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背后

Sabrina 晓梦晨语 2022-04-24

一个上课迟到的男孩,一位严厉的老师。一记响亮的戒尺,打在迟到男孩的手掌心上。一次,两次,第三次,男孩仍旧迟到了,于是镜头里他受罚的故事演了三遍。每一次,受完戒尺惩罚的男孩总是低头不语,默默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脸上有一丝委屈闪过,眼睛里似乎泛着泪花,一闪而过的镜头似乎也在有意帮他,好让他忍住内心的委屈,坚定自己的信念。
 
镜头之外的我们随着那“啪”的一声,揪心三次,不免想:这个孩子呀,你怎么就不能长点记性,别再迟到呢?
 
直到老师无意间看到这一幕:小男孩艰难地推着轮椅,护送着一位残疾人。低头看了一眼手表,老师明白了小男孩每天迟到的原因。沉思了几秒钟,老师用力地蹬了一下自行车,离开了……
 
小男孩再一次迟到,敲门,走进教室,他主动伸出了准备接受惩罚的手。出乎意料,戒尺并没有重重落下,而是被温柔地放在他的掌心,紧接着一双温热的大手伸过来,一个温暖的拥抱也随之而来。镜头里,老师双眼含泪,半蹲身躯,紧紧拥抱着男孩小小的身体。此时的老师,更像是一位满含柔情的慈父,他蹲下去的身躯也显得格外高大。
 
这个故事虽短,却足以震颤人的心灵。小男孩迟到的背后,是一颗善良助人的纯真之心。老师严厉的戒尺背后,是一颗仁慈有爱的柔软之心。小男孩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一位包容接纳的老师,这位老师,能以爱与责任之心,绕行到他迟到行为的背后,并发现他的善良纯真,老师的那个拥抱,也一定会化解男孩心中所有的不安,让那颗善良的种子继续去开花结果。老师也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一次重新认识儿童,躬身自省,成长自我的机会,更幸运的是,他以做人的真诚和为师的信仰把握住了这次机会。
 
为人父母,为人师的我们,是不是都有耐心和爱心绕行到儿童行为的背后,发现真的儿童,从而又找回真实的自己呢?
 
前两天看到这样一个令人痛心的故事。
 
一位爸爸,每天都会用柔软的布将自己的爱车擦得干干净净。有一天爸爸没有开车去上班。五岁的女儿从幼儿园回到家,就打算替爸爸擦车。但她用来擦车的,是妈妈刷锅用的钢丝球。
 
结果可想而知,爸爸发现爱车被划,气得火冒三丈,抓住孩子就打,而且是将孩子双手吊起来打。打完以后,气愤难耐的爸爸直接回房间睡觉了。
 
三个小时后,爸爸醒来,忽然想起女儿还被吊着……当他抱着奄奄一息的女儿来到医院急诊科,医生说因为孩子双手被长时间束缚,只能截肢去掉手掌……
 
幸好,失去双手的孩子,却依然天真乐观。
 
后来,汽车经过维修,恢复了漂亮的原状,小女孩见了便高兴地问:“爸爸,你的车已经恢复了,你什么时候把我的手还给我……”
 
这位爸爸当天晚上就自杀了……
 
这是一个沉重的故事。
 
原本,小女孩替爸爸擦车,是想给爸爸一个惊喜。她之所以用钢丝球擦车,只是因为她见过妈妈用钢丝球刷锅,几下子就能将锅刷干净。背后的这一切,那位爸爸并没有耐心去了解,他那时的眼里,爱车比女儿更重要,愤怒替代了爱与亲情,以至于酿成错误之后,悔恨之心成了他生命里所不能承受之重。
 
但愿这样的故事不会发生在真实的生活中。但愿每一个承载教育责任的成人,都能透过儿童行为的背后,发现真实的儿童力量,看到完整的人,还原爱与智慧,也实现自我的救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