家庄现在,无疑是被架在火上烤。但我认为,比起隔岸观火,肆意评论。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为什么石家庄要在此刻选择收紧的问题。其实,石家庄这么做,虽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2先来看一下石家庄在这7天里,疫情的变化。14号,宣布落实20条当天,新增确诊2,无症状438。15号,确诊0,无症状323。16号—18号,新增无症状数据分别是182、253、283。可以看出,此时,疫情仍呈下行状态。然而到了19号,形势骤变。新增确诊3例,无症状423例。到了20号,新增无症状更是猛增到了639例。当晚,防疫政策就立马跟着疫情的变化一起变了。从这个时间线来看,石家庄选择收紧,并不是毫无道理。这其实是一种防疫动态化的体现。纵观石家庄这几天的政策调整。先是取消了小区的核酸点,出入不看核酸证明。又因为市民反映做核酸排队太长,部分核酸点恢复免费。再到现在因疫情势头太猛,要求市民原则上居家。不难看出,石家庄的政策,一直是走一步看一步,随机应变的。也恰恰证明了,从一开始,石家庄选择的就是放宽,而不是放开。更不是网上所说的一放了之。尤记得石家庄宣布落实20条当天,一片欢呼。不少人都以为这是要完全放开了。甚至把石家庄当成是中国第一个放开的城市去宣传赞美。因而,现在的暂停才会为它招来这么多骂声。可人家本来就不是要放开躺平,又凭什么要挨这个骂呢?争议无可避免,但嘲讽大可不必。其实,防疫三年,这种争议就从没变过。无非是要完全清零,还是选择躺平放开的问题。只不过,第一个突围的石家庄,变成了舆论的靶子。说实话,挺冤的。我在上一篇写石家庄的文章里就提过:对现阶段的我们来说,防疫最难的地方,就在于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作业可抄。一切都需要摸索,需要试错。虽然国家发布了20条,但这也只是一个大方向。每一个地区要怎么落实,也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定。有的像石家庄这样,勇敢一些,步子迈得大些。有的还在观望,谨小慎微一些。都是合理的,没有对错之分,都是在尝试。但凡是试错,就没有不碰壁的。但凡是探索,就没有不摔跤的。这个道理,我们应该明白。而不是一会捧它上天,一会要它下地狱。人性有时候就是这样。我们往往只会记得第一个跑到终点的成功者。却对也曾全力奔跑却摔倒在路上的人,冠以失败者的名号,嗤之以鼻。可没有这些所谓“失败者”的踩坑,没有他们的避雷。成功者又如何能走上那条最安全,最平坦的大路呢?我始终觉得,讨论防疫政策最忌讳的,就是只认结果导向。只谈结果,不看过程。成果固然重要,但每一个为了实现目标而尝试过的人,都值得我们尊重。能带领大家走出黑暗的人,或许只有一个。可谁说在黎明前倒下的那些,就不配被记得?3石家庄处在风暴中心,说到底,最难过的还是石家庄人。先是一觉醒来,政策放宽了。大部分人都是一脸懵。这也没经历过啊,又期待,又害怕。谁也不知道该咋办,只能先跑去囤药,还被人嘲讽是制造恐慌。这一收紧,又是全网嘲,还被骂上热搜。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他们现在是左右为难。我想起刚放宽那会,有个石家庄网友是这么说的:“如果你现在在石家庄,别高兴太早,先观望着吧。如果你不在,只管欢呼叫好就行。”当时觉得是段子,现在想想有些心酸在的。如果可以,谁都想当坐享其成的那个。谁都知道,打仗时第一批冲上去的,大概率是要死的。但你也清楚,必须要听命令,这是每一个身在战场中的人的责任。不在石家庄,任何对放开或是清零的吆喝,任何对于当地政策的评判,都显得尤为苍白。所以,少一点嘲笑和讥讽。不管是对石家庄,还是对后面可能会处在同样处境的其他城市。防疫不能停,更不能急。我们需要耐心。我曾说过:石家庄是中国在后疫情时代防疫方向的一个缩影。到现在我也坚持这个观点。我们现阶段甚至是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在挨打中记苦,在尝试中纠错。不要妄想一步登天,而是期待慢慢松绑。就在昨天,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划定及管控风险区的方案。也印证了,我们是在顺势而为,慢慢调整。所以,稳住心态,别慌别怕。能走远的人,不一定是步子迈得最快的。但一定是每一步都走得最稳的。—THE
2022年11月22日
其他

