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主流央媒头版点赞山东农大!

编者按

8月14日,《科技日报》头版刊发题为《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山东农业大学:厚植人才沃土 激发创新活力》的文章,文章从山东农大科研工作者“十年磨一剑”的科研品质、学校对人才的支持政策、以质量和方向为导向的人才考评制度等角度,解析了学校近年来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多项科研论文在世界顶级期刊发表,以及学校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等突出成绩取得的内在原因。同时配发短评《把科技之根扎在土地里》,文章评论道,山东农业大学位置不占优势,但在科研领域,却出现了“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的链式创新特征,证明了该校聚集创新要素、激活科研人才策略的成功。117年的办学历史,40余万人才从山东农大走出,师生传承孕育出高水平成果的现象已经传衍百年。无论是人才辈出还是成果井喷,正是因为他们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立项攻关,将科研之根深深地扎到脚下的土地里,不赶时髦,拒绝“快餐”。用“十年磨一剑”产出实实在在的成果,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发挥作用。


报道原文如下:





山东农业大学:厚植人才沃土 激发创新活力




控释肥可显著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但传统包膜控释肥的膜材来自石化产品,能否用秸秆等天然生物基材料替代?山东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山农大”)教授杨越超用“绿色生物基材料包膜控释肥创制与应用”成果,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肯定回答。


在近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上述成果获得了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然而,山农大取得的创新成果不止于此。在本次大会上,该校万勇善教授主持的“花生抗旱高产优质新品种培育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李壮教授参与的“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三项国家科技大奖,印证了山农大在农科战线作出的努力。据统计,“十三五”以来,山农大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4项,并屡获国际期刊关注,在一个月内连续登上《细胞》《自然》《科学》三大期刊。但山农大并没有止步于获奖,而是放远眼光,继续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据统计,半年来,该校共转让16个新品种、40项专利,签订509项技术服务、成果转化合同,金额破亿元。


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的山农大,是如何在进行科技创新的同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


“不要怕失败,一定要‘坐得住’”


时间是科学家的伙伴。在山农大搞科研,有一个共识:要取得科研进步,除了方向对头,科研工作者还需要具备日复一日守望田野的科学精神,磨炼日渐精进的科研技术。


干旱是花生高产的“敌人”,如何研发出既抗旱又高产的花生品种?万勇善团队经过20多年的探索,育成了6个抗旱高产新品种,解决了这一难题。其中,山花9号和山花7号成为国家农业主导品种,山花9号的推广面积连续9年居全国花生品种首位。


“科研需要长时间坚持,加大精力投入。”时隔14年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万勇善表示,“这次获奖激励了年轻科研人员,我也经常鼓励他们不要怕失败,一定要‘坐得住’。”


“坐得住”,意味着经验、胆识与韧性,是山农大科研精神的精髓之一。山农大人将“十年磨一剑”的科研品质融入山农大精神,用坚守与执着换来了一项项新的突破。


李晴祺、包文翊教授团队潜心研究26年,成功培育并推广冬小麦矮秆、多抗、高产新种质“矮孟牛”,获得1997年唯一一项国家发明奖一等奖。获奖时,两位专家都已近古稀之年;于振文院士深耕麦田30多年,将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种”到祖国的大地上;孔令让教授团队耗费20年心血,在《科学》主刊文章里阐释了抗赤霉病基因Fhb7的前世今生……


“想出大成果,要耐得住寂寞,更要稳得住方向。”山农大党委书记徐剑波表示,“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立项攻关,不赶时髦,杜绝‘快餐’。‘十年磨一剑’产出实实在在的成果,才可能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发挥作用。”


人才济济,硕果累累,山农大不仅将人才的辛勤耕耘与成果的丰硕收获紧密相连,更在其中融入了严谨的科学精神与灵活的制度设计。


“只要踏实肯干,学校必将全力支持”


山农大段巧红教授坦言,当初她面临着众多选择,最终还是选择了山农大。“我7月底到校,8月初上班,使用的经费、仪器设备,一路绿灯,20万元以下设备通过竞价系统几天完成,实验室很快就建成运转了。”段巧红说。


从中国科学院到山农大,李传友教授对学校的安排非常认可:“学校在组建团队、实验室配备方面支持到位;实验室运转资金,学校及时划拨到位;对特聘人才还有倾斜政策,我们的话语权很大。”


“人才到了新环境,需要沉淀和积累,突破也需要时间。我们要有耐心,创造宽松环境,方向对头了,只要踏实肯干,学校必将全力支持。”山农大校长冷畅俭表示,“山东农业大学能向社会交出如此出色的答卷,靠的就是集聚了众多创新人才,靠的就是不断激发大家的积极性。”


事实正是如此。2023年1月,段巧红教授的成果登上了《自然》主刊;今年5月,李传友团队的成果登上了《细胞》杂志,他们用实实在在的成果回报了学校的信任。


推动更多重大成果的出现,是山农大制度设计的初衷。该校对高端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定期举办考评会,他们拒绝把文章发表、经费情况作为考核依据,重在分析选题方向是否符合国家重大需求、研究方法是否科学新颖;他们的人才评价坚持以质量为导向,重方向看过程;依托众多高能级平台,“揭榜挂帅”,给青年人才压担子、给任务,促进人才更快成长。


在此背景下,人才和成果在山农大源源不断涌现。



短评







把科研之根扎到土地里




今年时间过半,山东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山农大”)在科研上斩获颇丰。除了三项国家科技大奖,《细胞》《自然·植物》也相继刊登了他们的成果;在成果转化上,该校也有“大动作”——最近,他们的4个苹果新品种“卖了”1600万元。


位于泰山脚下的山农大,位置不占优势,但在科研领域,却出现了“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的链式创新特征,证明了该校聚集创新要素、激活科研人才策略的成功。


创办于1906年的山农大,培养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印象初、朱兆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山仑、于振文、李玉、李培武等为代表的各类优秀人才40余万人。在这里,院士老师培养出院士学生,高水平学生又孕育出高水平成果,这一现象已经传衍百年。


无论是人才辈出还是成果井喷,他们的共性之一就是将科研之根深深地扎到脚下的土地里。梳理每一项重大成果,背后都凝聚着科研者日日夜夜的辛勤耕耘与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源自对科学领域的长期钻研和面对寂寞时的坚韧守望。这成为山农大精神的精髓。


正如山农大党委书记徐剑波所言:“永远要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立项攻关,不赶时髦,拒绝‘快餐’。‘十年磨一剑’产出实实在在的成果,才能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发挥作用。”



往期推荐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王延斌 通讯员:王静

编辑:郭海涵 耿俊琪
审校:胡学俭 李庆亮 张钦龙 赵然

登高必自

-山东农大融媒体中心出品-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后台
微信号:sdauxcb
新浪微博:@山东农业大学
投稿信箱:sdaunewmedia@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山东农业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