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荐 | 《知识如何流动》:科学技术如何跨越“边界”?

口述历史 2024年08月30日 09:49



将“口述历史”设为置顶星标

让书香与您常伴



知识能否畅通无阻地跨越国境?

知识的跨国流动何以可能?

知识如何穿越以国家主权名义管控的种种复杂机制?

知识事关重大,管理知识的流动与保护各种地方和国家利益息息相关。


 推荐阅读 

《知识如何流动》

[美]约翰·克里格 主编

魏洪钟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他们说——




这本生动而富有创意的文集,探讨了科学知识如何以及能否跨越国界的不同塑造条件。它涵盖了几乎所有范围的活动和各种情况,从日常最基本的物质性,到机构、官僚体系和国家结构的限制,这些因素规定了知识、“知识体”、技术和科学实践的跨国传播。《知识如何流动》是对20世纪科学和跨国主义文献的不可或缺的补充。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杰西卡·王


本书对于历史学家格外有用,无论他们是否研究科学和技术,因为它直面了书写跨国历史的困难,并提供了一套真正多样化的选择和模式。跨国历史不仅呈现出混乱、劳动密集和偶然性的特点,还呈现出(正如它应该的那样)参与者和分析者共同创造的特点,而非仅仅展现一直被忽略了的隐蔽的视角。这一点迫使我们去思考为什么跨国历史十分重要,它甚至使得那些未被充分表达清楚的声音还在活生生地呼吸着。这本书是一个邀请,而不是一个答案。


——福特汉姆大学  沈德容



科学技术如何跨越“边界”?


“边界”在某种意义上是实际的建筑,既是真实的障碍,又是展示权力范围的地方……专业知识的形态多种多样,有的藏在头脑里,有的刻在双手上,有的以手工制品为形式,有的在文本之中。在美国,专业知识影响着签证、出口管制和防扩散政策;在阿尔及利亚,专业知识促进了殖民定居者的柑橘生产;在越南,专业知识促进了三角洲的开发;在印度,专业知识改变了农业生产模式……


本书以知识为对象,聚焦各个地点之间的“知识”流动,探究人员、观点以及事物跨越“边界”时所需的种种条件,展示了知识并不是畅通无阻地从发达国家流向其他国家,而是发达国家为了维护科学技术上的领先地位、经济上的有利优势和国际政治上的霸权,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对知识及科学家、技术人员等知识体的跨国流动,设置各种各样的障碍。




作者简介



约翰·克里格(John Krige),亚特兰大佐治亚理工学院历史与社会学学院克兰兹伯格讲习教授。主要研究技术社会史、现代全球史。著有《知识共享塑造欧洲:美国的技术协作与防扩散》(Sharing Knowledge Shaping Europe:US Technological Collaboration and Nonproliferation)、《战后美国的知识管制与国家安全》(Knowledge Regulation and Nationeal Security in Postwar America)等。




译者简介



魏洪钟,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会员。主要研究科学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政治哲学。著有《科学实在论导论》《细推物理须行乐——李政道的科学风采》等,译有《民主》《托马斯•库恩》等。


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导言:书写科学技术跨国史(约翰·克里格)


第一部分  美国的监管体系


第一章  限制“知识体”的跨国流动——冷战时期美国签证限制和出口管制(马里奥·丹尼尔斯)

第二章  出口管制——监管全球化经济中的知识跨国流动(约翰·克里格)


第二部分  殖民时期和后殖民时期的知识跨国流动


第三章  柑橘和知识跨国流动(蒂亚戈·萨拉瓦)

第四章  美国技术和印度现代化(普拉卡什·库马尔)

第五章  知识跨国和美国霸权——美国占领下的日本社会科学家(米里亚姆·金斯伯格·卡迪亚)

第六章  圣马科上空的博弈——卫星发射背后的美国和意大利(阿西夫·西迪基)

第七章  美国陆地卫星和发展中国家——主权和资源(尼尔·M. 马赫尔)


第三部分  变化中的个人身份


第八章  美国身份与墨西哥国籍——科学流动十字路口的跨国者(亚德里安娜·迈纳)

第九章  科学跨国流动资助中的不通称呼(迈克尔·J. 巴拉尼)

第十章  文化外交和跨国流动——20世纪美国和巴西的科学交流(小奥利瓦尔·弗雷尔,印第安纳那·席尔瓦)

第十一章  从国内到国际——美国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与美国价值的推广(约瑟夫·西蒙)


第四部分  核时代的管制与交流


第十二章  核知识跨越拉丁美洲边界——知识跨国流动中的技术援助(吉塞拉·马特奥斯,埃德娜·苏亚雷斯-迪亚兹)


后记:对书写科学技术跨国史的思考(迈克尔·J. 巴拉尼,约翰·克里格)