猪肉上涨40%一级预警,意味着什么?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昨天,我爸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跟我说:“我想承包村里的养猪场。”我问他:“咋突然想养猪了?”他说:“活猪的收购价去年5块钱一斤,今年16一斤了!”我说:“到年底,猪肉价格还会涨,但我不赞成你承包养猪场。猪是有周期的,等猪肉价格涨起来时你去养,把猪养大了,猪肉价格就又跌了。”我爸这辈子没有养过猪,但他都想去承包养猪场了,这只说明:猪肉价格确实太高了,利润开始驱动我爸躁动的野心了。毫无疑问,今年的养猪户是要发财了。据国家发改委公开数据显示,对比去年,今年的猪肉价格同期上涨40%,触发猪肉储备调节机制一级预警。我国猪肉储备上涨调节机制主要分为3级预警,从低到高分别是:三级预警:猪粮比高于9时,暂不启动投放。二级预警:猪粮比连续2周位于10-12之间,或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周均价同比上涨30-40%,启动储备投放。一级预警:猪粮比高于12,或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周均价同比上涨40%以上,加大投放力度。而此次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猪肉价格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就是因为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周均价相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0%。可实际上,在部分地区的猪肉价格上涨幅度已经达到了100%。猪肉价格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就是最高级别的预警。当这一预警触发时,猪肉价格就已经相当贵了。小编清楚地记得,去年10月份去超市买猪肉大约12元/斤,贵的时候也就15元/斤。可最近小编去超市买菜,广州的猪肉已经涨到25元/斤了。上周末跟奶奶通电话,奶奶说老家的猪肉现在也卖25元/斤了。猪肉价格上涨,直接带来的影响就是:伙食费大增。若是一个五口之家,买两斤猪肉就要50块了,再买点鱼虾蔬菜之类的,一天的伙食费就要100多块,一个月的生活费就要3000元以上。可总理说过,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这就意味着,有6亿中国人还过不上每天有猪肉吃的生活。小编印象最深的是2020年上半年,那会儿为了抑制武汉疫情向外扩散,我在广州隔离。那时的猪肉价格真的是天价!42元或43元/斤,我买一斤猪肉,再买一斤排骨,就要花掉90多块钱,家里每天的伙食费都超过了200元。那猪肉真的是吃得我肉疼。小编一度感觉,那吃的不是猪肉,那是我身上刮的肉。当猪肉价格的顺周期遇上新冠疫情,那真的是香烟遇上了火柴,燃烧的都是我的劳动剩余价值。而在今年的这个冬天,我们尤其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大疫三年,今年到了防疫的最后关键一年。冬天又恰恰是新冠病毒的活跃期,如果在这时候疫情失控,再加上猪肉价格的上涨,大家的生活只会更加艰难。国家提前发布猪肉价格过度上涨一级预警是好事。因为当一级预警发布后,国家储备肉就可以加大投放市场了,抑制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现在是10月份了,进入下半年了,猪肉价格的调节不能等到年底。到了年底,春节又会刺激猪肉消费,届时猪肉价格更加难以抑制,一切都要提前预备,提前规划。在小编看来,猪肉价格在今年基本上是跌下去无望,主要是看涨到多少见顶。国家储备肉是一个兜底操作,它既兜猪肉价格的下限,也兜猪肉价格的上限。但是,小编以为,大家要做好猪肉价格突破30元/斤的心理准备。生猪的养殖周期在150-180天。如果再算上种猪培育,猪仔育苗,还有后期的生猪批量出栏,整体上市,这个过程起码得一年以上。在国际上,俄乌战争日渐持久化,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存在很大的上涨风险。其中,乌克兰是全球第三大粮食出口国。要是明年乌克兰的春耕受战火影响而大幅减产,那国际粮价必然上涨。西方粮商则趁势囤货居奇,对我国玉米、豆粕等饲料引进也会造成价格压力。中东的石油减产,同样会增加化肥成本,让农业成本上涨。这些最基础的农业化肥、养殖饲料成本的推高,最终都会反映在猪肉价格上。如今,天启四骑士中的战争、瘟疫、饥荒和死亡,已经来了3个了,就差饥荒还没来了。在这动荡和充满未知的年代,小编觉得,大家要不提前熏点腊肉囤起来?—THE
2022年10月23日
其他

阶层固化,能靠教育打破吗?

