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略智库夏骥:从二十届三中全会看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作者:夏骥 华略智库主管合伙人、首席内容官、长三角研究院院长

来源:解放日报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版图中,长三角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经济活力,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长三角的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其注入了强劲动力。本文深入剖析了长三角地区应如何把握这一战略机遇,迈向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征程,一起来看!

全文2687字,阅读约7分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简称《决定》),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指明了方向。《决定》明确了15个方面的60项任务,其中在三个方面直接部署了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点任务,分别是第6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第19项: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第20项: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这是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应当重点把握的要点。


第一,要加快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


图:长三角三省一市市场监管局共同签署《长三角市场监管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战略合作协议》,来源:上海市场监管


市场是全球最稀缺的资源,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充分发挥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大国优势”。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要素市场和场景市场等,经过多年的发展,商品和服务领域的统一大市场建设已经比较成熟,要素和场景领域的统一大市场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鼓励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前提下,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工作”。对于长三角而言,建议重点抓好三个方面。


一是要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打破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数据等要素跨区域流动的藩篱,以市场化手段推动要素的高效配置。特别是在数据要素方面,要结合数字长三角的建设,推进算网深度融合,积极构建长三角统一的数据交易市场和算力交易市场。


二是要探索市场规则统一。特别是随着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不断涌现,许多前沿领域的市场规则会出现空白,需要长三角率先实践,为全国进行探路。比如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上海、苏州等地都探索开展了地方立法,苏州还实现了全国首单车联网数据资产入表案例,能否在此基础上探索形成长三角的统一标准,进而上升为全国的标准?再比如在低空经济领域,上海、南京等地都在探索打造三维数字地图,能否进一步加强协同,探索形成标准化的低空地图体系?


三是要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当前长三角在推动首台(套)应用、开展企业数字化诊断服务等领域,都将本地化作为政策支持的前提条件,但是毕竟单个区域的场景资源有限,导致很多初创型、成长型的企业难以得到有效支持、从而跨越从技术到市场的“死亡陷阱”。长三角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先行探索首台(套)互认共享机制,探索建立长三角场景联盟,不断丰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内涵。


第二,要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


图片来源:临平规划和自然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了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其中之一就是要加快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决定》又再次强调,要健全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就制度建设而言,今年先后发布了《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和《关于强化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职能建设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建议长三角抓好三个方面。


一是重点领域的跨区域合作机制。比如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长三角的共识,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方式创新等领域,如何进一步加强协同?再比如在利益分享机制方面,长三角如何更好运用成本共担、收益共享的市场化机制,让各方拥有一个良好的切分蛋糕的预期,继而合力做大蛋糕?


二是重点区域的跨区域合作机制。长三角不仅拥有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一地六县”等较大尺度的跨区域协同地区,还拥有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长三角田园五镇、顶山—汊河宁滁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等中小尺度的跨区域协同地区,要进一步探索多元化的跨区域合作机制,特别是一体化示范区要努力在跨省域高新区建设、激发示范区开发者联盟活力等方面取得突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要努力在提升能级和辐射能级等方面取得突破。


三是重点平台的跨区域合作机制。长三角在产业、科创、开放、数据等领域拥有众多的平台,要进一步引导平台之间的合作以及不同类型平台的跨界融合,促进科创平台与19个产业链联盟之间的协同协作,形成更多的化学反应。特别是长三角要共同支持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上海也要以“五个中心”更好服务苏浙皖发展。


第三,要推进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图片来源:真叫卢俊


《决定》明确,推动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建立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国务院刚刚发布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也明确,实施现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动,建立健全省级统筹、中心城市牵头、周边城市协同的都市圈同城化推进机制,推动规划统一编制、项目统筹布局、政策协同制定。长三角拥有一个大都市圈和五个都市圈,内部已经形成了相对紧密的联系,比如上海大都市圈着力推进沪苏、沪嘉的同城化发展,南京都市圈着力推进宁镇扬、宁马一体化发展,杭州都市圈着力推进杭绍同城化发展,合肥都市圈着力推进合六同城化发展等。下一步,建议长三角重点抓好三个方面。


一是加快完善同城化的交通体系。都市圈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对照这个标准,长三角一些都市圈尚未达到要求。比如上海大都市圈现有的“1+8”范围中,在今年沪苏湖高铁开通后,还有沪甬、沪舟甬之间尚未构建1小时通勤圈;下一步上海大都市圈扩容到“1+13”范围,在沪渝蓉高铁开通后,还要考虑构建沪盐、沪宣之间的1小时通勤圈。同时,对于都市圈内部的市域(郊)铁路,也要探索建立统一的运营体系,真正形成“一张网”。


在今年的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上,签署了关于组建长三角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合作框架协议,近期太仓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和上海市域铁路运营有限公司签署《苏锡常城际铁路太仓先导段运营筹备期委托协议》,就苏锡常城际铁路太仓先导段运营筹备期委托事宜达成协议,迈出了长三角跨省城际、市域铁路运营一体化的第一步。


二是加快完善同城化的产业体系。围绕都市圈内部的共性产业链,探索建立联合链长制,更好助力产业分工与布局。比如近期成都都市圈就成立了成德眉资同城化科创母基金,重点围绕建圈强链细分领域以及德阳、眉山、资阳区域主导产业对科创类项目进行资金支持,已经进行了很好的探索。长三角的都市圈可以积极复制推广,着力破解有“群”无“链”的瓶颈。


三是加快完善同城化的服务体系。兼顾市民服务与企业服务的便利化,积极复制苏州城市航站楼、前置货站等经验,更好发挥中心城市的服务辐射功能。


*题图来源:新华社


  更多精彩视频,欢迎关注【华略智库视频号】 

*商务合作/转载:添加官方微信号HUALUEZK,或拨打电话021-68881689*投稿邮箱:fengyy@hualue.com*简历投递:diana_jianli@hualue.com

【往期精选】
喜欢我们,记得点赞+在看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华略智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