对科学技术跨越国界的思考


边界和国家管制的这一显著和不对称的特点,导致我们强调像“旅行”和“过境”之类的术语而不是“传播”“流动”或者类似的可能会弱化跨国交流中的跨境问题的语言。通过强调传播知识所涉及的辛劳和偶然性,本书各章作者把注意力放在实践上,扩大“参与者”的范围,从而包括在不同地点生产知识所需的物质基础设施和设备。阿西夫·西迪基特别提醒我们注意分散的地点,在那里跨国知识与边界、地缘政治交织在一起。这种跨国劳动的场所给了西迪基一个强有力的框架,来剖析跨国参与者是如何集合所需资源以建构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人员、观念和物质的网络。这些人员、观念和物质一起构成了跨国网络。特定场所的深厚历史可以解释这些场所作为知识创造者跨国网络中支柱的吸引力,它们把制约跨国努力的多种地理和时间的尺度交织在一起。通过知识的透镜来阅读跨国历史,很容易(但不是必然地)边缘化那些对跨国时刻产生的社会变革没有直接发言权或控制权的人们。他们既没有专业知识,也没有经济的或社会的资本来助其加入为了满足跨国精英们的愿望而建立的知识网络。印度农民的生活(库马尔)或马林迪当地村民的生活(西迪基),被由外来参与者和项目带来的当地习惯的改变而扰乱。他们在历史记录中没有自己强有力的声音,他们似乎常常被简化为“复杂情况”,或者简化为有需要时要利用的顺从的资源。重要的场所和突发的事件可以有效恢复非精英者作为跨国参与者的能动性,在马特奥斯和苏亚雷斯-迪亚兹对那些确确实实地推动国际原子能机构跨国项目的被边缘化的核心人员的关注中,我们也意识到了这种努力。一个更为丰富的跨国议程将在构建涉及精英以外社会阶层的跨国网络方面,仔细调查“克里奥尔”或“梅蒂斯”的局限性和可能性。



……


英语语言霸权的历史模式,意味着英语原始资料使得当今的跨国历史学家能够接触到大量过去的技术科学资料。确实,有着自己的英语优先和偏见的具体资源,如谷歌图书以及其他大量的可搜索的在线资源库,使得已经占优势的英语资料库显得更占优势,简直要淹没非英语的声音。人们太容易完全忽略非英语的资源,或者假定(通常是错误的)最容易得到的英语资料代表了分布广泛的可获取的所有多语种文献。跨国历史学家不仅仅受到“档案”内容的限制,还要受限于这些档案中的哪一些,以及它们代表性内容的哪一部分在地理上、经济上和语言上可以获得。通过利用对在历史上把英语资源集中在交流的中心节点的系统描述,我们冒了不加批判地强化这些节点的风险,把它们看成了跨国网络中自然而然的固定的东西。


本书的作者们也遭遇了这些紧张关系,一方面用英语写作和表述,另一方面他们在分析中既利用了英语资源,也利用了来自他们感兴趣地点的非美国档案的当地语言资源。我们自己的跨越边境,增加了档案的来源和对变化、选择性适应及争论的经验敏感性。当跨国的知识遇上了当地的知识,当新的知识及其所处的新的社会关系在不同规模的网络中传播时,这些变化、适应和争论就会应运而生。就像我们的研究主题一样,我们主要用英语交流,但是我们也承认许多间隙里充满了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其他语言,特别是在我们一边喝着咖啡或啤酒,一边理解和重新构建我们的发现的时候。我们的研讨会和本书的标题聚焦于西半球的南北互动,这样在习语和参考点方面就创造了(以某种方式来衡量)抵消美国英语占优势的连贯性。通过研讨会,语言成了认证、预测、达成共识和交流的手段。在我们的口音、手势和拐弯抹角的表达中,展现了我们出生的国家和旅行过的许多国家,以及我们这一研究的世界基础性和雄心壮志。



除了在几个国家和几种语言的档案馆工作的重要性外,科学技术史学家需要对跨国有论证作用的资料和文献。这种资料和文献不同于那些用于和边界关系不大的研究资料——这是一个隐喻性的学科边界的跨越,用以匹配刚才讨论的地缘政治的边界。跨越边界流动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常常涉及非常不同于那些在国家层面运作和学术领域(如国际关系、外交、法律和比较文化研究)里的参与者和机构,也可能非常不同于那些被用来书写一个国家史的学术机构。情况变得更具挑战性,因为在科技史学家和社会文化历史学家之间已经有了一个相当微弱的耦合,尽管某些领域如环境史或资本主义史正在侵入这些学术分支。跨国科技史必须从其他领域吸取见解,来分析负责促进和谈判跨境事宜的个人和机构,这必然给从事跨国科技史研究者带来重量级的智识重担。


除了方法论的贡献外,我们还要说,我们相信这个项目源自并且推进了根植于我们当前面临挑战的明显世界性的政治信念。虽然跨国学术不需要批判性地面对沙文主义及其相关的地缘政治障碍,但这种方法确实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来理解和颠覆那些民族主义的话语。和世界接触,培育富有成效的跨境互动并从中获益的渴望,可能成为要求跨国历史必须具有那种研究和合作的强大动力。这样的研究和合作可以挑战轻率的例外论并且突显隐藏的依赖关系,就国家权力运作而言,两者兼而有之。如果历史是当今政治的有效资源,它最终可能必须是跨国的历史。


End



本文节选自《知识如何流动》

文章排版转载自:“书香上海”微信公众号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汇聚口述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口述史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展开深入探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流碰撞,研修班为口述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促进了口述史在不同领域的拓展应用、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展现了口述史在新时代的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同时,研修班将帮助学员深入认识与理解口述史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提升口述史研究和应用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一期)(7月26-28日)和第二期(8月16-18日)开班后,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学员当中反响也相当不错。在各咨询群中,很多朋友希望能够开设线上课程,经初步考虑,拟于2024年12月和2025年1月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线上),将安排10讲,每周安排两次(周六和周日),每次时长大约2小时。


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者,由中国人民大学颁发《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结业证书(第三期,线上)》,证书统一编号,可登陆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学习服务平台查询。



扫码加入微信交流群,了解最新口述史资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口述历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