作者:吴军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在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取得了计算机科学的博士。他是谷歌中日韩算法的主要设计者,也曾担任腾讯搜索业务的副总裁。现在则是硅谷投资人。在竞争越发激烈的当下,教育能够成为成功的保障吗?答案或许并不是肯定的。在一次演讲中,吴军博士探讨了“教育改变命运”的主题,他认为,与其期望教育可以让人一步登天,不如踏实地认清自己所处的情况,通过教育来提升和改变自己,这才是教育真正的价值。01教育可以改变命运吗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是“教育改变命运”,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观点,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但是,有时我们看到的又是另外一回事。首先说大家相信它的地方。英国有一个从小没有上过学的穷苦工人,他到十几岁都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但是他一直很渴望学习。每到下班的时候,别人都去喝酒,而他则利用下班时间去自费接受了英国的公立教育(给穷苦人的教育)。两年后,他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21岁那年,他学会了写信。后来,他和一个大自己很多岁的女仆结了婚,生了孩子。然而不幸的是,他的太太去世了,他只能自己把孩子养大。因为他在矿上工作,经常发生矿难,他就研究发明出了安全灯。但是,当时英国一个叫戴维爵士的科学家,也发明了类似的东西,为了争夺发明专利,他们打了很多年官司。由于戴维博士的名气太大,结果也就不了了之了。这样看来,我们的这位主人公运气真的很差。但是,他本人却不在意这些得失,一直安心做自己的事,还和儿子一起上学念书。他的名字叫史蒂芬森,在历史上被称为火车之父。我们今天火车的系统从铁路到机头等都是他发明的。
2022年10月23日
其他

香港突然开始“抢人”了,意味着什么?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作者:正解局来源:正解局(微信ID:zhengjieclub)文章已获授权香港这次让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希望。几年前,西安、杭州、武汉、成都等城市搞“抢人大战”。昨天(10月19日),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发布第一个施政报告:香港也开始“抢人”。而且,力度之大,超出想象。其中,还专门说到港府将成立“招商引才专组”。特首也强调,香港必须更积极和进取地“抢人才”。这次香港“抢人”的新政策,重点主要有几个:第一是取消“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年度配额(暂时为期2年)。第二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过去一年年薪不少于港币250万元(约合人民币230万元),或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并在过去5年里有不少于3年或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士,可获得2年的在港通行证。没有工作经验的,但最近5年里毕业的百强大学毕业生,也可以申请通行证,每年上限1万人。第三是优化其他就业政策。比如,引进13项本地人才短缺的专业,或有关职位年薪不少于港币200万元(约合人民币185万元),雇主可直接申请通行证。其他,还有放宽“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优化“科技人才入境计划”。此前,非香港永久居民在港买房,必须额外交30%的印花税。以后,合格外来人才在居港7年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后,可申请退还已经交的买家印花税及新住宅印花税。其实,早在2006年,香港就推出“优才计划”,最早配额1000人,在2020年增加到2000人,2021年再进一步增加到4000人。