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心肠先生:在营养领域,肠道菌群这把火会烧向何方?

肠Sir 热心肠先生 2020-10-10


2018年6月7日,受《新营养》主编常志远先生的邀请,我在“2018新营养·领跑峰会”上发表了一个主题演讲。


按老规矩,今天我在公众号把幻灯片的图片版和内容简要介绍分享给你。幻灯片的pdf版本会在“热心肠菌群”微信群中分享,感兴趣的专业人士请加热心肠小秘书的微信:mcxiaomishu,她会邀请备注了姓名和单位的专业人士进群。


我们建到25个群以后会停止建群,目前还有600人左右名额,请抓紧最后的入群机会。


以下是我的演讲内容:





我在演讲中分享了6方面的内容:


  1. 肠道菌群研究持续大火,火到什么程度?

  2. 为什么会一直持续火火火?

  3. 菌群研究带来什么重大营养机遇?

  4. 有什么重大挑战?

  5. 我有什么建议?

  6. 热心肠研究院会做点什么?



全面了解整个领域的最新(火热)进展,我推荐现场观众可以观看我在“商·道”演讲的分享。


今天,我也推荐你可以点击先看一看:


商·道 | 热心肠先生:139张幻灯,讲透菌群、药物和疗法(视频版)


热心肠先生:139张纯干货,助你彻底了解菌群、药物和疗法!


而我在下面用一些数字来说明研究的火热。





截止到演讲当天(6月7日),我们在2018年的“热心肠日报”中,分享的影响因子大于5、8、10、15、20的文献已经分别有794、618、478、315、208篇。


除去春节休刊,我们在不到150期日报中,分享的影响因子大于20的文章数就已经达到208篇,平均每天接近1.5篇。在2017年,这样的重量级文章肯定上头条,而在好文章倍出的2018年,这样的文章可不一定能上头条。


高水平研究层出不穷,肠道菌群领域保持着快速发展势头。





我和小伙伴们的专业用户和粉丝数,也突破了85万,虽然比不上大众网红,但在专业领域取得重大影响力。


我们已经有一个“肠·道”视频被播放超过100万次,它正是石汉平教授讲述要还营养为一线治疗的演讲,这是一个很让营养人振奋的演讲。


延伸阅读:肠·道 | 石汉平:临床营养不良触目惊心,必须还营养为一线治疗!


同时,在2018年,我们有多篇微信公众号文章的阅读数、多个演讲视频的播放数超过10万。


这些数字从侧面说明了关注肠道、菌群和营养的人爆棚。


而中国肠道大会场场爆满,最后一天下午的活动都一座难求,也直观说明了这个领域的火爆。



在《热心肠先生:139张纯干货,助你彻底了解菌群、药物和疗法!》这篇文章中,我充分介绍了肠道菌群火起来的一些原因,特别提到了测序、代谢组、培养组学、无菌动物等技术发展和全球范围内的巨额研究、转化投入是重要因素。


但营养人应该关注一点在技术发展、巨额投入背后,肠道菌群会长期持续火热的根本原因。





首先,对人类自身、对微生物、对人类与微生物的相互关系的重新认识,这是根本之根本,我们以往在消化、代谢和营养的研究上,完全忽视微生物的作为,完全不理会生态系统的合作协同。现在我们需要补课,甚至我们要做好在某些特定领域一定程度颠覆传统营养学的准备。





同时,对共生微生物的深入了解,也让免疫学需要被重构,这里面有很多基础研究的工作要做。而关注食物与人体共生体的营养专业人士,需要长期关注免疫相关研究的进展,这可能帮助解释食物过敏、慢性疾病的发生机制。





在过去几十年,营养学研究过于关注特定有效成分,理论体系和研究结论可能走了弯路。肠道菌群相关研究不仅带来了新知识,更是带来了新思路、新理念和新工具。





比如,以往对膳食纤维的研究很难深入,而结合肠道菌群、大数据、系统生物学的研究,却可以发表在Nature这样的杂志上。


菌群是个复杂系统,食物的成分、代谢产物、基因互作、宿主与微生物的互作等等都是复杂体系,在肠道菌群研究中积累起来的方法,不会也不应该只被利用于菌群研究,还可以被利用于营养学本身的复杂机制研究。


