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才闭幕没两天,巴黎奥运会咋就有“遗产”了?

成都第一时政平台 成都日报
2024-09-07


北京时间8月12日

巴黎奥运会落下帷幕

但与此同时

另一场持续时间更长的“赛事”

正刚刚开始



据报道

巴黎奥运会留下的600万件“奥运遗产”

目前有90%将被重新利用


比如在埃菲尔铁塔前举办的沙滩排球所用的超细沙,承诺给了巴黎的一家俱乐部;奥运村里的1.4万张由再生塑料制成的床垫将捐赠给法国军队;法兰西体育场使用过的标枪、铅球,德约科维奇使用过的网球都将被捐赠给相关机构。


此外,在巴黎残奥会结束后,巴黎奥组委还将在法国多地举办拍卖活动,包括志愿者服装、运动员毛巾、颁奖仪式上的旗帜等都将拍卖。


为实现“二次利用策略”

巴黎奥运主办方

甚至还聘请了一名“循环经济专家”

来负责此事


那么

什么是奥运遗产?

为什么主办方对奥运遗产如此重视?

01

奥运会,常常有两笔账


奥运遗产,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奥运会留下的东西”。根据国际奥委会给出的定义,奥运遗产是实现奥运会愿景的结果,包含所有通过举办奥运会,为公众、城市和区域发展以及奥林匹克运动创造的或加速带来的有形和无形长期收益。


简而言之,就是奥运会能够带来和留下的方方面面的收益。


国际奥委会可持续与奥运遗产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如果一个城市能够展示奥运会遗产,说明奥运会是值得的,而不仅仅是一项大型体育赛事;如果方式得当,它们可以成为创造奇迹的催化剂。”因此奥运遗产的评估和检验越来越被看作是衡量奥运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其重要性不亚于成功举办奥运会本身。


为什么奥运遗产被提高到如此重要的位置?原因之一就是举办一场奥运会的开销实在太大了。


据了解,伦敦奥运会、里约奥运会、东京奥运会投入资金都是以百亿美元计,比赛场馆和设施、奥运村建设和运营、开闭幕式表演、安保,每一环节都是“经费在燃烧”。


投入如此巨大,不能只出不进,经济考量与预算控制是奥运会举办城市都必须直面的重大挑战。所以每一届奥运会常常有两笔账,一笔是“奖牌账”,一笔是“经济账”。囊括大量设施设备的奥运遗产,自然成为算好“经济账”的重要抓手。

02

奥运场馆是最具代表、也最难处理的遗产


以巴黎奥运会为例,身为一座已经承办过多项重大赛事的城市,巴黎往届的奥运遗产、基础设施几乎可以直接投用,据报道,巴黎奥运会95%的赛事完全依赖现有场馆。



如此一来,就能够节省大笔建设开支。开幕之前有媒体报道,称巴黎奥运会的办赛成本预估为82亿美元,如果最终成本保持在这个范围内,其将成为过去12年最节俭的一届夏季奥运会。


实际上,由于体量大、维护成本高等原因,奥运场馆往往是整个奥运会投入产出最不成正比的部分,也是赛后最难处理的部分。对奥运场馆赛后合理规划利用,也反映了奥委会以及主办城市对奥运遗产利用、办赛营城理念的变化。


在国际奥委会官网可查询的奥运遗产,最早可以追溯到1920年的安特卫普奥运会。但当时,还没有一个系统的“奥运遗产”概念,安特卫普主体育场的改造花销就占了那届奥运会总开支的一半,会后却又经历改头换面式的大修才满足了足球比赛的需求。这也表明:当时的组织者还没有一开始就计划好场馆的后续利用。


国际奥组委在2022年一份报告中的统计显示,从1896年雅典奥运会到2018年平昌奥运会涉及的923座场馆中,817座是永久场馆,106座是临时场馆。在817座永久场馆中,赛后使用率为85%,也就是说仍有超120座场馆被废弃、闲置。


业内人士指出,设施的运营费一般是建设费的两倍。闲置浪费,维护更贵,让不少主办城市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奥运遗产”概念源于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里程碑式的转折则发生于2014年颁布的《奥林匹克2020议程》。这一由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提出的一揽子改革计划提出,申办奥运的过程应“关注可持续性和遗产”,国际奥委会应在举办城市和其他机构的支持下,长期评估和监测对奥运遗产的利用。