相比起来,这次政策力度是非常的大了。不过,香港开始“抢人”也是不得已了。首先,是越来越严重的老龄化。2017年,港府统计署发表报告,当时估计香港劳动人口要到2022年左右才到达顶峰。但现实是,香港的劳动人口早在2018年5~7月就到达了顶峰,当时是398.7万人。到今年5~7月,香港的劳动人口为376.1万人,相比四年前,减少了20多万。就拿2021年度来说,香港有3.51万人出生,但有6.16万人死亡,人口净减少2.65万。虽然有新冠疫情导致老年人死亡增多的实际情况,但实际上,一年只有3.5万名新生儿,实在是有些少了。要知道,前些年,香港一年的新生儿有7万左右。另外,还有一点就是移民。就像施政报告里说的,香港在“过去两年,本地劳动人口流失约14万人”。其中,2021年度净移出香港的人数就有9万多。而且,香港现在也非常缺人。因为疫情影响,香港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但是,就业市场十分好。根据发布的报告,香港的失业率从今年5~7月的4.3%,下降到6~8月的4.1%;就业不足率从2.2%,下降到2%。现在香港旅游、零售行业还不景气。如果一旦经济完全复苏,那么,极大可能会出现劳动力紧缺的情况。当然,香港开始“抢人”,绝对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我们都知道,过去一段时间,香港因为内外部的一些原因,经历了动荡期,对香港整体的社会风气和实际运转都产生了很大很大的影响。香港“抢人”可以看作是香港开始重新拼经济的一个标志。和“抢人”同步,香港还在推行“抢企业”,吸引更多企业落户香港。特区政府要从“未来基金”中拨出300亿,成立“共同投资基金”,以共同投资模式引进和投资落户香港的企业。此外,特区政府还成立“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专门来招商引资,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潜力、具有代表性的重点企业。在科技研发上,也会有重磅投入。香港耽误、折腾得太久了。趁着这段时间,东京、新加坡等大都市捡了不少漏。尤其是新加坡。因为,新加坡和香港之间的替代性太强了。香港美国商会有个调查,80%的受访公司认为,新加坡最有可能取代香港的地位。前段时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显示,新加坡就超越了香港,位居亚洲第一大金融中心。在之前,亚洲第一、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的位置,基本上都是香港的。回到我们国家。目前,香港在中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大陆任何一个城市,包括北上广深,都没法取代。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因为考虑到在美国上市的风险,越来越多的中国上市大企业开始选择从美国退市,转而在香港上市。正像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前段时间说的,“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同时也是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是中国的香港。每个中国人自然都希望香港越来越好。从这次香港“抢人”中,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希望。—THE
2022年10月22日
其他

李宁“日本军服”大翻车事件始末:为什么这次,惹了众怒?

小黄同学来源:李月亮ID:bymooneye这次,李宁翻了个大车。因为几款衣服的设计很像日本军服,这几天,李宁品牌正被架在火上烤。一夜之间,从国潮变成“国嘲”。整件事情,非常让人迷惑。
2022年10月20日
其他