营养学研究或许要真正走出“有效成分”陷阱,迎来更为系统的能够解决复杂机制问题的时代。


这一定是长期火火火的研究方向。





先举两个例子,说明肠道菌群研究可以回答以前所不能回答的问题。


比如,不同的人为什么对相同的益生元有不同的响应。





再比如,同样的粗粮面包为什么对不同人群的血糖改善作用不一致。





肠道菌群研究带来的第一个重大机遇是——重新认识营养,重新认识营养对疾病和健康的根本性作用,完全提高营养学在基础研究和转化应用中的地位。





第二个重大机遇,不仅是做营养的人在摇旗呐喊,而是越来越多临床医生都在呼吁的——“还营养为一线治疗”。


营养不仅维持人类的健康,还能在治疗疾病中发挥作用,这必须是重大机遇!





第三个重大机遇,那就是真正的经得起验证的个体化营养成真,已经有很多实践证明,把一直被忽略的菌群因素考虑在算法中以后,给出来的个体化方案相当精准。





就如2014年在Nature发表的文章所言,我们需要认识到肠道菌群研究本身的问题。





在研究中,还有包括但不限于下面这些很根本的问题需要被解答:


现有研究手段的可靠性如何?比如,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本身就有很多问题,基于不完全可靠的工具做的研究靠谱么?


怎么才是健康的菌群组成?这个问题,目前并没有人可以明确回答。


粪便菌群到底多大程度上代表肠道菌群?整个肠道长达数米,每一段的菌群和相对应的代谢功能到底有多大差别?受限于取样方法,现在很难完整回答。


菌群到底起多大作用?菌群和宿主自身基因、环境等因素一起共同决定疾病和健康,在特定情况下,菌群到底发挥多大作用?目前量化方法还很有限。


通过动物模型确立的因果关系真的靠谱么?很多菌群、营养与代谢的研究结果是基于动物模型甚至细胞株实验取得的,并不靠谱。


细胞和分子层面的确切机制是什么?大部分肠道菌群与宿主代谢和生理功能的研究,并没有充分阐述细胞和分子机制。


研究本身的系统性问题,可能会带来营养专业人士对相关研究和转化工作的理解偏差,可能误导自身,也可能最终误导消费者、患者。





同时,研究火热,专业人士也异常兴奋,但消费者和患者教育非常难做,如何突破?这也是在新营养时代,专业人士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目前,整个领域还没有看到基于肠道菌群并有充分科学背书的爆款产品。益生菌火爆,但更多是营销(有些甚至是伪科学营销)的成功,还不是整个品类的全面成功,甚至我们对基于肠道菌群研究的产品应该归于什么品类都还未明确。





我先讲了一个跟中科院和哈佛大学的两位教授约吃饭的故事,说明即便所有信息在逻辑上都对的时候,任何人都可能会被最直观的信息带错。


在我讲的故事中,前后语境全部是讨论去A餐厅吃饭,但因为同行的教授不是直接发出A餐厅的地图,而是发出了这个餐厅隔壁的B餐厅的地图,受邀的教授就是先去了B餐厅。





这是很多有技术背景的“产品经理”要充分注意的问题,我们需要真正的产品经理思维——那就是真正从受众、客户、患者角度思考问题,并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解决问题,真正做到统筹产品开发全局的产品经理。


而且,营养领域的企业应该把推动产品经理思维成为一把手工程,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


这是回归企业的经营本质——创作顾客的根本需要!我看到一些企业在肠道菌群研究和转化火热的时候,不注重产品和产品经理思维,而是更多在讲故事谈概念,搞资本运作甚至做忽悠,这个背离了企业的本质。





在与国际品牌的竞争中,中国很多企业已经体会到了研究缺乏的弱势。现在很多企业在逐步增加研究投入。


舍得花钱是好事,但务必要注意找到真专家,避免在大额投入后,取得的成果却极为有限。同时一些企业应该搞真正的“学术营销”,有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学术营销,否则脱离不了原料供应商的身份定位,很多时候无法撼动下游客户的选择。





在研究持续火热的当下,知识激增,持续学习会是跟上这个火热时代的不二法门。我特别建议营养专业人士多学习宏观生态学、伦理学相关知识,同时,跟进新传播时代的营销和传播工具,努力不辜负肠道菌群带来的巨大机遇。





我在最后简单介绍了热心肠生物技术研究院的9大知识和媒体产品。



(分享结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