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为《奥林匹克2020议程》颁布后第一届从筹办之初就全面规划管理奥运遗产的奥运会。据了解,冬奥会北京赛区的13个场馆有11个利用了夏奥会场馆,如“鸟巢”“水立方”等通过改造,在冬奥会上重新服役。


即使是赛后,奥运场馆依旧继续发挥作用,推动着奥运遗产的生命期变长。


例如,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北京冬奥会比赛场地之一,也是世界首例永久保留和使用的大跳台场地。冬奥会后,大跳台开展四季全民健身活动,打造专业比赛训练场地。冰丝带、雪游龙、雪如意等奥运新场馆也将发挥类似作用。


游客在北京首钢园群明湖泛舟游玩


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伦敦碗”,奥运期间共设置8万个座位,其中5.5万个是可拆卸的临时座椅。现在,“伦敦碗”已变身常规足球场,同时定期举办田径比赛、演唱会等体育和文化活动。


如今,从筹办之初便全面规划、管理奥运遗产,并在期间践行可持续的办奥理念,已经成了奥运遗产工作重要的工作模式。


03

容易被忽略的无形遗产


奥运遗产的涵义广阔,影响也很广泛。有宏大层面的意义,也有细节之处的改变;有硬遗产(有形遗产),也有软遗产(无形遗产)。


在宏观的经济层面,奥运会能够提升城市知名度,刺激经济活动。


例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产生了近50亿美元的经济影响,创造了超过4.6万个建筑工作岗位,东伦敦的重建也将以前不发达的地区转变为繁荣的活动中心。


奥地利小城因斯布鲁克因多次成功举办冬季奥运会和冬季青年奥运会,建立了完善的冰雪运动设施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运动天堂的国际声誉。



在衣食住行等细节处,奥运遗产带来的改变也随处可见。


东京奥运会期间曾完成大量奥运选手、工作人员等转运工作的氢能公交车,目前已在包括奥运村所在的晴海地区等东京市区的多条公交线路上投入运营。



2006年都灵冬奥会的奥运村建在意大利都灵中央果蔬市场的旧址之上,冬奥会后改建为家庭住宅,解决了当地约700个家庭的住房问题,并为都灵的学生提供了约2000个床位。而在巴黎奥运会结束后,奥运村也将变为提供3000间房屋的社区。



相比于奥运场馆等直观的有形遗产,无形遗产更容易被忽略,但影响可能更为深远。


2018年,东京奥组委秘书长武藤敏郎在介绍2020奥运会能给日本社会及世界留下什么遗产时表示,1964年东京奥运会主要以“硬遗产”为主,其中包括东海道新干线、首都高速公路这样的硬件设施。2020年东京奥运会当然也会有新国立竞技场等“硬遗产”,但更应该关注的是其“软遗产”,其中包括体育产业与促进健康、信息、网络安全、环境等技术的发展等方面。


特别是在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积极参与全民健身获得健康的体魄、乐观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积极追求。


例如,增强国民体育锻炼意识,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留给这个国家的最大财富。与2005年英国成功申奥之初时相比,目前在英国每周至少参加一次体育活动的人数增加140万。北京冬奥会最大遗产成果,则是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不论是比赛场馆的赛后利用,还是大众参与运动的健身意识,如今不少主办城市将丰厚的奥运遗产进行有效规划管理,不仅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改善了人们的体育文化生活,更不断推动文明互鉴。


总而言之,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或者将要从这些遗产成果中获益,而且将长期获益,这可能正是奥运遗产传承利用的初衷和意义吧。


参考资料:[1]新华社《你不知道的冬奥事:什么是“奥运遗产”?》[2]财经杂志《中国如何避开“后奥运陷阱”?》[3]观察者网《“奥林匹克遗产”效应影响这三类城市》[4]上观数据《奥运史上超120座场馆被废弃!巴黎奥运会新建场馆仅两座,原因找到了》



记得把公号加星标,否则可能看不到推送哦


推荐阅读




○ 今日最高37℃,有分散阵雨!进入末伏,成都还要热好久?

○ 什么时候能调利率?外地缴存的公积金可以在成都用吗?官方回应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谢夏冬
编辑 蔺虹豆
校对 王戬
审核 郝燕萍
监制 杨扬
图据新华社、人民网、人民日报、上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成都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