总投资40亿,全国第一家26层大楼,全自动养猪大楼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作者:真叫卢俊团队文章来源:真叫卢俊(zhenjiaolujun0426)文章已获授权说真的看了这么多个房地产项目超高层建筑唯有国庆期间看到的这个,是最让我啧啧称奇惊掉下巴的对,你眼前现在看到的,总高度有26层的超高层建筑,位于湖北鄂州市看起来像一个商品房或者高层公寓对不对其实它不是什么商品房小区,而是目前世界上单体最大,总投资40亿,未来预计年出栏可以达到120万的养猪大楼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猪的单身公寓,猪酒店之类的存在其实就是把猪装进高层楼房里,让它们在里面度过一生,然后不断的繁衍后代或许有一天,我们路过的某个超高层小区里,里面住着的真不是人类,而是成千上万头的“二师兄”们看到这则新闻的我,因为实在觉得过于惊奇于是趁着假期好好的研究了下这个养猪大楼,发现它,甚至比很多小区还豪华还要高级01
2022年10月19日
其他

韩庚妻子“天价月子房”曝光:有钱人的世界,真的和我们不一样……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明星的生活能有多奢华?也许我们普通人很难想象。近日,男星韩庚的妻子卢靖姗,晒出自己在月子中心坐月子的照片,其奢华程度让很多人大开眼界。她入住的,是北京某知名月子中心。环境看起来比五星级酒店都要豪华。新鲜的水果,温馨的花朵,还有精致的点心,从视觉到味觉,都让人心旷神怡。月子餐营养均衡,每一餐都不重样,让人一看就食欲大增。更重要的是,除了从生活上照顾得格外精细外,月子中心里还特别看重产妇的产后修复。宽敞明亮的房间,可以供她随时运动并舒展身体。高级育儿师的指导,让喂奶和育养变得极其简单。高端的设备,温柔的呵护,普通人月子里那些育儿的焦虑,身体要承受的痛苦,通通被熨平。据悉,这所月子中心,费用相当惊人。短短28天的费用就是25万,而56天的费用,更是高达51万。果然,贫穷限制了想象。很多网友都说:“有钱人的快乐我体会不了。”“住在这里怎么可能抑郁?”“生个孩子可能是山区孩子几十年用不完的钱。”这个世界,人和人之间,的确是不同的。有人一天花的费用,也许是别人一生都赚不来的财富。同一个世界,有人在享受着快乐和呵护,有人却在吞咽痛苦和龃龉。看完卢靖姗坐月子的新闻,我忽然想起了前段时间那个杭州的产妇。她姓沈,独自一个人来医院生产,但生完孩子,她又急匆匆离开医院,再也没有出现。
2022年10月18日
其他

林志颖车祸后的生日照刷屏,背后的真相有多残酷?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不老神颜”,又回来了。那场骇人车祸发生的85天后,林志颖第一次出现在了镜头前。昨天,在妻子和三个孩子的围拥下,林志颖微笑着切蛋糕,庆祝自己48岁的生日,以及出道30周年。不到三个月,这恢复状态,叫人感慨。除了清瘦了些,他好像没怎么变,哪里有之前网传“毁容”的迹象?要知道,那场车祸里,林志颖伤势严重,不仅肩膀的肱骨粉碎性骨折,轻微脑震荡,面部外伤,还有颜面骨折。当时路人把他从车上救出时,压根不知道自己救下的是个大明星。因为脸伤得都认不出了。那时很多人唏嘘,岁月没带走他的容颜,一场车祸却带走了。但在台湾有名的长庚医院,林志颖接受了外科和骨科手术。之后,由院长亲自操刀,用钛金属材料固定,做了面部重建手术。图源:联合报而林志颖的面部重塑涉及的器官不少,骨头、眼睛、下巴、鼻子、面部皮肤。有台媒统计,这么多项目的手术费,可能要上百万台币。加上造价不菲的金属材料,林志颖恢复“神颜”的背后,靠的可都是大把的真金白银。不禁感慨,健康真是一场金钱的较量。试想如果这是一个普通人,遭遇意外,会不会有能力住进最好的医院,请最好的医生?能不能有底气不惜一切代价,用最好的药物,做最昂贵的手术?我们总说健康无价,生命无价,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一个会先来。但其实,这些都是有价的,只是比较贵而已。关键是意外来的时候,你有没有这个经济实力,把它抚平。我经常在文章里苦口婆心,劝年轻人多挣钱省钱攒钱。后台有读者私信我吐生活的苦水,我也会建议先别想那么多,抓紧搞钱。人活一世,生老病死。在遇上后三样的时候,有钱和没钱,过的真是两种人生。01辽宁阜新矿总医院的重症监护科有位大夫,姓陈。他在ICU病房工作多年,见过形形色色的病人,也记录下许多故事。就在几天前,他第一次遇见一个病人在意识清醒的时候,自己主动放弃治疗。这个病人才50多岁,年轻时从事玛瑙打磨和加工工作,长期吸入粉尘,得了矽肺病。每隔几个月就要住一次院,到后来呼吸困难,一个月要住几次院。家里的积蓄花完了,还四处欠债。最近一次,情况严重,幸而在ICU里上了各种仪器后,有所好转。可清醒之后,病人非但没有松口气,反而更不安,急着想要说什么。陈医生给他找来笔和纸,他颤颤巍巍地写下:“我是不是(病)重了?拔掉(呼吸机)能死吗?”图源:@ICU小陈医生他觉得,亏欠家里太多了。长期的治疗、反复,他已无力承担,这次又进了ICU,恐怕费用更高。哪怕医生再怎么安慰、劝说,再坚持一天,也许就有转机。但他重重摇头,又写下六个字:“能不能今天死。”图源:@ICU小陈医生在他的执意下,家属只能哭着同意。在没钱面前,有时候,连抓住生的可能都是一种奢求,连多活一天都是一种愧疚。疫情刚爆发的时候,武汉大学中南医院ICU主任彭医生,伤心地讲过相似的悲事。一位来自黄冈的孕妇,病症很重,在ICU住了一个多礼拜,花了近20万。钱,都是找亲戚朋友凑的。其实,她的病情已经在好转,继续治疗,是有可能存活的。但最终,丈夫哭着决定放弃治疗。孕妇去世了,第二天,政策宣布对新冠病人提供免费治疗。哪怕她家能再多一点点钱呢?哪怕只再多熬一天呢?母子两人,也许就能活。当年乔布斯患上“癌中之癌”胰腺癌,一般患者,平均寿命只有9个月。但他每年付出上百万美元医疗费,足足多活了8年。“赌王”何鸿燊早年就身体抱恙,88岁高龄的时候还跌倒撞伤头部,老年人最怕摔,换做普通人可能早就扛不住了。但他花了1.7亿人民币,多换回了10年的寿命。打个不算恰当的比方,病痛之下,人就像一块旧损的电池。有钱,能修护,接入电源,续上能量;没钱,只能眼睁睁看着电量慢慢耗尽。所以为什么要多挣钱?不过是想有能力活得久一点。不过是想在意外面前,能不被轻易剥夺生存的筹码,能让自己的生命不必那么卑微。02陈医生还说了个故事。那是个“三无病人”。就是没有家属,没办住院手续没交住院费,也不知道姓名、年纪的病人。他昏迷在路边,被120直接拉到ICU。瞳孔只有针尖大小,一测血氧饱和度才15%,已经没有办法正常呼吸。CT结果,脑干出血,面积还很大,非常危险。陈医生赶紧和同事们兵分两路,一边紧急寻找家属,一边给病人上呼吸机、进行药物初步治疗。好不容易,让他的生命体征稳定一些。这个时候,病人的女儿匆匆赶到了ICU门口。但,那却成了她见到父亲生前的最后一面。图源:@ICU小陈医生这本是个很幸福的一家三口。但不久前母亲确诊了胃癌,手术掏空了家里的所有积蓄,人现在还躺在医院,后续还有种种治疗,等着花钱。为了多凑些钱,这个父亲每天白天上班,晚上就去跑出租。因为本身就有高血压,加上长期熬夜休息不好,精神压力又大,身体再也承受不住,倒下了。那是个刚刚毕业还没找到工作的女孩。一边是病房里的母亲,一边是ICU里的父亲。她在ICU的门口怔了很久,最后,哭着托陈医生向父亲带了一句话:不要怪我。在放弃治疗同意书上,签了字。图源:@ICU小陈医生当一个家庭,掏光了老底,也只够承担一个人的医疗费。当一个女儿,站在维系父亲生命的仪器旁,却因为穷,无法让它们运行下去。那一刻,选择生或是死,谁又能说什么对错?只剩无奈。一个人最觉得自己混蛋的瞬间,就是目睹家人因为自己的无力,受尽委屈。我最穷的时候,一个月工资一千多。母亲结石,做手术切除。那是个小手术,但母亲肚子上留下五个硬币大小的创口,疤痕很丑。我自责了很久。如果我有钱,是不是就可以很阔气地为她提供更好的手术条件,更好的缝线。而不是让她和一群病人、家属挤在逼仄的空间里,半夜疼得直流冷汗的时候,都得不到片刻的宁静。再如果,这次不是结石,是更严重的病呢?所以为什么要多挣钱?不过是为了更好地守护你爱的人。不过是当他们遭遇风险时,不用痛骂自己的无能为力,不用留下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03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那种高级的月子中心。我第一次在网上看到网友拍下的内部视频后,很惊讶,很羡慕。宝妈有舒适的大单间,宝宝有温馨的小房间。外面有单独的小餐厅,以及宽敞的会客区域。屋内面积,至少上百平,各种设备都齐全。住得舒服不说,吃得也讲究。南瓜百合、牛肉、糯米鸡、虾仁,满足宝妈的营养,更满足口味。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好几个专业人士帮你照顾孩子。宝妈在这里,只需要安心调理好自己的情绪和身体,专注自身的修复就可以。原来,当你觉得生孩子就是蓬头垢面,心力交瘁的时候。有钱,竟可以把这一地鸡毛变得体面精致。原来,钱最现实的好处,是能换来时间。而时间,就意味着自由,意味着选择权,意味着你能够重建生活的秩序。作者良叔说起过自己的高尔夫球友,一个企业老板。50多岁,成绩稳定在70多杆,他很引以为豪。没想到,突发中风,命保住了,瘫了半身。换做别人,可能再也不能拿起球杆了。但他去了北京最好的医院,用最先进的仪器,最昂贵的药品。还请了一个高级按摩师,仅针灸按摩这些治疗,就花出去近百万。又花重金,请了一流的职业教练,根据他的身体,重新定制动作,帮他重返球场。2年后,他竟然恢复到70多杆的水平。为了庆祝,他设宴请球友吃饭,席间无比开心地说:“真好,我能继续留在美丽的球场上。”人活着,除了生死的大事,还有无数麻烦的磕磕碰碰,小病小灾。当一切凡是能用钱解决的事,我们都不得不用比钱更宝贵的时间、尊严、热爱去交换时。竟不知道,有钱的世界,是可以轻松地熨平褶皱、擦去狼狈的,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从容的。所以为什么要多挣钱?不过是为了活得更加体面。不过是哪怕生孩子、坐月子、生了病,也不用慌张凌乱,而能留住生活里的美好。04最后,和大家分享一段话:“富人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活容错率高,不管做错了什么都能够及时弥补。而普通人最大的不幸,是容错率太低,稍有差错,就千疮百孔。”如果你不想被迫发现钱可以换命,命却不值钱;如果你不愿在父母的衰老、家人的病痛中,自责地挣扎;如果你不甘在生育、受伤、生病后,忍受狼狈,放弃得体。那就好好去挣钱,认真去攒钱,努力拉长你卡里的那串数字吧。这不是俗气,而是清醒地认识到钱带来的底气,是在颠簸的生活里给自己准备的安全气囊。我们也许无法阻止病痛的来袭,但却起码能努力降低自己不幸的几率。共勉。—THE
2022年10月17日
其他

美国发布最严芯片禁令,意味着什么?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美国再次升级了对中国的芯片封锁禁令。这应该是美国对中国实施芯片封锁的最严禁令。不仅是把对华为的芯片封锁,扩散到了更多的中国高科技企业,还大大加强了封锁范围。在美国对华为的芯片封锁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芯片断供;二是,技术封锁,禁止华为使用美国相关的芯片技术服务;三是,禁止美国芯片企业向华为出售高端5G芯片。而今,在美国对中国企业的芯片封锁不断升级之下,又有31家中国实体单位被纳入到美国的封锁名单之中,主要包括长江存储、中芯国际、先导先进材料有限公司、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湖南大科激光、北方华创磁电等。从制裁名单中可以看到,主要以芯片制造、芯片原材料以及科研单位和高等大学为主。而在此之前,美国就已经制裁了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13所中国大学。民营企业则有华为、中兴、大疆、海康威视以及科大讯飞等。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这一系列制裁,最大的目标就是阻止中国的产业升级,在核心领域对中国卡脖子。在美国最新的芯片封锁令中,加强了对中国芯片全产业链的打击。其中,最大的亮点在于,首次对中国芯片产业实施强制“人才隔离”政策。美国政府要求,持有美国国籍或者美国绿卡的芯片相关技术人才,不得在中国大陆企业中从事半导体相关行业。即便是负责售后服务的设备维护人员,也不得继续留在中国大陆,必须“限期返美”。否则,美国政府将取缔这些人的国籍或者绿卡。该政策一出,中美两国半导体上市公司的股价一起崩了。不仅中国半导体公司股价大面积暴跌,美国高通、英伟达、英特尔以及台湾台积电等芯片公司,股价全面暴跌。这对中国而言,是美国打出的一记七伤拳,伤敌1000,自损800。我们可以参考俄乌战争,俄欧能源合作硬脱钩,受损最大的不只是俄罗斯,还有欧盟。在俄欧能源合作中,俄罗斯是最大卖家,欧盟是最大买家。双方合作的破裂,让最大的卖家失去了最大的买家,而最大的买家也失去了最大的卖家,双方输得底裤都露出来了。在芯片产业中,中美亦是如此。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卖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买家。当一个最大的芯片卖家丧失自己最大的买家客户后,其结果不是美国芯片厂商单方面赢,而是中美芯片合作的双输局面。短期来看,两边的半导体产业都被打崩了。对中国芯片厂商而言,要实现先进制程的突破,离不开全球的顶尖人才。而全球最顶尖的芯片人才,恰恰是美籍华人。可以说,芯片产业能走到今天,华人的技术贡献是最大的。无论是阿斯麦的光刻机,还是英伟达、英特尔、博通、高通、三星等全球顶尖的芯片厂商,背后都离不开顶尖的华人精英。大陆芯片想要在最短时间内实现芯片技术的突破,离不开对全球华人精英的招募,尤其是美籍华人。可是,美国对大陆芯片厂商实施“人才隔离”政策,强迫美国的芯片精英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小编毫不怀疑,会有一批最美逆行者选择中国。就如两弹一星时期,也有一批最美逆行留美科学家,返回了祖国。可是,也会有一批高技术人才返回美国。毕竟,他们拥有美国国籍,老婆孩子家人事业可能都在美国。要让所有的爱国者都抛家弃子地选择大陆,是不容易的。毫无疑问,这会削弱中国芯片产业对全球顶尖人才的引进能力。而美国芯片厂商也不会好过。因为他们是被迫放弃了全球最大的芯片客户。这是由中美产业结构决定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中心,只有中国才对芯片这种零部件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其他国家根本就没有中国这么庞大的电子制造业。小编就曾说过,为什么美国不用芯片卡俄罗斯的脖子?因为俄罗斯根本就没有脖子。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只有中国需要规模庞大且性能先进的芯片,就连美国对高性能的芯片需求也比不上中国。只有一个原因:中国的电子制造业规模全球最大。失去了中国这个市场后,美国企业还能把芯片卖给谁?我们就拿手机来举例,韩国自己有芯片,苹果公司从台积电采购,其他的手机市场份额基本上都在中国了。中低端芯片,中国厂商自己能生产,可以不买美国的。中国最需要的只有美国的高性能芯片。现在好了,美国公司不被允许对中国企业卖高性能芯片了。你说美国芯片公司的股价崩不崩?资本是最冷酷,也最理性的。这种人才隔离的背后,是技术隔离,也是市场隔离。为什么美国宁愿自损800,也要拼命地打击中国芯片产业呢?其实,从俄乌战争就能看到,缺乏高性能芯片的俄罗斯,最先进的T-90M坦克产能大幅受限,被迫改装老旧的T-62坦克。一个拥有石油、粮食和核武器的俄罗斯,可以成为一个二流强国。但是,如果想要成为全球顶尖的一流强国,就一定要有强大且先进的半导体产业做后盾。没有哪个国家比美国更清楚,在接下来的智能化信息革命中,半导体产业有多么地重要。如果中国不打算成为世界一流强国,那么,先进芯片对中国而言,就是无关紧要的。可是,中国立志重塑世界格局,改变不公平的国际秩序,到本世纪中叶与美国平起平坐,这就无法绕过先进的半导体产业。美国发布的最新芯片禁令在告诉我们:一,芯片很重要,非常重要,美国封锁得越狠,越证明芯片在智能化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性。我们要坚定信念,发展和壮大国产芯片产业。二,人才是高科技产业的基础。所谓的“技术无国界”,“人才无国界”是扯淡的,是不存在的。大国竞争的底层就是人才的竞争。既然美国已经划出界限了,强行逼迫半导体相关人才选边站队,那么,中国也有必要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半导体技术专家的引进力度,对他们放宽中国绿卡的限制,为他们的家属提供绿色通道。美国在逼芯片人才回到美国,我们也要加大力度,留下这些芯片人才。三,中美芯片竞争已经白热化,美国是摘下“自由”的虚假面具,不择手段了。对中美高制程先进芯片的产业合作、技术合作,不能再抱有任何幻想了,没有妥协的余地了。四,不要害怕,坚定信心,尊重人才,尊重科学,用中国人的智力去解决卡脖子的难题。小编预计,未来的十年都将不会是轻松的十年。随着中美国力越来越接近,中国产业升级遇到的阻力就会越来越大。美国对中国的封锁也会越来越强。曾经的美国霸权挑战者苏联败了,日本败了,欧盟也败了,复兴中的俄罗斯陷入了乌克兰战争的泥潭。中国是唯一的希望了,也是最大的希望!—THE
2022年10月16日
其他

捐款5.7亿的“越南华人女首富”突然被捕,为何会惊动李嘉诚?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加★星标★作者:顾景言来源:最华人(微信ID:wcweekly)文章已获授权一位越南女富豪的被捕,能惊动大名鼎鼎的李嘉诚?非但如此,她的名字,已经成为越南举国上下的焦点。因为她拥有华人血统,在越南商界叱咤风云多年,是越南国内数一数二的纳税大户。按照财富的估算,她称得上是越南的华人女首富。●
2022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